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对电网进行管理的工作中,电力通信网络的管理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电力通信网络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电网中的载波、光纤、图像监控、电源监控、微波、程控交换等系统进行的管理,这样才能确保电网能够经济运行,同时保证安全优质。如何提高对各系统的管理水平,提高电网的质量与服务,是电力通信网的管理重点。可是,随着电网覆盖范围的增大,这项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要很好的管理各个系统,就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网络对它们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确保每个系统都能够正常工作,使电网能够优质、高效的服务于人们。所以,电网企业就应该建立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使电网管理工作信息化、智能化。下面就对电力通信网实现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调度监控系统 设计要求 系统安全防护
1电力调度监控系统设计要求
1.1监控系统必须具备高安全性。监控系统必须采用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数据泄漏,抵制网络恶意攻击。
1.2监控系统必须具备高度可靠性。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电网的运行情况,电力调度监控系统是对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的唯一手段。因此监控系统必须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并且要有冗余配置,以保证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诊断并进行切换,不影响整个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特别是电网变电站全部是无人值守,对监控系统的稳定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监控系统必须具备开放性。监控系统能够向下开放,即能够与不同通信协议的下位机进行通信;监控系统能够向上开放,即能够作为基础数据源,向其他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例如向上一级电力调度中心转发数据等。除了能够实现基本的功能外,监控系统可以与电网调度员培训系统、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等相关应用系统进行集成。
1.4监控系统必须具备高实时性。监控系统必须能够实时获取变电站信息并将其及时通知给调度监控人员。调度监控人员下达的操作指令也必须及时传送到变电站端并得到执行。监控系统的高实时性是电力行业的明确要求。
2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网络架构
根据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为保证监控系统的高可靠性,满足系统网络稳定性和实时性要求,调度监控系统采用一种双网、双服务器主备冗余设计,显著的提高了调度监控系统的可靠性。监控系统的前置服务器、实时服务器、历史服务器等关键设备均采用双倍冗余设计,每组有两台设备,在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保证业务不中断。并且双服务器没有采用“整组备用、整组切换”工作模式,而是采用负载分担工作模式,提升了系统处理速度。
3电力调度监控系统方案设计要素
在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构建时,出于其多个监控中心局域网并行特点的考虑,要实现监控系统支持全IP组网与多级组网,以此满足电力各级部门对图像监控的不同需求,使得作平台的工作方式更贴近电力行业垂直管理模式和电力系统管理的实际需求。
3.1可靠性原则:任何工业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其监控控制部分都不是唯一的,大多数都留有备用设备,以确保其在出现故障的时候仍能顺利运行。电力调度监控系统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系统的内部一般支持双机备份功能,在部分监控设备发生异常的时候,仍然能够有效的获取调度信息,完成指控指令的下达传送。
3.2分层控制原则: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以调度中心、集控中心和变电站为核心,分层次的构建三级监控网络,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分层有序进行,确保所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的调度操作提供良好的数值参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先进性原则:在实际组建电力调度监控网络的过程中,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选取,都应留有一定的富余量,即贴近主流技术、稍有超前,确保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拓展性,在满足具体调度监控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后续系统升级产生的成本投入。
3.4兼容扩展原则:当前的工业控制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所以在进行监控系统硬件的选择时,要考虑其后续的功能扩展和新设备添加中的兼容性,使其能够更为便利的融合多重更新设备。
4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硬件配置
根据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监控系统硬件体系主要包括前置服务器、实时服务器、历史服务器、磁盘阵列、调度工作站、维护工作站等设备。下面对硬件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介绍:
4.1前置服务器
前置服务器的任务是对接收到的电网数据进行接收和预处理:对上传的报文进行规约转换,将报文翻译为变电站遥测、遥信数据的原始值数据;并将处理好的数据发送到实时服务器。对硬件的要求:计算机的实时通讯方面的处理能力要强,计算性能和内存要能够满足通道信息处理要求,包括规约处理、数据的预处理。
4.2实时服务器
实时服务器负责存储当前的实时状态数据,是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实时服务器接收前置服务器传来的数据并进行再处理,获得变电站遥测、遥信数据的实际值,并周期性的存储到数据库中,同时向其他应用模块或系统传输实时数据。对硬件的要求:有较强的计算性能,对CPU和内存有较高要求,同时因为监控系统容量的扩展通常首先需要实时服务器的升级,所以实时服务器本身CPU、内存等扩展能力、系统的整体计算性能是重点参考因素。
5电力调度监控系统安全防护
为提高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能力,根据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电力调度监控系统利用混合平台设计,可以有效的抵制入侵病毒的扩散,既提高系统整体安全水平,也有利于系统的快速恢复。同时为提高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等级,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和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要求,对监控系统所在的电力生产网络进行安全分区设计,在监控系统网络边缘部署硬件防火墙,监控系统网络内部采用杀毒软件,共同构成了系统的安全体系。
6事项功能模块
事项服务模块在监控系统中专门负责事项收集、分发,并产生事项缓存文件工作。当出现开关变位或保护信号告警时,事项服务模块能够在监控系统人机界面上弹出描述该事件的告警事项。主要完成以下功能:收集电网产生的实时事项并分发到各工作站人机界面;收集控制系统产生的实时事项并分发到各工作站人机界面。
7结语
总而言之,在传统的电力通信网管理工作中,管理的工作单一,信息化程度低,不能全面的实施管理工作。通过对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方案设计的探讨与分析,可知该系统能够全面、统一的对电力通信网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控与管理,为电力企业的通信管理工作带去更多的有利条件,所以企业应该加强该系统的实施,以促进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党向荣.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四川.四川大学.2010.5.
[2]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M].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1.
[3]张永健.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M].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6-7.
[4]梅宏,王怀民.软件中间件技术现状及发展[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信,2011(1):1-15.
[5]缪欣,黄海悦.基于CORBA规范的EMS中间件平台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0,20:63-68.
论文作者:甘瑞研,宋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监控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实时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服务器论文; 变电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