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立意背景下区域地理高考试题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立意论文,高考试题论文,地理论文,区域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地理作为我国地理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高考试卷中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区域地理试题的命题已经由“知识立意”逐年向“能力立意”方向转化。回顾和探讨近些年来在能力立意背景下区域地理高考试题的发展变化,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区域地理试题的编制水平,而且有助于促进我们在日常地理教学中对区域地理内容教学目的、意义以及教学方式的反思和改革,推进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
一、由单要素到多要素
在已经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把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重点定位在“是什么、有什么”,忽视引导学生对地理过程的认识,所以区域地理试题常常集中考查考生对单一地理要素及其变化进行描述、概括的能力,例如:2002年全国文综第31题(2)小题,要求考生阅读表“20世纪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与GDP占世界比重的变化”,直接比较1900年、2000年统计数据回答20世纪人口占世界百分比上升的大洲或地区、GDP占世界百分比下降的大洲或地区。
近年来,区域地理试题注重通过各种形式的区域图、过程变化统计图表,提供多种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信息,考查考生分析区域过程变化统计图表的技能,以及对区域发展变化过程、产生原因进行深刻分析、阐释的能力。考生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通过资料认识区域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然后将相关各地理要素进行层层剖析,找出各要素对区域发展所产生影响的联系,最后对这种联系进行整合,给出答案。此类题目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包括了描述、应用、分析、综合等多个层次,命题思路主要有:
(1)考查深刻分析区域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如2005年全国文综Ⅲ第39题(7)小题,提供“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状况”“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状况”两个表格,要求考生分析表中的数据,说明2001~2003三年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状况,并与东部进行比较。试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将表格中体现这一变化过程的数据转化为准确的文字语言,把两个地区要素(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三大产业结构状况、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状况,在限定的时间要素(2001~2003三个年度)中发生的变化过程进行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并加以辩证地分析,既看到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成绩,又看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不足。
(2)考查阐释区域发展变化产生原因的能力。如,2006年全国文综Ⅰ第36题(4)小题,要求考生根据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统计图,指出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统计图的横坐标为12个月份、纵坐标为沙尘暴数量,考生据此图可以判读出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在450年间不同月份活动的变化特点(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春季);回答其自然原因时,考生需结合沙尘暴形成条件以及春季华北地区的自然特点来分析,主要涉及的地理要素有:温度、风力、降水和土壤表层状况。再如,2007年上海卷第43~45题,提供表格“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要求考生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的变化过程(由“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并阐释原因。
上述试题以多种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信息为基础,引导考生主动地认识区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层面,多角度、多侧面、辩证地、联系地思索各相关地理要素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充分考查了考生联系多种地理要素,对区域发展过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阐释的能力。
二、由显性信息到隐性信息
与我们曾经拥有的区域地理教学要求和观念相匹配,以往高考试题大多围绕区域地理的显性信息进行设问,偏重于对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记忆能力的测试,具体表现在:
(1)明确告知区域范围。很多区域地理试题在题干或区域图名中明确标示了所要考查的区域范围,省略了考生判定区域范围的思维环节。如,1996年上海卷综合题第7题,“读‘俄罗斯工业区与部分矿产分布图’,解答……”;1999年广东卷第40题,“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在1999年以前,此情况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
(2)重现课本中的区域图。一些试题照搬地理教材中的区域原图或区域原图的局部,仅仅考查了考生记忆、重现教材中区域图的能力。如:1996年上海卷综合题第6题,试题重现地理教材中的“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1996年上海卷综合题第5题,试题重现“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图”……即倾向于让考生加强对整体区域地理单元的背记。
(3)要求复述地理规律。试题往往照搬教材中的地理规律,教材怎么教,题目怎么考。如1997年上海卷综合题第2题,考查考生对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规律的掌握情况,考生只要将教材中有关方面的内容熟记便可得分。
近年来,区域地理试题中上述现象逐渐减少,一些重要的区域地理信息隐藏于地理图表、文字材料中,通过经纬线、等值线等多种地理要素的组合来设置一定的情境,信息量大且信息隐蔽、干扰性强,这表现在:
(1)不明确区域范围。试题不明确告知所考查的具体区域范围,需要考生提取、处理题目所给的隐性信息,判断未知区域范围。如:2000年全国文综(吉林、江苏、浙江卷)37题,要求考生通过题目所给的区域图,“认读所示的地理区域”回答问题;2004年江苏卷第33题,要求考生读图确定a、b、c、d分别为哪四个国家,回答问题。这种让考生根据题目提供的图文线索确定区域范围的命题方式,使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2)改变区域地图的构图视角。近年来一些试题采用经过略微变动的区域图,打破了考生在平时读图训练中形成的思维定势,要求考生在读图过程中重新建立起图上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方式是:①区域平移——2005年广东综合能力测试第31题、2007年广东卷第33题,均将北美洲、南美洲的图上位置平移到整幅图的西侧;②旋转地图——2005年全国文综Ⅲ第39题将河西走廊区域图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2007年江苏卷第35题将河西走廊区域图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③改变投影方式——2006年北京文综第39题,将世界地图以北极地区为中心展开平面投影。构图视角的改变,使区域地理所提供的信息隐性化,考生若不能从平时读图训练的固定模式中跳出来,便很难完全把握题目的要求。
(3)隐藏比例尺。区域图中不标明比例尺大小,需要考生运用判读比例尺的相关技能来解决问题。如:比较图示区域实际面积的大小——2002年上海卷要求考生分析印度和意大利的地理简图找出其中面积较大的国家,2007年宁夏文综第36题,提供了甲、乙两岛略图,要求考生答出实际面积较大的岛。两个题目的关键是要根据图中的经纬网来比较两图的比例尺大小。再如:用比例尺量算图上实际距离——2003年北京春季文综第40题,要求考生读图,判断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2004年江苏卷要求考生计算图中台北到甲地的实地距离,考生需要用直尺量出图上经度每相隔1°的距离和题目要求计算的两点间距离,再根据区域图上经度每相隔1°距离大约为111千米,进行换算。
(4)叠加等值线图。自1999年上海卷出现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图以来,等值线图与区域图相叠加的命题方式在后来的地理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试题中又出现了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与区域图相叠加的呈现方式,而且近些年命题对等值线的考核意义有所拓展,出现了:pH等值线图——2000年全国文综(吉林、江苏、浙江卷)第33题,将某年欧洲降水pH等值线图与其区域图叠加,要求考生判别图中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两个国家;海域等深线图——2005年全国文综Ⅰ第39题,提供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要求考生计算图中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的相对高度;等时线图——2005年北京文综第7题,将等时线图与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叠加,要求考生根据等时线的疏密判断从图上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等日期线图——2007年上海卷第63~65题,提供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要求考生读图回答在多年平均情况下,福州梅雨起始日,徐州梅雨终止日,杭州、宜昌的梅雨持续天数,以及从两个方向(自南向北、自东向西)说明我国东部地区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空间分布特点。
将等值线图与区域图叠加,对等值线图中的等值线间距、密度,数值大小的递变方向,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等隐性信息进行判读,从而将等值线的一般特征迁移到不同的地理要素中,可以考查考生在面对实际区域的新问题时,运用等值线深入分析地理事象,加工处理等值线所表现的区域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影响特征和规律的各种地理要素之间因果关系的能力。
(5)使地形剖面的位置有变化。过去高考试题经常选择沿区域地图中的某条经线或纬线作其剖面图,考查考生对沿线的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查方式难以排除考生备考过程中对题目的可预料性,如果考生机械记背经线、纬线上的特征地物答题,那么试题就无法获得应有的效度。近年来,试题在剖面位置的选择上采取了一些变化,考生需要分析图中的隐性信息作答:①非沿经纬线的剖面位置——即所选剖面位置与经线或纬线成角度倾斜,如2001年广东、河南卷第33题,过PQ连线作其剖面图,其中P(32°N,93°E),Q(35°N,99°E),要求考生判断剖面所切过的三条大河的名称及其径流量状况。再如2004年天津文综第36题,以我国某区域“西北—东南”方向作地形剖面图,并在图上复合了积温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要求考生答题,大大增加了剖面图的信息量;②河流的横向地形剖面图——2005年全国文综Ⅰ第36题提供某河流区域的平面图并选择该河流经的三点作其横向地形剖面图,要求考生据此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以及河流区域的开发利用情况;③沿河流流向地形剖面图——2007年北京文综第39题,提供京杭运河(起止点:北京——杭州)沿线河底地势剖面示意图,要求考生简述京杭运河北京至长江段河底地势变化对南水北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④不同交通线剖面图的叠加——2007年山东文综第30题,将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海拔变化图(剖面图)叠加,并标明二者在区域图上的相应位置,要求考生比较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和旅游观赏视角的主要差异。
(6)采用区域地理现象结构框图。此类问题通常结合某区域具体的自然地理现象或人文地理现象设置题目。结构框图由代表地理要素的多个文字框和表示要素间关系的多个箭头组成,其特点是结构框图主题明确,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隐蔽且复杂,题目的论证性强。其命题路径主要有两种:
其一,分析产生区域问题的成因——要求考生明确各地理要素的含义以及通过箭头指向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如2003年江苏、广东新课程卷第33题提供了产生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多个地理要素(或现象)的因果关系示意图,要求考生析图回答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2007年上海卷第45题,要求在试题提供的结构框图中填写我国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的相关因素及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其二,分析区域产业特点——要求考生分析结构框图(或结合试题中的其他信息),明确隐藏在结构框图中的区域产业特征。如2003年江苏、广东新课程卷第34题,要求考生根据“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简述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2006年江苏卷第33题,要求考生根据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填图并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此题的关键在于要分析出隐藏在图中的循环经济特征。
(7)利用景观照片隐藏区域信息。2004年上海卷第31题,提供两个城市的标志性景观照片,要求考生确认城市名称、分析两个城市的自然特征以及河流在其城市发展中的共同作用。2007年上海卷第59题,提供那达慕大会、泼水节、坎儿井等文化景观照片,要求考生据图填写各文化景观所属的文化区名称以及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生需根据景观照片所隐含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区域知识回答问题。
(8)运用文言作品隐含线索。试题中的文言作品增加了考生的阅读难度,考生需要先找到隐含在古人文学作品中的有效信息,再结合题目所给的区域图等其他信息来解答题目。如2003年全国文综(旧课程卷)第36题,通过古人的一篇游记所写“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要求考生据此判断区域图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经纬线交点的位置,并回答游记中作者北顾的是哪一高原的景色。游记中的“登高……俯视……”说明作者所处的海拔位置较高,而“南望……太行诸山……”说明作者正位于太行山以北,考生结合这两个条件分析区域图,就可以判断出游记作者的位置。再如,2004年全国文综Ⅱ第1~4题,考生需要根据“《真腊风土记》(元)记载……”,并对照题目所给历史地图的地名,分析出其中有关该区域的气候状况、盛行风向、船行方向、宗教特点等隐性条件,再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回答区域所属的气候类型、风向及其对航海的影响、该地流行的宗教及其传播方式。此类试题解答既要具备相关的地理思维能力,又要具备厚实的文字理解能力。字句优美的文言作品与试题融会贯通,有利于开阔考生的思维,促进考生的地理素养、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由区位选址到区位评价
有关区域地理的高考试题,曾一度热衷于设置一些区域空白及基础设施实体(工厂、住宅区等),考查考生依据简单、基本的布局原理进行区位选址的能力。如2001年广东、河南卷第36题,以某城市的地域结构示意图为载体,要求考生将钢铁工业区、客运码头、纺织工业区、货运码头、高科技工业区、水厂、城市绿地、污水处理厂等8个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试题仅要求考生填写区位选址的结果,并没要求其说明选址的理由,能力考查水平仅限于简单应用的层次。这样的命题有利于试题答案的唯一性,阅卷评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符合标准化考试的命题要求;但是也暴露了存在的问题:考生答案只能反映其思维结果,难以反映其思维过程,而且存在考生猜测得分的可能性。
近年来,区域地理试题逐渐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区位评价能力。试题力图从生活实际切入,设置比以往区位选址类试题相对复杂的情境,要求考生对城市功能区、工业生产部门或某项工程的布局作出合理的区位评价。命题路径主要有:
(1)进行区位选址并阐明理由。此类题目较简单,要求考生进行区位选址并回答选择的理由。如,2007年全国文综Ⅱ第36题,提供某城区示意图,要求考生将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合理布局并说明理由。
(2)分析某一区域区位是否合理。考生判断一个区域区位的合理性,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如,2002年全国文综(天津、山西、江西新课程卷)第37题,要求考生读“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分析其中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析图可知,该城市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黄河流经该城市,石化工业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及城区的河流上游,分别造成了城市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所以从环境效益考虑,该石化工业区的区位并不合理。再如2007年宁夏文综第37题,要求考生读图分析在图中a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其选址的有利条件、不利影响。考生析图可知,选址靠近原料产地(用材林)、交通方便(水、陆),经济效益好,此为选址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工厂大量砍伐用材林会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并且木材的加工过程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该地的环境效益,此为选址的不利影响。
(3)比较几种区位方案的合理性。此类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提供了多种信息以及至少两种区位选择的待选方案,考查考生的区位评价能力以及对待区域问题时所表现的价值取向。如2005年北京春季文综第39题,提供了泛亚铁路区域图以及“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表格,要求考生分析东盟国家首选的东线方案的有利因素。区域图提供了地形、人口、城市、现有铁路长度、待建铁路长度等隐性信息,表格提供了东、中、西三个方案经过的主要城市以及铁路总长度、需新建铁路长度等数据,考生需要在分析三个方案的自然条件、地形条件、工程量等要素的过程中,综合分析东线方案较其他两个方案的优势,此题目对考生的区位评价能力要求比较高。再如2007年宁夏文综第37题(2)小题,要求考生读图分析,分别说明将图中b、c两地作为大型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由于难度较大,题目中给了必要的提示(提示:大型机场占地规模大,c地需填海)。图中的信息有:各城镇的人口规模、陆上交通线、河流、用材林、农田、湿地,海陆位置等,考生需要从b、c两地的工程量、工程造价、土地利用状况、交通状况以及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来分析二者的利弊。
(4)分析城市发展对城市布局的影响。此类试题提供城市今昔发展情况,要求考生分析因此造成的城市布局变化的原因,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区位评价能力。如2007年全国文综Ⅰ第36题,要求考生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图中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的原因。图中提供了现在城区、老城区、铁路、公路、河流、工业区等信息,考生需要根据工业布局原理,抓住试题中使区位因素产生变化的主导因素——城区面积的变化来解决问题。该试题图中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都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对于老城区来说,其选址是比较合理的;但是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的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大,两个工厂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势必要迁出城区。
与区位选址类试题比较,区位评价类试题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注重从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切入,试题所涉及的地理事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次,注重考查考生区位评价的思维过程。区位评价是一种高级的地理思维活动,它涉及到对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等所有其他能力的某种组合。由于区位知识不能提供对任何区位问题都实用的方法,所以考生在具体的区位评价问题中,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的区位原则以及题目中的所给所限条件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考生的这种思维过程,是测量其区位评价能力高低的重要依据。第三,考生的区位评价过程体现其价值取向。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理念,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考生的地理素养决定了其价值取向,体现在其对具体问题进行区位评价的过程中。
四、由实例列举到问题探究
为适应“能力立意”的命题要求,不仅要减少或摈弃那种凭记忆就可作答的试题,更要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在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的命题思想主导下,近年的区域地理试题既加强了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的考查要求,又结合有关区域地理知识的测试,嵌入对考生研究区域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查。
有关实例列举的命题思路主要有:①列举实例说明地理概念。如2006年上海卷第44题,要求考生理解湿地的含义,列举除了图示湿地公园以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由农业生产形成的大面积人工湿地”和“由城市建设形成的人工湿地”实例。考生须根据题目所给图文材料,在正确理解“湿地”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应答。②列举实例说明地理事象。如2007年上海卷第36题,要求考生写出所知道的有关中法、中德经济(或文化)合作交流的实例(法、德两国各举一例)。2007年上海卷第50题,要求考生“举例说明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市‘十一五’期间三大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些试题分别从国际交流、“世博会”等区域现象切入,要求掌握一些基本区域事实和相关联系,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③列举实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如2007年上海卷第58题,要求考生在“3S技术的综合应用”图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图中提供了四种组合(3S、GIS与RS、GIS与GPS、RS与GPS),考生要选择其中一种并根据所选技术的不同特点,对应其应用的具体部门或区域范围列举实例,考查考生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关问题探究的命题,近三年的上海卷可见一斑,它分三个层次、有步骤地尝试与推进:
2005年,上海卷第51题要求考生自主选取气象要素,就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初步考查了问题探究的第一个步骤“确定课题”;
2006年,上海卷第45题提供两个研究课题的名称(“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要求考生在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即考查了问题探究的第二个步骤“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与2005年相比,2006年的考查给学生以更加自主选择的空间——前者侧重于区域自然地理内容,而后者侧重于区域自然地理、区域人文地理两方面内容的二选一。可见,后者充分考虑了考生个体的经验、兴趣差异,使其不再是被动答题,而是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身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的课题,以个性化的方式研究区域问题。
2007年,上海卷第十一大题给出对考生来说是全新的数据表格资料——“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要求考生分析、概括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新变化的基本特征;第十三大题给出“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引发的污染统计数据”图,要求考生“根据图文提供的信息,比较甲乙两市的交通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从而完成有关问题探究考查的第三个步骤“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任何知识都有其相对性,知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纯粹的反映,它只是历史性的结论,虽然今天暂时成立,但是可能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被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结论。《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也指出“在科学探究的产物触目皆是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领略一番因领悟和探明自然界的事理而可能产生的那种兴奋之情和自我满足感。”因此,上述试题引导考生设计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初步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做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让考生意识到研究区域问题的方法、途径有许多种,也能够让他们理解一些得到普遍认同的地理科学的探索过程,从而提升了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地理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