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能够符合相关的工程特点,根据价值规律来进行工程的管理,进行科学的造价控制。基于此,本文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造价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尤其是在市場化的今天,经常会出现较多的不规范的行为,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有着不良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将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做好,对造价进行科学的控制,从而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是极其重要的,要想将工程造价工作做好,就必须要进行综合的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投资能够按照相关的方案和规定进行,在工程投资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工程的实际变动情况以及相关的工程动态来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进行监控,还要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预测,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使得投资估算在编制的过程当中能够充分地满足工程的需要,在工程项目投资运行的过程当中,能够进行科学的分配及调拨,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估算的作用,使得整个工程的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降低,提高工程效益,使得我国的建设行业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
2.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中,为保证资金利用的合理性,在施工前阶段就应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就当前阶段而言,建筑工程的发展日益加快,而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也随之处于不断完善与变化中。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以具体的施工情况为依据制定造价管理方案,在保证造价管理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同时,减少了建筑成本的浪费,进而保证建筑企业的健康运行与发展。
2.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计价方式欠合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升,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建筑工程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为进一步保证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但就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而言,计价方式存在较大问题,与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并不相符,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定额计价方式,存在较强片面性,使得预算目标科学性受到影响。
第二,约束机制欠完善。在当前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中,约束机制并未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在导致资金垄断现象发生的同时,对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许多建筑企业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的标准实施招标,存在资金垄断现象。另外,許多建筑工程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聘请资质较低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施工规模与施工技术均达不到建筑工程的要求标准,不仅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而且为建筑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造价人才紧缺。当前,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的造价管理人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投资方式日益多元化,对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从实际上来看,取得高级工程造价资格证书的人才非常少,即使部分造价管理者取得了资格证书,但因工作经验缺乏,难以满足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造价人才的需求,进而影响造价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施工前阶段的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第一,加强施工计划与施工目标的管理。为保证施工成本的科学性,应首先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科学的造价管理体系,完善造价管理目标。同时,确立造价管理目标时,应以施工计划为参考标准,保证管理目标与施工计划的相互统一,为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加强施工图纸管理。施工单位应首先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检查,通过与设计人员、建筑企业的全面沟通,保证施工图纸科学性的同时,全面预估施工成本,降低资金浪费。同时,严格审核施工图纸预算,在全面评估施工造价的同时,与图纸预算加以比较,如果发现施工图纸存在漏洞,及时整改,避免对建筑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2 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第一,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并以施工进程与现场条件对施工方案进行规范与调整。通过对施工组织与投标文件的审查,调整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价值工程法分析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充分挖掘降低施工成本的科学方法,提升经济效益。
第二,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应配备专门的材料管理人员,对进场材料与设备的质量严格把关,并将材料与设备价格如实反映给造价管理人员,加强对材料的核对工作。
第三,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合同是实施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加强合同管理,保证合同造价的合法性与规范性,以有效避免合同双方纠纷的产生,维护双方共同利益,对工程投资造价加以控制。
3.3 竣工阶段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在项目竣工阶段,应对工程成本进行全面核算,详细记录核算结果。为保证验收科学性,对交工文件进行科学分类,并对施工环节实施全面性核查,对工程数量进行有效核实,对于未做的项目内容应在结算工作中予以扣除,对现场签证的真实性进行审查。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加以核对,对工程量的计算准确性进行审查,同时查看材料调价是否具有科学依据,以保证工程造价核算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另外,全面审计实际工程清单,选择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加强对项目的科学审计,在保证审计结果科学性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利于为建筑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建筑工程又快又好发展。在造价管理工作中,应对施工全过程实施全面造价管理,针对工程造价变化调整与优化造价管理方法,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合理控制施工成本,进而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庆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要点及优化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45.
[2]王欢.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造价管理要点及控制策略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6):5859.
[3]陈智,陈军.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5):3435.
[4]李永娈.工程造价制约因素及工程造价优化对策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6(44):203204.
论文作者:郭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8
标签: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