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水景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吴挺炳

园林工程水景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吴挺炳

海南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省陵水县 572400

摘要:基于在园林工程中常见水景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材料选取、管线处理以及水生植物应用等问题,本文试着从工艺技术、功能经济的角度,阐述园林工程水景实施中的施工相关要求,并通过对水池施工技术、水景系统施工技术、水景植物搭配三方面进行详细解决水景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以兹技术应用与学习交流。

关键词:园林工程;水景;施工技术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全国城市化进程,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推动着人们对审美与工艺技术的要求,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工程作城市人们朝夕与共的生活空间要素,不断满足着人们生活前提下,与时俱进的展现工艺技术活力,满足了人们接触自然、融入自然的期盼。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应根据水景施工要求,采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为人们建造出更好的休闲场所。

1 园林工程施工的常见特性要求

首先,功能至上,园林是为人居所配套和丰富人们视觉观感的重要内容,可为人们提供放松舒适的空间环境,让人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因此,在施工过程应体现出其功能性。其次,经济为本,在施工过程中,园林既要考虑到景观环境的观赏性和实施性,又要考虑到投入成本的经济性,不同的施工方案与技术应用所需的造价各不相同,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是根本。最后,园林工作程的整体协调性,一个优秀的园林工程不仅将内部相关要素或景物融为一体,还将周边环境引入工程中形成互借互享的格局,整体上构建出一个完美的园林空间。因此,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地质气候条件和业主诉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树立高标准、高品质的园林工程。

2 园林工程水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首先,在水池的施工方面,对池底的施工技术不完善,如:没有夯实基土就展开施工,导致池底发生沉降;在池壁施工方面,未能按照施工流程做好清理工作;浇筑过程的材料选择、浇筑工艺、后期养护等环节缺乏合理性,导致池壁的施工出现问题。其次,在水景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在管道材料的选择方面不合理;对水位的控制不合理导致水景系统出现故障,使得水泵不能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产生警报。最后,在水景植物的搭配过程中,没有区分水面植物和水边植物的设计特点,产生各种不合理的搭配,如:水面植物的面积过大;水边植物过于整齐等问题。

3 园林工程水景施工技术分析

3.1园林工程中水池施工技术

3.1.1池底施工应用技术

在园林工程的水景施工中,水池的底部施工是重要部分,通常选择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施工过程中,当水池底部基土湿度较高或者土质松软的情况下,应使用沙石进行夯实,铺设厚度在10cm左右,然后使用混凝土浇筑在垫层上,以保证水池底部的结构坚固和平整。当混凝土浇筑结束后1到2天后,应在垫层表面展开精确的测量,并确定池底中心点,接着按照施工图纸展开放线工作,将布线位置标明,然后进行钢筋绑扎以及安装池底四周的模板和柱基等工作。在绑扎钢筋时,应仔细检查各个钢筋的直径、位置、保护层等与预埋件之间的距离,确保所有数据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水池底板上不需要预留施工缝,保证混凝土浇筑一次性成功,两次浇筑施工的时间间隔小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当出现初凝时,应进行再次搅拌。如果水池壁是现浇混凝土,则应在基口上预留20cm的距离作为水池底和水池壁的施工区。

3.1.2池壁施工应用技术

在园林工程的水景施工中,池壁施工技术相对复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池壁上需要安装铁丝和螺栓等固定件时,应采用套管焊接阻水环、堵头以及螺栓等,严禁直接将固定件从池壁上穿过。在浇筑池壁前,应做好清理工作,将杂质彻底清除,湿润施工缝,并使其表面具备一定的粗糙程度,浇筑时要一次成功。当预埋管道的直径过大时,可在其底端开一个浇筑孔,便于混凝土的振捣与浇筑。当池壁浇筑完成之后,应立即进入养护阶段,时长在15d为最佳。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合理选择添加剂、控制配筋率、浇筑以及养护环节所用的技术都非常关键。所以要注意施工材料的选择,通常使用硅酸盐水泥,型号高于425,混凝土中的灰沙比控制在0.4到0.5之间,1m3的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应高于320kg,确保含沙率在40%左右,水灰比高于0.6。水池壁的施工中,应正确处理池壁和池底、施工缝以及变形缝之间的关系,同时控制好混凝土温度,尽量缩小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在池壁施工结束后,应做满水检测[1]。

3.2园林工程水景系统施工技术

3.2.1管道施工应用技术

在传统的园林工程水景系统施工中,管道施工采用的是钢管热镀锌技术,这种技术在系统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出现腐蚀生锈现象,不但影响水景系统的使用年限,还对环境的美观造成严重的影响。之后使用UPAC管道,虽然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但是耐热性较弱,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出现老化和变色的情况,但是在无光照的条件下却能使用50年。不锈钢管道以及铜管的质量较好,但是与其他类型的管道相比较成本过高。在水景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管道系统的耐用性,同时满足经济性,可在水池底板的施工上使用UPAC管道,外部阳光能够照射的部位采用不锈钢管道。当前,为节约工程建造成本,部分园林水景选择潜水泵或者离心泵等作为提高水动力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是潜水泵的安全性能较低,当其外部的绝缘层出现损坏现象时,会导致水体携带电流,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水景区域出现瘫痪现象;使用离心泵的安全性较高,但是需要设置水泵房,同时使用的管道长度过长,增加工程造价,还可能对水景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选择园林水景管道系统的施工技术时,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所用工艺。

3.2.2水位控制技术

在园林水景施工过程中,对于水位的控制技术尤为重要,特别是喷泉的喷头部位,对水位的变化非常敏感。当前常采用的水池大多是独立水位,使用连通管以及控制阀和水池中溢流管与自动补水装置相连接。部分工程在给水装置中应用水位控制器,这样水位控制器放置在水池中,从主机到泵房,控制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水位的高度,实现对水泵的控制。当前使用的水位控制设备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当水位超过预设高度或者低于预设高度时,主机能及时通过内部程序通知管理员;当水泵产生不同程度的故障时,也能及时产生警报,以便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快速到现场进行检测,并对水泵进行启停处理。在排水系统中,将主机安装在泵房,使其可检测到实时的水深,控制水泵。当水位到达上限时启动水泵,当水位到达下限时停止水泵[2]。

3.3园林工程水景植物的搭配技术

在园林工程水景施工过程中,植物搭配技术可对园林整体的景观产生重要影响,植物配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水面植物和水边植物。

3.3.1水面植物

水面景观应和水边相呼应,低于人们视线,便于观看。水生植物不仅美观,还可净化水体。如将荷花、睡莲等配置在亭台楼阁旁边,可展现出优美的意境。但配置密度宜适度,预留出部分空间,提高视觉效果,通常水面植物平铺面应小于水面总面积的1/3,必要时可利用隔离带控制其生长面积。

3.3.2水边植物

水边植物应和水边形成一定距离,展现出高低变化、或远或近的层次感与错落感,同时疏密搭配合理,不能设置过于整齐的形式。在设计上,可选择能够伸向水面的树木,如可在岸边种植垂柳、樱花等,在浅滩种植水杉。

结论:综上所述,水景在园林工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意义,为人居环境空间增添活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选择水池、水系统、水景植物搭配等方面的施工技术应用,为人们营造出更多高质量的园林环境。

参考文献:

[1]曹忆之.水景施工技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5):189.

[2]王文杰.分析园林景观项目建设中水景施工技术难点及应对[J].居舍,2017(33):93.

论文作者:吴挺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园林工程水景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吴挺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