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研究论文_杨敏娟,钱宏

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研究论文_杨敏娟,钱宏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对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方法进行相关探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2月——2016年8月期间进行的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54人,满意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满意39人,满意率为85.5%。两组患者满意度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并发症情况的调查,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3.4%,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20.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老年;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骨折好发于骨质疏松人群中,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为常见,股骨骨折的致残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股骨骨折的发病因素是因患者骨强度下降,导致患者骨质疏松,继而发展为股骨颈部张力骨小梁变细,甚至消失。另一方面,老年人髋部肌肉群功能退化,而人体髋部应力较大,老年人肌肉群功能退化导致不能良好的低效髋部应力,再由外力介入,导致患者骨折[1]。另一方面,关节置换的目标人群为中老年患者,其自身常合并有多种并存的疾病,所以在进行护理时,需了解患者的手术类型以及手术技巧,并且了解患者并发症的相关情况,才能有效的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恢复的质量。而本文就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提高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从而提高其恢复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2月——2016年8月期间进行的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24例,女36例,年龄为18-66岁,平均年龄为33.9±1.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为17-68岁,平均年龄为65.7±2.1岁。本组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无精神障碍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①术前护理,了解患者的资料:姓名、床号、病案号、病情、诊断及结果、过敏、检验结果。做好护理人员的自我介绍,讲解手术的方案、治疗措施、麻醉和复苏过程中患者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事项,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2]。②术后护理:术毕,护理人员护送患者回病房,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禁食禁饮、体位、引流管、镇痛泵等相关情况,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根据手术情况进行定期术后回访,了解患者术后情况[3]。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康复护理:(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常规进行吸氧、心电监护,注意患者神志、面色以及皮肤黏膜情况。(2)呼吸道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尽早给予患者半坐卧位,按时叩背祛痰,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治疗。(3)饮食护理:部分老年患者肠道吸收功能较差,所以会导致低蛋白、低维生素以及贫血的发生,而营养不良又会导致骨折部位愈合的十分缓慢甚至不愈合。所以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并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每日保证鸡蛋、瘦肉、鱼肉等肉类的摄入进食,并且要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促进手术伤口的愈合。(4)患肢护理:观察患者肢体的颜色、温度,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评估患肢的感觉、运动功能,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期间,要观察患者有无出血表现,如伤口渗血的增加、皮下出血、鼻出血、牙出血等表现。(5)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控制语速、轻声细语、仔细聆听,护理操作时动作温柔;部分患者因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剧痛等原因,情绪极不稳定,对外界刺激也易常敏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数会有紧张和不同程度的焦虑等情绪,缺乏治疗的信心。因此,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波动,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可以和家属配合,多告诉成功案例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6)康复护理: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合理的进行活动,鼓励患者尽早的下床活动四肢,从而加快其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家属按摩患肢,并监督患者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合理的进行饮食调节;保持病室环境的安静整洁,减少外界刺激,让患者有一个适宜的心态恢复;指导患者可选用自动硬板床,保持患者上下躯体的一致,固定患者受伤或骨折的局部,使患者保持最大的舒适感;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保证患者了解病情,配合治疗[5]。(7)体位护理: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同时将患者下肢抬高20-25°,在双下肢之间放置海绵软枕,在腘窝处放置软枕,使患者保持膝关节屈曲10-15°,使踝关节保持背伸90°,在患者使用便器时,切忌屈髋,应将骨盆整个托起,防止内固定移位[6]。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共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层次。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情况,如手术切口感染、尿道感染以及压疮[7]。

1.4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调查

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54人,一般4人,不满意2人,满意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满意39人,一般12人,不满意9人,满意率为85.5%。两组患者满意度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并发症情况的调查,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无压疮患者,并发症发病率3.4%,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6例,尿路感染4例,压疮2例,并发症发病率20.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6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严重变形等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其疗效的确切与否,不但与医师的手术质量有关,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也受康复护理的影响。所以,要在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才能良好的保证手术质量,提高患者恢复质量[8]。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54人,满意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满意39人,满意率为85.5%。两组患者满意度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并发症情况的调查,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3.4%,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20.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壮,陈荣莹,白莉莉等.早期康复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853-2855.

[2] 李敏.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37-238.

[3] 王玲,徐俊昌,彭小春等.偏瘫病人股骨头置换术后进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家庭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7):866-868.

[4] 王玲,徐俊昌,周敏等.网格化管理对偏瘫肢体股骨头置换术病人家庭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34):3952-3954.

[5] 卢满娜.高龄股骨头置换术的康复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4):216-216.

[6] 舒丽萍.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2):231-231.

[7] 马爱军.康复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0):226-227.

[8] 周柳娇,梅缙瑶,张芳等.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18):4089-4089.

论文作者:杨敏娟,钱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研究论文_杨敏娟,钱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