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安装第一工程公司 上海 200090
摘要:信息技术运用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并探讨了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
关键字: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并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科学合理地安排工程的进度,确保项目施工的质量水平,同时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减少施工中的人、财、物的浪费,所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施工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1.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内容繁琐、经济环境复杂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中存在着一些风险隐患。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企业既有知识、资源、人员与技能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凸显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系统或者说是一体化的系统,信息管理从整体战略角度出发,对企业和工程情况进行全面考虑,从而确保企业各部门实现数据的共享,降低数据的冗余程度,实现数据的一致性以及兼容性。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及共享。所以信息管理需要达到一体化水平,才能够为企业有效收集并整合利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1.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效率,减少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并能很大程度的减少施工生产成本,创造更多的效益。大大减少一些人为的信息过滤,使各部分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有效降低项目的成本,提高施工资源的使用率;积累建筑施工管理的经验,有效提升综合管理水平;通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知识等相关的软件能有效促进知识的管理。
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从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来看,相关的管理人员经验和处理能力有待增强,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还相当有限,技术基础还不强,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仍以单机板软件为主,在施工管理的现场跟踪没有规章可循,也没有相关的管理体制。再者,一些建筑施工管理的信息技术在实际运用时效率不高,管理方式不厚精细,网络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系统不完善。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基础比较薄弱,范围狭窄,不能在日常的信息交互、传递、共享中发挥原有的作用。
2.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较低,管理杂乱无序,编程深度不够,未能运用好计算机带来的便利。再者,信息技术的管理模式单一,无法优化信息技术。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电子商务的作用,很多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的基础上,只能将施工信息技术的编制效果停留在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充分运用计算机带来的便利。当前的运用手段比较陈旧,整体水平不高,不能实现建筑施工管理信息一体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因为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在我国普及的时间还不长,我国很多现有施工企业中的员工素质良莠不齐,导致企业的发展差异性较大。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只是在初步阶段,编制施工网络计划只能反映整个项目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建筑方面的信息软件发展还不够成熟,软件开发利用率不高,缺乏统筹规划。很多建筑信息化管理人员因为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很多单位还没有运用到一些较先进的国外软件,特别是国内外单位组织结构的不同,管理人员对国外的软件认识不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中应用。
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工期管理环节的应用 第一,编制总体工期计划,制定详细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利用总系统支持和子网络与项目分解结构两种方式,建立阶段性的任务计划。在项目结构分解的节点上合理分配资源,并将其导入总系统中。利用总系统分配工作任务,然后进行任务的结构分解,同时接收分包任务完成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总系统。总系统进行工期进度的分析与计算,将实际完成工作和工期计划进行对比,对于出现的进度偏差详细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另外,工期管理环节可以实现与其他信息链路的对接,将采购系统、合同管理系统、预算系统和计划调整系统互联形成整体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程动态系统管理。
3.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材料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材料网络计划的编制,并以此材料网络计划作为制定资金控制、采购计划和材料商管理的依据,并利用网络对各环节进度和资源消耗情况进行监控和信息存储,以利于会计进行审核和后续的资料查看。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材料购买或者制定租赁的计划,实现材料管理环节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信息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编制设备采购或者租赁的网络计划、设备使用档案记录、定期保养检修计划等方面。降低设备的运用成本,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效益。
3.3.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环节的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依据工程规范与质量标准实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对所有施工环节的有效控制。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涉及建立工程质检规范、项目划分、质量管理等方面,这些环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化管理和控制。按照项目质量标准,建立多模块管理,这样可以做到管理的条理化,同时可以详细统计分析工程质量情况,进行严格的工程质量把关。另外,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奖惩制度的信息化,防止建筑施工中出现质量隐患。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信息管理,则是依靠安全信息的收集,对安全方案,安全检查及安全培训等内容,合理的规划和掌控,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4.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档案管理包括合同管理和材料管理等部分。进行建筑施工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方便工程档案的存储和查阅,有利于合同及其执行情况的追踪和监督、日常信息管理存档以及分项任务完成进度监控等。从而避免施工管理中出现重复劳动和冲突问题,可以实现工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数字化。此外,档案信息化管理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只要会计算机操作的人都可以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操作。
4.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的范围和深度都有所发展。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较晚,和发达国家相比其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同时在施工的项目管理与技术方面,远不如工程造价方面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进成熟。未来施工管理中的信息化改造工程势在必行。现阶段,我国施工单位有几十万家,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市场巨大。目前一些大的、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工程预算、材料和人员管理方面的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工程项目技术水平、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特别在专业性较强的施工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降低项目成本、减少施工人员操作强度,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无法解决的施工问题。
5.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相当重要,科学的运用信息化技术,能让建筑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所以,我们要集中精力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研究,让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论文作者:孙玉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计划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网络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