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变电检修技术及优化检修管理流程分析论文_杨剑锋,盛吕强,陈登波

针对变电检修技术及优化检修管理流程分析论文_杨剑锋,盛吕强,陈登波

(嘉兴市恒光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滨海分公司 浙江嘉兴 314201)

摘要:众所周知,检修电力系统是非常繁琐且关键的工作,它涉及的内容较广,其中检修变电设备工作是极具代表性的。变电设备的检修效果和检修质量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检修人员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检修手段,最大程度降低变电设备出现问题的概率。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检修管理;流程

1变电检修管理流程优化的必要性

目前,很多变电站在设备的检修管理流程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检修管理流程方案,做好了设备台账管理,但是整体来看,设备台账不完善,相关的检修记录不齐全,无法为检修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和支撑,在具体的检修工作中,设备大多是在发生故障后进行检修的,相应的检修工作效率并不高,其中一些环节还会造成一定的时间延误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变电检修管理流程,不利于变电检修管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和管理效益的提升。对此,强化变电检修管理流程优化,主要是通过有效的检修规范制定建立和完善,为变电站检修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能够为进一步提升变电检修质量,促进整体检修管理效益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

2变电检修技术概述

以检修方式的角度出发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定期检修方式,这种检修方式的主动性较强,需要检修人员主动开展。二是状态检修方式,这种检修方式的开展需要以设备运行状态为基础,通过分析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如变电设备故障的检修、实时监控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等等。

以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角度出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定期监测解体,就是在运行状态或停止状态对所有电力系统的变电设备进行解体,运用相关工艺和国家标准,对变电设备进行精细化检查。二是实时监测设备,就是在变电设备运行时,对设备的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的相关数值进行记录。三是其他设备辅助离线检测,就是采用科学仪器,对变电设备开展不定期巡查,如分析油液仪器、超声波检修设备等等,并对产生的参数进行分析和总结。

以诊断变电设备的故障角度出发,主要应用的诊断办法有两种:综合法和比较法。综合法的系统性较强,能够对变电设备进行科学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断开始前,需要将变电设备的相关数据整理起来,并与设备常规运行的数据进行类比分析,继而获取科学化的诊断结果。比较法关注于同类型设备、同时间的数据监测比对,若比对的结果差异较小,证明变电设备近期的运行状态较优秀;若对比的结果差异较大,证明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较差,随时会在运行时发生故障。

3变电检修技术

3.1设备状态监测

在变电站的设备检修管理中,对于重要的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的监测,能够帮助进一步提升变电设备的管理效益,及时把握异常动态数据等,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变电检修管理的效益,及时发现问题并明确故障位置,以便检修人员开展精准检修工作,避免设备异常造成的变电站的工作影响。在设备状态监测中,目前已经广泛实施智能监测技术应用。近年来,随着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不断投入实际应用,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持续加强,不仅解决了恶劣天气下巡检难度和危险度大的问题,同时也大幅降低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效地保证设备巡视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巡检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智能巡检机器人具有全自动、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实现表记、红外自动拍摄识别、报表自动生成并分析、红外图像智能判别等功能。在变电站的实际应用当中,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通过自主方式,在无人值守的环境中较好完成了对室外高压设备的红外温度监测、表计拍摄识别等任务,及时发现断路器压力降低、设备接头发热等各类缺陷,切实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已经有很多大型变电站实现了智能机器人巡视全覆盖,并将进一步做好机器人的维护和应用,为变电站无人值守工作的推进做足准备。且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无线在线测温系统等还在进一步优化配置中。相关的系统软件进行能够实现参数合理配置,对画面浏览进行布局调整优化。对于电网运行设备的动态监测以及实现对电网设备的“可控、能控、在控”等能够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设备故障诊断

在进行变电站设备监测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对于故障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通过有效的故障数据监测,对比标准参数,发现异常数据类型,除了具体的参数监测,还可以进行观测法、辩声法等应用,对于相关参数进行分析,通过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发现故障所在,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分析,提升整体的故障诊断效率,解决故障问题,促进设备正常运行。在目前的很多智能监测设备中,也包含了相关的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对于一些常规的系统故障及时发现,进行有效分析,提升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水平。

4技术应用优化措施

4.1变电检修应具备目标性

变电检修工作必须明确工作目标与故障状况,由此借助专业经验判断变电设备系统中潜在的风险与隐患,并将专业化的技术落实入变电运行的日常运作中,才能有效确保地区电网具备稳定性与可靠性的优势。期间,变电企业必须拟定完善的检修操作标准,并将不同的检修措施与设备进行统一划分,将责任制落实入每一支检修队伍内,才能确保变电检修从技术到素质水准方面都得到全面保障。其次,在变电检修工作期间,检修人员必须借助以往资料判断极易出现问题的设备,由此在日常巡查工作过程中,对部分设备进行着重监控,并做好详细的检修记录,以便有效避开变电检修工作风险,同时更便于变电系统的不断改善,增强地方电网环境的掌控力。

4.2转变传统变电检修方法

改进电力企业的变电检修管理办法是做好检修工作的重点,对原有检修办法进行改进,采用更为先进的检修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电力企业要不断提高检修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积累工作经验,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要将变电检修工作的重点放在检修上,集中技术力量加强对关键部位进行检修;要定期对检修人员的业务技术进行考核,使其与检修人员的薪资挂钩,并采取成本激励法,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要加强变电设备的检修管理,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变电检修的科技含量,提高检修结果的精确度。

4.3提升检修人员素质水准

在变电检修工作开展期间,电力企业必须根据现阶段电网形式与技术特点构建完善的技术培训平台,确保能够将相关检修知识灌输入管理人员的基础素质中,并定期进行考核,才能确保整体变电检修工作的质量得到保障,并有效降低变电检修事故发生的概率。其次,在检修工作开展期间,相关企业应积极落实奖惩制度,由此在逐步提升检修人员技术水准过程中,凭借奖励措施鼓励员工素质培养,才能为后续变电检修工作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最后,在素质培养期间,企业需构建更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由此增强检修监管的质量,同时为各个部门提供沟通渠道,才能为检修工作的落实与开展提供多方位的支持,降低变电检修风险出现的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检修中,检修变电设备的相关技术应用率非常高。因此,检修人员在开展工作期间,要关注注意事项,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弱化变电设备出现问题的可能,继而维护电力检修的可持续发展,使其能够在整个电力系统的中发挥自身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楠,张乐.变电检修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31.

[2]唐超.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6-7.

[3]王俊卫,原显达.变电检修技术及变电检修流程的优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8):42-43.

[4]沈涛.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J].电子测试,2017(19):93+92.

[5]苏亨富.变电检修技术以及变电检修流程的优化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31):68-69.

论文作者:杨剑锋,盛吕强,陈登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针对变电检修技术及优化检修管理流程分析论文_杨剑锋,盛吕强,陈登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