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软土地基的存在是公路工程建设中常常遇到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保证公路建成后舒适、安全、高效的运营,软弱土地基的处治成效成为公路建设的关键。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
1、公路建设中软土路基及其特征
软土地基一般就是指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上层结构承载力要求或者是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达到要求,但是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外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比较严重的失稳现象的地基。软土地基也分为不同的形式,主要有淤泥、淤泥质黏土、亚粘土和亚沙土等。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松散的沙土,冲填土及杂填土等虽然并不属于软土,但是在对这些土质的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如果采取了不正确的方法,也可能会给构造物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软土地基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它可能会使得构造物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受到一定的损害,如果情况十分严重还有可能使得整条道路都无法正常的使用。很多道路之所以遭到破坏,绝大多数的原因都是软土地基处理不当,软土地基在路堤摊主的过程中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果填土的高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土体就会发生崩塌的问题,基底出现坍塌的情况,坡脚外侧的地基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滑坡性的破坏问题;二是路堤填筑和填土施工结束之后,其所产生的沉降差十分的明显,此外,土体的水平位移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有显著的提升。结构自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裂和扭曲的情况,结构的安全性也会大幅下降。
2、概况
本公路工程全长约92km,软土路基段公路长约36km,由于路面宽、路基低、使得雨水和生活污水向路基内渗透、地下水位升高,路基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加上土的水稳定性差等原因,导致路基软化。
3、软土路基变形特点
本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变形主要表现有三大特点:变形量大;压缩稳定所需的时间长;侧向变形比一般的土体大。变形量大:软弱土体主要指淤泥或淤质土,其自身的含水量较大,水份不易自流出来;压缩稳定所需的时间长:软土主要以粘粒为主,尽管孔隙比大,但单个孔隙教细,孔中的水很难流动,透水较低,饱和土受荷载作用后,水不能尽快排出,变形也只能慢慢进行,其变形过程要持续数年或数十年;侧向变形比一般土体大:侧向变形与竖向变形之比在相同条件下比一般土体大。
4、本工程地质条件
该公路沿线多为弱风化岩出露,岩性以砂质板岩及变质砂岩为主,层理为层状反向陡倾结构面,物理地质现象发育,公路边坡地表后缘因新近崩滑后形成圈椅状地形,影响路基稳定。
5、软土路基施工研究
在了解软土的三大特点之后,结合本工程实例,重点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本工程起点位于锦屏一级8#公路附近,终点位于水电站上坝址处,该段公路主要以明路段为主,以隧道及桥梁相连,软土路基的处理好坏决定着公路的使用寿命。本工程多处公路穿过天然冲沟,路基施工难度极大,实际地形显示路基中常见的软土多为处于软朔或者流朔状态下的粘性土。在通车后,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根据雅砻江流域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情况分析,通过在工程实际中并结合多年施工经验总结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5.1换填法
对于本工程软土厚度小于3m的路基,为保证地基承载力,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碎石土进行换填,碎石土垫层材料粒径要求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超过5%,含砂量不超过40%。软土层换填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雨季施工时,采用碎石土垫层,需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碎石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路面结构的要求。本工程多数路段软土路基均采用换填法进行处理,换填法施工采用分层回填、分层压实,每层的厚度30cm,选用22t压实机械进行碾压。然后,通过击实试验,得到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对每层填料压实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上层填筑。
5.2敷设盲沟
对于水分不易自流的路基段采用敷设盲沟的方法进行处理。通过敷设盲沟,降低土体的水位,将土体内的大量水分排入盲沟,并通过盲沟排出路基以外,通过日晒,使土体达到比较干的状态。首先沿公路横向每10米间距用人工或机具挖成矩形沟或梯形沟,在挖好的盲沟中填充块径在30-50cm的不易被水泡软化的石块,填满后在其上面铺设10cm的碎石,并在碎石上铺一层土工布,防止土尘下漏,堵塞盲沟,影响排水效果;在盲沟上面进行正常路基回填碾压施工。
5.3深层密实强夯法
适用于软土厚度大于3m的路基,根据软土路基的分布情况,在实际施工中采用深层密实法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本工程主要利用重锤进行强夯,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通过强夯,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使软土体局部压缩,在夯击点周围一些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有利于土中的孔隙水顺利排出,促使土体迅速固结。采用深层密实强夯法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首先进行场地平整,平整后通过测量放线布设夯点点位,夯点布设完成后,通过试夯取得夯击次数和夯沉量数据,确定最佳夯击能力,然后按照试夯确定的夯击击数分区顺序进行点夯施工,通常点夯夯实两遍,若发现漏夯及时补夯,最后进行满夯,满夯前进行场地二次平整,布设高程控制桩,要求场地整平高程应预留满夯夯沉量,预留夯沉量应不小于10cm,满夯后采用动力触探法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本工程实际经验显示,通过深层密实强夯后,软土路基的地基承载力至少提高3~4倍。
5.4加筋土路基法
根据本工程内实际软土路基分布情况分析,对于沉降量不大的路堤,高路堤我们采用加筋土路基方法进行处理,该路基中间设置了加筋带,限制了软基和路基的侧向位移,增加了侧向约束,从而降低应力水平,加强了路基刚度与稳定性,提高了路基的水平横向排水,使荷载均布。加筋土路基施工布置图见图1。
加筋土路基是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带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的加筋土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结构。加筋土路基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带,利用拉筋带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路基施工一般包括下列工序:基槽开挖、路基处理、排水设施、基础浇(砌)筑、构件预制与安装、筋带铺设、填料填筑与压实、墙顶封闭等。其中现场墙面板拼装、筋带铺设、填料填筑与压实等工序是交叉进行的。加筋土是柔性结构物,能够适应地基轻微的变形,填土引起的地基变形对加筋土挡土墙的稳定性影响比对其他结构物小,是一种很好的抗震结构物,因此对路基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且造价比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6、结束语
每一种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均有其针对性、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必须根据具体条件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处治效果。对能达到处理效果的方法进行使用阶段技术可靠性、施工难易程度、工程造价、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综合评比,确定最合理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案。软土地基在道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很大,如引起路基的滑移、开裂、路面的起伏不平、桥涵通道处的跳车颠簸等等。如何进行软土路基处理,一直是困扰公路工程的一大难题。上述的一些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就是为了增加地基承载力,提高地基强度,减小地基沉降量,使过往车辆及司乘人员能安全、舒适地行驶在公路上,今后我们要在施工过程中要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本文中关于对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的论述,希望能得到类似工程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绍伟.软土路基施工管理工作重点的探析[J].路桥工程施工技术,2010.10.
[2]鲁敏芝.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研究现状[J].公路建设与养护,2011(11):9-11.
[3]王亚兵.灰色理论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36(28):265-266.
[4]钱同庆.辽宁省公路建设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2.
[5]刘殿奎,陈长富.道路软基处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
[6]杨再隋.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5).
论文作者:全其央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土路论文; 路基论文; 地基论文; 方法论文; 工程论文; 路堤论文; 公路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