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哈密供电公司 新疆哈密市 839000)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各行各业对于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也促使电力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电网调度及其运行方式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针对电网调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解决,全面提高电网调度运行的水平,为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存在问题;优化对策
引言
智能电网运行调度中关键技术的积极应用,使得智能电网的运行调度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电网系统中的各项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显著提升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智能电网运行调度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在不断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智能电网运行调度技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1电网调度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基于电网调度管辖区域内的所有设备都需要由电网调度进行协调指挥,并针对所有设备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完成电压和电网频率的调整等,对于电网调度而言,针对于电网事故的处理和分析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对于电网调度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电网调度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对电网在年度、月度、夏季和冬季的运行方式进行合理安排,有效的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由电网调度来制定和执行电网运行方式,具体要根据部门及地区的实际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特别是对于电网冬季和夏季运行而言,这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需要提前做好控制和分析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在电网调度工作中,还要平衡好电网调峰和供发电计划,科学进行预测,并对机组运行方式进行核定,充分的应用自动化设备和一些新设备,针对继电保护做好整定计算工作,进一步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由于电网运行方式对于整个电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于运行方式的编制和执行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另外,还要针对调度人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促进调度人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确保实现电网调度的最优化。
2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中的问题
2.1工作人员操作存在问题
有些电网调度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态度消极,工作不认真,审核工作并没有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来运行,交班时工作交接也没有依照相关制度执行,导致工作交接不清、工作内容没有传达,也易发生意外。有些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操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综合素质低,遇到问题不仅不能冷静找出源头及实施相关措施,有时还会因为错误的操作扩大问题的影响。
2.2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包括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以及维修管理等,均有或多或少的问题。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并没有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及时找出和解决电网调度运行中潜在的问题,且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导致操作人员整体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过低。此外,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也存在一定不足,导致其相关技术水平过低,致使操作不规范,也是一种安全隐患。同时,对电网调度运行设备缺少检修与养护,如果设备中出现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并维修,不仅会出现故障耽误运行工作,还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3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对策
3.1 实时监测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主要采用广域网的动态监测技术,其优势在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数据,这样可以为电力系统中的运行和控制操作提供准确的技术支持。广域网实时动态的检测系统最为显著的功能特征就是可以在 40 ms内对同时段的数据进行测量和补充记录,且具有高效准确性。这样可以对电脑故障数据进行更为准确的分析,以加强故障判断的准确性。电网系统实时动态数据的监测采集,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电力事故预警和分析判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预警和辅助决策技术
实时监测技术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电网运行的相关数据信息,而预警和辅助决策技术在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完善电网运行状况的分析信息,并提出相应的决策预案,以协助工作人员对电网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也使相关人员能够准确顺利的管控电网的运行工作。预警和辅助决策技术的典型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该技术充分利用了 PMU 同时性传输数据和测量相角等方面的功能,并将 SCADA 数据充分地融合进去以对混合性的状态进行全面评估,这样能够提升状态估计的精确性。(2)该技术针对 PMU 传入的动态数据,通过 PRONY 的相关算法进行低频振荡特点在线分析,这样能够连续追踪和观察电压的相角、功率、频率等动态特征。一旦系统中存在 0.2~2.5 Hz内的弱阻尼,就会将这个异常区域标注出来,并提醒相关人员出现异常情况。(2)目前中国对于事故发生时数据的记录主要采用 PMU 来实现,以加强对系统动态的预警。
3.3 短路电流控制技术
短路电流的防控工作是电力系统运行调度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传统做法主要是从电网组成、运行形式和电力装置性能等方面着手考虑,但是在实际解决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电网的运行性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系统投入的增加。例如,电网组成的调整可能需要对电网系统进行大动作的调整,会增加成本;改变电网的运行方式,以分母为主,则会显著增加电站出现的回路数量,使整个出线系统和线路的布局更加复杂,增加了电站成本;而高阻抗装置的选用使得网损增加,极大影响了电网稳定性。因此,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中采用事故电流限制装置(FCL)来实现对上述问题的解决。FCL 在正常状态下表现为低阻抗或者零阻抗的特性,但当有意外事故发生时,FCL 的阻抗就会显著增加,这样能够尽量降低对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
3.4 电网元件设备参数的在线辨别技术
电网系统中对于数据信息的分析计算在一定程度上与电网元件设备参数的精确性有关系,如发电机、输电线、调速器和原动机等都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元件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温度、环境等因素都会造成电网元件参数的改变,而运行参数和模型的准确性直接反馈出电网运行状况。这就需要利用 PMU 体系来实现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并对发电机、励磁体系和输电线路等元件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在线辨别和监测。
3.5 电网系统运行形式的在线分析技术
电网系统调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系统运行形式有助于整个电网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而对于系统运行形式的安排主要是根据整个系统负荷进行估测,同时针对电网的输变电装置的发电与检修制定相应的方案和计划,以维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对于电力运行安全情况的考虑原则主要是 n-1 准则。该原则下,当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单一扰动后,如果系统中的开关、重合闸和保护装置的动作路径准确无误,则不会对系统采取相应的稳定控制措施,如果系统中其他元器件处于正常的负荷范围内,也不会发生相应的跳闸连锁反应。n-1 准则是电力系统中安全稳定运行需要严格遵守的重要准则,也是制定电网系统正常运行形式与检修形式等工作规定的重要依据。电网系统中也会发生n-2、n-3、n-4、n-5 等一系列的装置检修状况安全问题,这些需要面临的计算量相当烦琐,而利用 WAMS 体系、SCADA/EMS 体系等可以对电网运行形式实现在线计算等工作,一方面显著降低电网运行调度工作者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显著提升了电网系统运行工作形式的分析效率,提升电网系统调度工作质量。
结束语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于其他系统的运行有很大的帮助,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来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性能从而提高其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易路.对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对策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4):40-41.
[2]徐建辉.现代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应用与研究[J].低碳世界,2017(27):60-61.
[3]胥娟.基于电力调度优化的电网经济运行实现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24):186.
论文作者:张卫英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方式论文; 在线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河南电力》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