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301700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106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P、ALB、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肠内营养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可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营养支持疗法;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重症患者出现病情危重情况时,机体对于代谢情况比较敏感,而且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会使得机体大量消耗蛋白质,造成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极易引发感染及并发症,还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1]。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患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合理的营养支持疗法,可以下改善患者营养,增强免疫能力,有效预防并发症,利于患者快速康复[2]。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是比较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本文选取106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探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106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2.05±5.08)岁;13例脑血管意外,1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发作,30例颅脑损伤。对照组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2.32±1.82)岁;14例脑血管意外,1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发作,29例颅脑损伤。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经鼻胃管、鼻空肠营养管或空肠造口应用适量肠内营养乳剂瑞素,注意少量多次使用,缓慢注入,将不足部分通过管饲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有效补充。
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导管或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由此输入全营养混合液,从少到多,缓慢增加,将不足部分采用葡萄糖注射液、脂肪乳等进行有效补充。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5d后营养指标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肠道出血、二重感染、高血糖、肝功能损害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0.0系统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验证,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验证,P<0.05说明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营养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P、ALB、PA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营养指标情况比较(x±s x±s)
2.2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肠道出血、二重感染、高血糖、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3讨论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内的重症患者通常因严重创伤、感染、急性不良反应而造成,其机体代谢通常出现高分解情况,且免疫力降低、严重营养不良等,如未合理治疗,极有可能造成其脏器功能受损情况,甚至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营养支持疗法是危重症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早期对患者机体进行能量和蛋白质的有效补充,保持负氮平衡,使得细胞可以发挥正常代谢能力,组织器官可保持正常功能,使得患者机体得到有效营养补充,利于肠道蠕动,胃肠激素可有效分泌,使得肠道血液灌注得到有效改善,可避免出现急性胃黏膜病变,使得,胃肠黏膜屏障得到有效保护,降低致病菌定植、细菌移位等。
经样本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P、ALB、PA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可通过、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完成,肠外营养极有可能造成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使之保护机制受到破坏,肠内营养可有效避免此缺点,可预防并发症发生[3]。与肠外营相比较,肠内营养更具有优势,在补充患者营养的同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出现,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4]。
总之,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肠内营养优势明显,可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袁园,李建伟,吴桂深.危重症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对比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6):12-13.
[2]刘智明,曹金红,徐亮,等.不同疾病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78.
[3]陈博,熊茂明.危重症病人临床营养支持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4):247-251.
[4]邹天雷,赵永茂.早期免疫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药,2014,36(3):322-325.
论文作者:王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营养论文; 患者论文; 重症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情况论文; 病房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