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制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企业联合会按照国际惯例新近推出了“200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各项数据显示,200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27.49%、31.21%,均高于2005—2009年间的平均增长率20.79%、18.73%,但利润总额却比上一年下降18.27%,入围门槛值的增长幅度为10.71%,低于2005—2009年间的平均增长率19.19%。
成长的背后有隐忧。目前,我国制造业已步入高成本时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相当一部分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技术研发的能力均较为薄弱,企业核心技术缺失、工业创意相对落后的状况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企业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和高度,遵循与自身掌控的资源及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立足于打造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根据企业的不同状况确立适合的战略及实施步骤,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转型与升级。
一、着力开展自主创新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曾指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秘诀之一就是实行“差异化战略”,即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相区分,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开展自主创新更是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首选。这一点已经为国内外的无数案例所反复证实。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也有不少工业企业仍然保持稳健的经营状况,有些企业出口还逆势增长,比如华为、潍柴等。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力明显,因此,中国制造业要能化危为机,着力开展自主创新正是必由之路。
1.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与发达国家比,我国企业研发历来投入不足,研发能力一直较弱,以汽车工业为例,以国企为龙头的中国汽车业在研发投入上极少,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2%,而国外一般在5%~10%。以中国制造业500强为例,在经历了2004(1.88%)、2005(2.29%)、2006(2.41%)连续3年研发比例的上升后,2007、2008年该值分别为2.13%、1.95%,继而出现下降。这无疑是不利于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因此,制造业企业还是应当摆脱各种因素影响,坚持正确的方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技术创新的激励导向,还可通过实施认股权制度对现行薪酬制度激励弱化进行矫正,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的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2.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起来
当前环境下,创新仍要以引进、吸收先进技术为基础。在加大技术引进力度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努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在条件成熟时,尽快从单纯引进的模式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模式过渡。
3.培育先进的创新文化
自主创新不只是研发部门一家的工作,而是整个企业的任务。为此,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创新不是一个部门,而是一种企业文化”。要塑造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在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上深化自主创新的认识。要鼓励尝试,允许失败,这样才能有成功而持久的创新。
4.要完善自主创新的形式与结构
从横向看,企业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研发的协作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产、学、研联合机制。从纵向看,企业要与其同类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共同进行研发活动,这在国内外已经有了许多案例,如信息产业领域的闪联产业联盟就涵盖国际上多个国家的信息和家电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企业。
二、以运营模式转变实现战略转型
中国制造业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世界工厂。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只有掌握前期研发设计和后期的品牌营销、服务等才能占据高利润,而劳动密集型的中间生产环节是整个价值链条中最不赚钱的部分,而且容易被同行以更低的成本优势取代。因此,着眼于提升发展素质的需要,中国制造业要逐步转变以制造、加工环节为主的运营模式。
从产业层面看,中国应该把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含量低的产业转移到周边不发达国家,或从国内发达地区转移到国内不发达地区;从企业层面看,行业龙头企业、有规模、有实力的大企业可以分拆产业链,将自己认为是核心的部分留在企业内部,而把制造环节等非核心部分在全球范围内有选择地外移或外包出去。
目前,管理界流行的“去制造化”可以最好地诠释这种模式。“去制造化”的路径绝非一种,在“研发、采购、制造、营销、服务”这个链条中,“去制造化”的路径通常就是将资源更多集中在研发或者营销、服务等环节,在企业价值组合中制造活动所占比重下降。
在国际上,选择“去制造化”的企业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全生产外包,自己只做设计,连样品都由代工厂生产。例如,日本索尼公司、美国耐克公司,自己没有制造能力,专心做品牌和营销;另一种是部分外包,形成产品才会寻找代工。
当然,“去制造化”更多是价值链条的完善和延伸,而不是对制造的抛弃,不过制造环节所产生的价值在明显下降。实行“去制造化”后,企业的精力可以从追求制造规模上解脱出来,进行资源整合与资本经营,如吸引优秀人才、整合研发和渠道、进行产业链整合等。
三、推行流程再造与柔性生产
我国制造业虽然在规模上已居世界第二,但总体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制造业的绝大部分都是纺织、服装、鞋、箱包、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信息技术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高技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我国庞大的劳动力规模与市场容量决定了未来制造业结构一定是多层次的,因此,上述产业还会长期存在而且必须加以改善。位于产业链低端并不必然等于产品一定是低附加值的。对于这些传统制造业、技术成熟产业,产品创新无疑是永远的发展方向,但在一定时期内产品趋近、趋同的情况下,努力的重点方向应当是实施“低成本领先战略”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性能与质量。有两个方法可以考虑运用:
1.实行流程再造
在制造技术相对成熟,短期内无法取得质的突破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创造性地利用成熟的技术,通过流程再造、运用新工艺,或重构生产组织来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国内典型的成功案例是海尔集团。海尔集团在流程再造中,一是从物流开始一直到最后生产,全是按“订单流”制造。即服从用户需求把企业内部与市场联结成一个流程。通过研发提高竞争力,创造用户新的需求,最终创造新的订单。二是搭建全球的营销网络,从全球的用户资源中获取订单。三是将商流获取的订单和研发创造的订单付诸生产,从过去的大批量生产变为大批量定制。这样形成直接面对市场的研发、完整的物流、商流等核心流程体系,提升了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2.可借鉴柔性生产方式
众所周知,丰田生产方式一直是全球制造企业的楷模,而柔性生产则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柔性生产以其反映迅捷、生产弹性、产品种类丰富多样等优势逐步取代刚性生产。柔性生产可以解决大批量生产方式中规模经济与多品种的矛盾,同时提高制造工业的柔性和生产效率,使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最终使中小批量生产能与大批量生产抗衡。实际运用中,柔性生产线是把多台可以调整的设备(多为专用设备)联结起来,配以自动运送装置组成的生产线。柔性生产线系统包括自动加工系统、物流系统、信息系统、软件系统。近年来,包括邯钢在内的许多中国制造业企业,都力图在自己的生产线上运行柔性生产方式。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均可考虑运用柔性生产方式,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增加产品的品种和性能,满足消费多样性的需求。
四、把工业创意作为升级的新引擎
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领域,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必须把加快发展创意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因此,工业创意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增强创新意识、集聚创新要素、转变增长方式、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实现产品、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般来说,企业开展工业创意活动可以采取“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一是制造业企业提高对工业创意活动的重视程度,加大创意投入,设立专门的机构、人员,增加工业设计、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活动。这属于工业创意活动的企业“内部化”,可以看作是制造业企业由制造环节向服务领域延伸。
二是工业创意活动从工业企业中剥离出来,交由专业的创意公司完成,扩大整个工业创意产业市场的总量,这属于工业创意产业支持、提升制造业的范畴。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后一种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进行工业创意活动的主要方式。为了大力发展工业创意产业。其间又应当注意两点:
1.产业链前后端的“重点突破”
工业创意产业的发展要在重点行业领域尽快形成产品设计、制作生产、应用操作和品牌营销等产业业态,形成上下游配套、功能丰富的产业链。针对产业链的前端和末端,要实行重点突破,即着重关注“微笑曲线”的两端,以产品的设计创新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为重点,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管齐下的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对新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引导工业企业进一步关注品牌附加值的提升,形成一流的工业创意企业和专业的品牌策划机构,不断壮大工业创意市场的两端,助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2.产业空间布局的“集聚联动”
工业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要实现区域上的集聚联动,以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为重点发展区块,通过重点区域上的集群发展构建上下游环节紧密联系、功能完整的区域产业链,加强创意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共享,实现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要充分结合区域的块状经济,加强特色行业的创意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经济渗透性的工业创意产业发展基地(工业创意产业园区)。通过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工业创意产业发展的聚集空间。
五、实行集群化生产方式
迈克尔·波特曾指出:“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从一定程度上讲,现在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产业集群能够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以及配套服务提高生产效率。我国制造业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相当规模、实力的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门槛每年不断提升就是一个例证。实际上,制造业企业的集群化生产一直都在进行。研究表明,1993—2003年,我国20个制造行业中,有15个行业的地域集中指数在增长。目前,制造业产业集群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未来更多的是制造业集群优化、升级的问题。从企业、产业层面看,其升级路径选择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制造业集群
这类集群是以技术和资金密集大型制造企业为核心,以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为外围,纵向分工明显,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一般而言,集群已在国内创立品牌并具有较大影响,集群升级主要靠大企业带动,以市场扩张特别是国际扩张为重点,通过集群内产业重组和整合营销战略,开展跨国兼并、重组和收购,或者直接在国外注册公司和品牌,积极参与国际产业标准制定,逐渐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话语权和市场地位,实现集群全方位的外向国际化发展。这类升级需要以大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向配套中小企业扩散为基础,并通过供应链管理,形成互动发展和有机协调的网络,才能有效地实现集群的整体升级。
2.以高科技和知识为依托的制造业集群
这类集群以技术和知识创新与扩散为特征,以高技术综合体或工业园区为载体,由生产者驱动,具有明显的知识网络效应。外源型高新技术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学习和模仿比较多,自主创新不足,内部关联较弱,集群升级的主要路径是“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品牌”,其中研发和设计等再创新活动是集群升级的战略性价值环节。内源型高新技术制造业集群通过“创意——创业——创新”的内生增长机制成长,由自主产权的科研成果推动,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但存在研发与生产脱离、产业配套性差等现象,发展初期多属于“福特制”之前的单件生产方式,集群升级的主要路径是“科研要素长期累积→专业化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孵化)→技术扩散→模块化生产→市场整合与扩张→品牌”,其中孵化和技术扩散等是集群升级的战略性价值环节。
六、以循环经济助推制造业升级
当前,资源环境的压力要求企业增长在注重规模、效率和速度的同时,必须满足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行循环经济,采用绿色制造方式正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国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是污染物总体上下降20%,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循环经济在中国正式“上路”,也为企业开展绿色制造指明了方向。企业推行循环经济要坚持以下几点:
1.要以技术进步作为坚强后盾
企业推行循环经济要能够进行下去,就必须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因为推行循环经济的关键是要解决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链接技术。这中间包括综合利用资源(原材料和能源等),开发二次资源(利用“废渣”“废气”等),在绿色生产过程中防止物料流失,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搞好污染防范及末端处理等。现在的情况是:一是有先进适用的技术可用,或有先进适用的技术组装配套;二是没有现成技术,需要科研创新;三是虽有现成技术,但买不起,用不起,不适合中国这样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自己研究成本低、效益高、环境友好的高新技术;四是对一些技术难题,甚至世界上还没有解决的难题,企业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安排专项资金,集中目标,进行攻关。只有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的水平与效率。
2.要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机制作为制度保证
循环经济要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借助于经济手段与市场机制作为其制度保证。企业需要努力探索如何利用经济手段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和途径,使循环经济变得“经济”起来,使循环经济项目能够从中获利,获得财务上的可持续性。这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方法,也是长久之计。为此,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等。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引导、支持、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3.要将生态工业园作为优选模式
作为一种崭新的运行方式,循环经济有着与传统经济不同的特点。企业推行循环经济就是要以物质循环的方式,在生产总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实现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型的闭环经济,只有在封闭的情况下,物质才能得以循环运用。因此,生态工业园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优选模式。因为生态工业园保证了企业的封闭运作,产业链上端产生的废弃物才不会被排放到企业之外,而是进入产业链的下一级继续使用,进而达到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的双重目标。目前,国内一些大企业的工业园都是基于循环经济而建的。
标签:经济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中国制造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企业转型升级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产品研发论文; 产业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