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徐春凤

徐春凤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普外科 江苏省江阴市 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可降低普外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普外科手术患者;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普外科2016年5月12日~2017年12月1日共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普外科手术治疗的诊断标准;②知情同意参加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无手术治疗禁忌证;④无药物治疗禁忌证;⑤意识清晰,可与护理人员进行正常交流,且积极配合其护理工作;⑥心功能正常、肾功能正常、肝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剖宫产孕产妇;②脑卒中患者;③存在较为严重的心脑血管性疾病;④凝血功能障碍,有精神疾病;⑤意识不清,处于嗜睡、昏迷状态;⑥病情严重,不愿配合该次研究;⑦肝肾功能异常。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5~61(47.56±0.45)岁;观察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35~60(47.51±0.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禁饮食、术中留置管道等。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操作不了解,易产生心理负担,继而诱发负性情绪,如紧张、抑郁、不安等。负性情绪可对康复速度造成一定影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从而让患者在围术期保持平稳心态。②术前饮食指导。常规情况下患者术前12h禁食,术前4h禁饮,但是对于普外科手术而言,采用该种禁令可加重患者的不适感,继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饥饿难耐、心悸气短、低血糖等,加之手术治疗消耗患者的体能,故此指导患者术前2h进食清淡流质饮食。③控制输液量。护理人员在保证输液量能够满足患者所需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术前、术中、术后输液量,每小时输液量应在5~9ml/kg,继而促使肠道功能及身体状态控制在最佳水平;与此同时还能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④维持体温。大部分患者经麻醉及手术治疗后,可出现体温降低现象,护理人员应注意控制患者体温,将手术室温度适当调高,且控制输液及冲洗液温度,继而让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术后返回病床前用电热毯预热床铺,患者返回病房后减少寒战反应。⑤术后尽早进食及下床活动。告知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且在术后第1天清醒后,经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正常,指导患者进水或清流质,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给予普食,与此同时停止输液治疗;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锻炼计划,从而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术后清醒后经评估,可在床上进行活动,比如伸展、关节等运动;术后第1天可搀扶患者坐在床边,且适当站立;术后第2天可指导患者下床,床边站立或房间内行走;术后第3天可以在病房走廊练习行走。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抑郁、焦虑、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恶心与呕吐、低体温)。抑郁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加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比较。见表1。

3讨论

快速康复护理理论通过多学科、系统性的协作,使患者生理、心理均达理想状态接受手术,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应激,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既往的普外科患者多在手术后7~15d左右方可出院,1~2个月后可恢复至手术前状态,快速康复护理推广应用后,大多数患者在2周左右即可完全康复。快速康复护理关键在于围手术期鼓励患者手术后第1天即开始少量进食,术后第3~4天完全恢复固态饮食,患者无需常规放置各种导管等,在疼痛较轻的情况下,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

快速康复外科是临床上一种新型的外科模式,主要是在循证医学的证据下对围术期患者实施多学科护理措施,继而降低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加快患者康复进程。该次研究中将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普外科围术期护理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如术前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继而减少对机体的影响,术前给予葡萄糖可有效避免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出现,如饥饿、口渴、烦躁不安等,有利于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概率;除此之外,不给予肠道准备及置管措施,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肠道菌群移位现象的发生,并且还能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呕吐、恶心等,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术中实施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可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起到更好的维持作用,继而避免术后疼痛及肠梗阻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保暖措施,可进一步减少耗氧量,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除此之外,限制术中输液量,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且进一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家庭负担;术后给予镇痛措施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且指导早期进食,可有效促进肠道蠕动,继而对分解代谢起到降低作用,还能保护肠黏膜,促进切口早期愈合。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快速康复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不仅可以减轻围术期创伤,并且还能加快术后康复,继而减轻经济负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速康复护理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并且有利于手术切口愈合,与高萌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总之,快速康复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顾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癌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4):208.

[2]王萍,曹现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心外科ICU加速康复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680-4681.

[3]费丽丽.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外科术后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11):53-54.

[4]廖芳菲,缪娟,王美,黄益珍.快速康复外科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3):49-51.

[5]周瑞.快速康复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2):359-360.

论文作者:徐春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快速康复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徐春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