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地位及农业发展成了国际国内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并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现阶段保障农业地位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伟大战略,其不但可以有效地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且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农村发展与城乡居民具体需求相匹配,对于保证农业地位以及促进农业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地位;农业发展;乡村发展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具体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和“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等”“七条”道路,印证了“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
1农业与农村的发展特征
自古以来,农业均为我国的立国之本。农业部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在全国人口中,农民的人口数量占绝大多数,农村的规模小,但数量较多。自20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也逐渐加快,农业生产率和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由此也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与非农业流动,从而也改变了农民收入结构、农村就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使城乡空间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相关统计表明,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减少,建国初期为50.5%,2016年为8.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减少,建国初期为83.5%,2016年为27.7%;农业经营收入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所占比重降低,1990年为66.4%,而后却不足1/3;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减少,1978年为82.1%,2016年为42.7%。农业与农村区域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在生产方式上,先进与落后并存,由此也使农村间出现了发达与欠发达并存的现象。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升,农产品供给充足,农民就业趋于稳定,由此保障并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粮食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并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发展向专业化、规模化迅速推进,农业经营方式以多元化为显著特点,从而加快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但需引起注意的是,农业现代化成为“四化”中的薄弱环节,农业的综合效益并不高,竞争力较弱,供给方面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矛盾。
2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
2.1农业地位概述
该文所说的农业地位,更多的指的是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对于国民经济而言,农业产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是保障人们生产生活顺利进行的根本,也是保证国民经济高效快速发展的前提。理论研究发现,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恩格尔定律等相关理论,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相关理论,都直接表明只有农业产业稳定发展,国民经济才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
2.2农业的地位和作用随社会发展不断提升
近几年,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农业经济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就有许多学者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也会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经过进一步研究和实际情况证明,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农业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而且根据我国农业部门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中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凸显出了无以替代的特质。
3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路径
3.1正确处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关系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发挥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作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正确处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关系。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对于这类关系的处理,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进行有效对接,在稳步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农业与非农业发展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多功能农业与乡村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乡村振兴的一大热点,因此,在乡村振兴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对乡村农业与非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不仅要鼓励以农业为基础的创新创业行为,还应对非农产业进行合理的调控,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乡村的吸引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的关系。以此来不断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乡村振兴。
3.2高举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万家新型农业主体提升、万个景区村庄创建、万家文化礼堂引领、万村善治示范、万元农民收入新增“五万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大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加快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加快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加快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3.3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
目前,在农业发展中,对农产品供给较为重视,而忽视了农业拓展,针对这种情况,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使农业增收增效功能得以改善。例如,开发农业文化传承功能、出台农业产业投资负面清单、提供农业绿色补贴等,以此拓展价值,以农业为基础,因势利导发展新产业,以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变化,以农民积极参与并受益为前提,推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以提升农业增收增效的能力。保证粮食的稳定生产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以此为基础创新体制,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使农业供给能够充分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从而使农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
结语
农业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产业,只有保证农业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民经济的长效发展。但就现阶段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乡村衰落成为全球范围内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而乡村振兴作为缓解乡村衰落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而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路径,维护好农业的基础地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农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J].中国经济报告,2017(12):23.
[2]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8(1):6-11.
[3]姜春霞.标准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标准实践,2018,1:35-37.
论文作者:牟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5
标签:农业论文; 乡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地位论文; 农村论文; 战略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