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附理论论文_程璐

浅谈依附理论论文_程璐

(美国加州洛杉矶太平洋诊所心理学 美国加州)

【摘要】人的一生中充满着各种关系,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把各种关系处理的得心应手,而更多的人在生活中为周围的关系而烦恼呢?除了后天的有意识的去学习关系学和相处之道,其实一个人在幼儿时期与照顾者或者父母的相处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他将来和别人打交道的方式。本文介绍了近代心理学的依附理论。通过著名心理学家约翰.鲍比的视角去探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关系学。

【关键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约翰.鲍比;依附理论;发展心理学;精神障碍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016-02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母亲和子女的关系是自相矛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悲剧性的。母亲这边需要付出强烈的爱,可正是这种爱使子女远离其母而完全独立”。这句经典语录不仅提及到了今天人们常常谈论的亲子关系,其实还隐藏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假如儿童在年幼时没有建立牢靠的亲子关系,不仅会产生暂时的不安情绪,而且会对孩子长大成人后的发展造成长期影响。

人的一生中充满着各种关系,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把各种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而更多的人在生活中受到了这些关系的艰难挑战?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和朋友相处要比和自己父母相处的更好呢?为什么平日里相处的好好的一对恋人,有一方会突然有一天觉得没有安全感了,明明还深爱着那个人,却把他/她远远推开?为什么有些人在进入一段爱情关系后,会变得无比依赖或者无助?为什么某些人容易在婚姻中出轨,而某些人可以长久的维持一段婚姻?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一个近代心理学理论中找到——依附理论。

人性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对他人建立亲密强烈的情感纽带。在我们年幼时,是和父母建立这种纽带。长大以后就延伸成恋爱,婚姻以及各种社交纽带。依附理论很好的从心理学上解释了各种社交关系是受亲子关系的影响及其的延续。依附理论又称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在1950年代提出。依附理论阐述了一个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即幼儿在早期对其养育者形成的依附关系或者说依恋方式会对他/她成长过程和长大以后的心理和交际能力产生影响。1930年,约翰.鲍比在伦敦一家儿童心理诊所就职,他的病人们大多是被情绪困扰的孩子。鲍比博士一边医治病人,一边观察住院期间的那些小孩与父母们分开后的行为性情变化。这一经验让鲍比开始考虑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与他们的母亲关系的重要性,也为之后的依附理论奠定了基础。鲍比的理论受其导师,心理学家哈里.哈洛的著名实验——恒河猴实验的影响(这一至今仍旧存在争议的实验曾被社会各界舆论批评)。哈洛的发表《爱的本质》也是心理学界广为流传的经典。此外,依附理论的提出也受到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兹的影响;洛伦兹教授一生致力于研究动物的本能行为。约翰·鲍比的学生,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曾说“依附是一种本能,深刻而又持久的情感维系,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连接一个人与另一个人”[1]。

在鲍比的依附理论基础上,爱因斯沃斯用她著名的陌生情境实验法(母亲和孩子在游戏室,孩子在玩游戏中,一陌生人进屋来,尝试和小孩玩玩具,然后母亲离开,只剩陌生人和小孩。最后陌生人也离开,只剩小孩一人在屋里。观察母亲再度出现后小孩的行为)得出了四种依附方式:

安全型依附

当母亲在身边时,一个安全型依附的小孩会探索周围环境,还可以和陌生人互动。当母亲离开时他会难过;当母亲回来时,小孩会很开心,想和母亲亲近。这种依附形态被称为“理想型”[1],因为安全依附让孩子更容易培养信心和探索新事物的能力。安全依附类的孩子的母亲对孩子发出的需求信号作出快速敏捷的反应,而且母亲的反应是持续稳定的。

抵抗型依附又称矛盾型依附

这类依附是矛盾的,因为当母亲离开时,孩子会表现难过;但是母亲回来后,孩子会表现得若即若离,需要母亲抱他,但又会想要挣脱开母亲。这一类型孩子的母亲通常对孩子的需求表现出疏远和冷漠。

回避型依附

回避型依附的小孩在母亲离开或者回来时都没有太大反应,不会痛苦也不会高兴;对于陌生人的出现也不会有特殊反应。此类型孩子长大后容易缺乏动力,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回避型依附的孩子的养育者给孩子的照料和关怀是不稳定的,即一会儿有反应一会儿又却忽视。

紊乱型依附

紊乱型依附的孩子没有固定的反应方式。紊乱型依附的孩子得到的互动也是不稳定的。在这类孩子眼里,母亲在处理问题时总是表现出慌乱,害怕,消极的态度。所以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除了安全型依附,上面的后三种依附方式都属于不安全型。不难看出,如同任何关系一样,孩子的依附方式不是单向形成的,母亲(养育者)对于孩子的需求是如何表现的在这其中有很大的关系。年轻的父母们,千万不要认为你们的孩子如果刚刚出生他/她就什么都不懂,在婴儿的眼睛里世界就是模糊一片。非也,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研究表明,依附方式在孩子几个月时就可以形成[2]。孩子的依附方式还会跟着他/她一起长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格、性情、社交等等方面,也就是现在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情商。Schimmenti和Bifulco选取英国160名青年人做了一项为期12个月的面试实验,参与者男女各半,年龄范围从18岁到40岁不等。实验结果发现那些小时候常常有被情感忽视的参与者在自己青年时期更倾向于出现各种感情困扰和社交问题[3]。实验者还总结出这些有更多烦恼的年轻人可能在小时候对父母形成的是不安全型的依附方式[3]。《美国精神疾病与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也指出那些在幼年时形成不安全型依附的孩子们在成年以后更容易被发现有学习困难、行为问题、较低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情绪疾病[4]。

依附理论与精神病理学

依附理论的提出对现代精神病学的研究也起到了辅助的重要作用。实验表明,一个人从幼儿到青少年再步入成年的发展阶段,假如一直接触到不安全的、不可靠的依附形式,会降低人在压力和困境中的适应能力,甚至会导致一个人在危机中更容易精神奔溃。大部分精神疾病的病因是多样性的,可能源自基因遗传、可能是发展性的、也可能有环境刺激的因素;此外,成长过程中的不安全的依附方式亦增加了一个人患上精神障碍的可能性。

Mikulincer和Shaver经过横向和纵向的研究发现很多有精神障碍的病人在年幼时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安全依附经历[5]。参与实验的病患有几百名,他们中有些个案只是轻度精神障碍,有些患有严重的人格障碍,还有一些精神分裂症的病例。除了上文提到的《美国精神疾病与诊断统计手册》对于不安全型依附和情绪疾病之间关系的阐述,Mikulincer和Shaver还发现某些精神疾病,例如忧郁症,焦虑症,强迫症人格,创伤性应激症,厌食症,自杀倾向等等,在习惯于矛盾型依附和回避型依附的人群中更常见[5]。

综上所述,不安全型的依附方式(包括矛盾型依附,回避型依附和紊乱型依附)极有可能是非特异性的精神病理学的源头之一。当然,成长过程中的依附方式不是这些精神疾病唯一的病因。如上文所说,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精神疾病的病原还可以是生理性的,心理性的,甚至和社会文化有关。除了和医院里常见的各种器质性生理疾病一样,精神类疾病需要趁早发现和对症下药以外,笔者想说的是任何一种类型的不安全型依附都不可能直接的决定一个人会或者不会患精神疾病,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压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各种心理问题已经不再罕见。提高自我认识,拥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和适当的心理咨询是精神文明发展的趋势,也是任何一位身心健康的公民不可缺少的。

每一个人幼年时形成的依附方式或许不足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人际关系问题,但它绝对是影响着每个人独特的性格和怎样在社会上表现自己的因素之一。孩子小时候依附/依恋其养育者的方式培养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对父母的信任,对自己的信任。长大以后,这种信任方式就跟着我们一起走上社会。和依附理论紧紧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原生家庭,在本文中暂且不做扩展。需要知道的是,无论你幼年时的依附类型是哪一种,你来自怎么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人一生的发展是先天和后天的结合。只要你愿意去面对那些消极面,愿意去努力尝试改变生活中的消极关系,那个好的可能性会永远在那里。

【参考文献】

[1] Ainsworth, M.D.S. (1973).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 Vol.3, p.1-94.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Fraley,R.C.(2010).A brief overview of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Champaign,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3] Schimmenti,A.& Bifulco,A.(2015). Linking lack of care in childhood to anxiety disorders in emerging adulthood: the role of attachment styles. Child &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Vol. 20, Issue 1, p.41-48.

[4]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5] Mikulincer,M.& Shaver,P.R.Boosting attachment security to promote mental health, prosocial values, and intergroup tolera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18, p.139-156.

论文作者:程璐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浅谈依附理论论文_程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