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系统由控制保护设备所组成的系统,其是由多种配电设备、设施组成的电压直接向用户进行电能分配的系统。而自动化的实现可以使配电企业进行远距离的监控,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对配电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述,并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原理进行阐述。然后将该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系统;技术
随着我国的大力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电力配电系统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也使自动化技术得以发展。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电力系统配网的发展得以有效推动,这也使电力系统在配电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在相关的实际进行中,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实现技术能够使供电与用电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这样发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小、减少,从而将双方的利益进行维护。所以进行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探究具有重大的意义,这能够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1、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内容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中应用到了很多的技术,像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以及相关的传感器技术等,其能够最电力配网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采集,这样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非常多的便利条件[1]。通过这些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这样能够更好的为用户进行服务,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将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轻,从而使其进行其他工作,效率大大提升[2]。而且这能够有效进行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该系统能够进行实时的检测、管理。配电自动化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复杂度,这红色寄到了基础配电自动化以及管理配电两部分的内容。换言之,基础配电主要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行工作状况的监视以及进行相应事故的处理等。而配电管理主要进行输送电的管理、电量的计量、工程的管理以及配电的高级应用等。自动化的配电系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的量化监控,这样能够使电力系统的检测得以确保,从而使其更加合理。这样能够扩大配电的范围,提升配电工作效率[3]。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进行包含了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主要指配电系统馈电线路的自动化,这能够使馈电线路方面的工作效率提升,从而使工作人员减少。此外,其能够进行故障的处理,通过传感器进行故障问题的智能分析、诊断,这样能够及时进行问题的隔离,从而使损失降低,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该方面主要指故障问题处理的智能化,其能够将故障进行有效的隔离处理。另一方面则是管理方面的自动化,这也能够提升配电系统的效率。配电系统应用计算机进行整个管理工作,这样能够简化管理的复杂程度,从而降低工作人员工作的劳动量,使其管理更加方便、简单。配电系统管理的自动化需要运用到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这对于智能化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2.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模式
配电网自动化工作模式能够进行电网中的故障处理。我国当前主要有两种配网自动化模式。
2.1 集中智能模式
该模式能够将故障从现场的断路器进行信息的传输,将信息发送给计算机,然后再通过主站进行故障位置的分析,然后再进行相关部位的隔离,这样就能够将故障分离出来。然后其能偶进行负荷、网损等因素的综合,通过主站进行相关方案的制定,然后通过断路器进行实施。该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点,其适用性很强能够将配电网的需求进行满足,而且能够很好的处理多重故障灯的特殊情况。一旦系统故障发生时,其能够依照预设好的方案或者操作者的指令进行合理方案的采取,非常灵活。其能够通过控制中心进行对电网的控制,这样具有一定的集成性,可操作性高。该模式下系统本身能够进行故障的排除、判断。架空线、电缆线路设施等都能够使用该模式,其适用性很强。
2.2 分布智能模式
该模式不需要控制中心的参与,仅仅通过断路器就能够进行网络的重构以及故障的自动判断。其由开关、断路器以及FTU组成,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电流计数器与电压时间型,其造价低、结构简单。该模式具有一定的问题与缺陷,其处理故障的效率较低,而且会在工作时会对用户或者系统产生冲击。其缺乏一定的选择性与灵活性。而且其适用性较差,对于通信条件价差、可靠性差的电力系统配网与结构简单的环境,该模式比较适用。此外,配网管理系统非常重要,其属于配网自动化管理、控制以及数据处理的中心。其又分为七个子系统组成,像DMS平台、设备管理系统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针对配电自动化故障及处理措施
我国在配电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其应用中具有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3.1 新旧设备匹配问题
对于很多的电力企业而言,其应用新技术,但是其并不将旧技术进行舍弃。这样企业在相关设备引进的过程中不进行设备兼容性的考虑,这样设备可能不匹配,所以其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系统出现问题。
3.2 电力体制问题
电力企业各部门与各部门之间进行的沟通较少,彼此之间较为封闭,从而使电力系统不是独立的系统。这样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不通畅,从而会使相关信息出现问题,从而使配网的管理不协调,甚至会使电力企业产生经济损失。
3.3 技术方面的问题
自动化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非常重要,所以在自动化的应用方面不应该注重节省的资源,而应该考虑自动化的安全性、稳定性。在日常检修停电时间大于故障停电时间的情况下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而且电力系统需要较高的设备成本,其技术涉及面很广。所以进行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需要考虑一些重点。首先提前进行规划的制定,规划制定之前需要与电力企业用电数据进行分析考虑,然后进行经济发展情况与电力使用情况的考虑。然后将多个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最有效的方案。然后进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部门间的协作能力,这样可以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够有序的运转。还有进行配电网自我诊断修复能力的构建,这样企业能够对设备的运行进行监视。还有电网建设改造的进行也非常重要,这样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的发展。
4.电力系统自动化前景分析
4.1 配网自动化的综合型受控端
SCADA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迅速采集以及信号的处理,其在综合型受控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能够优化系统。该系统功能较多,能够将监控的要求满足,能够实现配电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此外,其能够进行受控端的互相通信,从而将信息孤岛的现象避免。
4.2 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和基于因特网的IP通信技术
载波通信技术稳定、容量大,其同样能够进行系统的实时监测,从而能够向用户进行服务的提供。其中光纤通信能够提升通信的质量,信息能够实现无损传输,而且其已经得以快速发展。因特网的IP通信技术能够将光纤通信的优势进行发挥,这样其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更快的进行传输。
4.3 新型FA系统
该系统指分布式电源的实现,其能依据不同负荷进行电源的提供,这样将电路的损耗进行减少。但是目前该技术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其电源的位置以及配网的运行方式都不确定,这样就不容易进行系统的实现。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能够依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供电方的选择。
5.结束语
配电网自动化应用了众多的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像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其能够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操作、管理,而且能够进行配电网的安全保护。配电网自动化是智能化电网的发展基础,所以电力企业要抓住机遇,这样对自身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阜,何瑕妮.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3):154-154.
[2]梅升阳.试论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20):149-149.
[3]徐一铭,刘杨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GPRS技术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9):11-12.
论文作者:李仕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故障论文; 模式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