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_香港经济论文

香港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_香港经济论文

香港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启示论文,服务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世界上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繁荣的“东方之珠”,创造条件,抓住机会发展服务业是一个关键。现在,香港已成为一个具有领导地位的全面性的服务中心,令经济增长更趋稳定。香港服务业发展的特色首先在于它的开放性、兼容性、国际化,还有是取得内地改革开放的巨大支持。

[关键词]服务业、香港启示

根据《1994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所作的一项国际性比较显示,香港的服务业在1980至1990年间,增长率为全球之冠,1991年服务业所得收益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位。1994年服务业收益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83%,1995年升至88%,而在1980年则只有67.5%。在就业方面1994年有超过78.8%的劳动力受聘于服务业,1995年达83%,而1980年则只有44.3%。这些都说明了香港服务业在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随着中国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服务业将会继续成为香港下1世纪生产总值及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

具体来说,香港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

(1)香港服务业开放度高,形成一个国际性行业。由于香港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商业基本设施、高质量的劳动力,以及富有吸引力的低税制度、自由贸易制度和自由企业政策,是各国资本进行投资活动的理想场所。近年来,不论是原有的英资、中资,还是外资,都把投资的力度放在服务业上,使香港的服务业更具有国际性。

(2)香港的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如银行、运输、保险、零售及个人服务等。香港的服务业与制造业是息息相关的,其发展是被商品的需求所带动的,不可否认,服务业对整体生产力水平的增长是有直接帮助的。在过去的十几年,香港已成功建成一个服务中心,并在金融、黄金及外汇买卖方面与具有领导地位的伦敦、纽约及东京并驾齐驱。香港亦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货柜吞吐量。多年来服务业的急速增长,已令香港在服务出口方面列全球第10位。

(3)香港服务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有形商品贸易连续出现赤字的同时,服务贸易却连年出现顺差。伴随香港服务业的发展,服务出口额一直大于服务进口额,进入90年代,顺差额越来越大。早在80年代中期,服务贸易的顺差额不仅弥补有形商品贸易的逆差额,而且还使香港的经常项目收支连年出现顺差。由于香港没有国际收支统计,故使用狭义的经常项目概念,即指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对于香港来说,经常项目顺差的保持,是香港经济稳定增长和保持其国际地位的前提条件。

(4)香港的服务业不仅直接为中国内地提供服务,也为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80年代香港服务业的发展与内地的改革开放有着密切的促进关系。走向21世纪,中国内地经济要更上一层楼,需要香港服务业,尤其是面向国际服务业方面的支持,在互惠互利的情况下,为内地提供金融、通讯和信息服务。不少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世纪。因此,不仅中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甚至越南的经济都在发展中,而这些国家的服务未必能对本国经济发展提供满意的服务。这样,香港则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本身相当发达的服务业为亚太区提供融资、贸易、运输、商业和咨询等服务。

(5)香港服务业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近年来,香港政府不断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关注,并于1995年成立推广服务业专责小组,制订措施,以确保政策及计划的实施,并提供必需的支援,让香港这个全球及亚太区主要服务中心继续争取超卓成就。在1996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中,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支援及推广服务业发展。报告同时增加了题为“支援及推广服务行业”的附件,列出了14个主要服务行业的“工作纲领”,其中包括传统的银行、金融市场和基金管理、旅游会议及展览服务,也包括新兴的电脑及有关服务、电讯服务等。预算案有关推广服务业的内容受到香港各界人士的好评和支持。港府在预算案公布不足一星期内,就与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服务业联盟、香港总商会、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联合主办了一个以“香港迈向21世纪:服务的经济”为题的服务业推广研讨会。这个研讨会是港府与服务界首次作专业讨论的里程碑,也是港府关注服务业的具体行动。香港贸易发展局宣布在1996年内要拨出4千万港元协助推动香港服务发展,并提出具体的10个实施纲领,进一步成立专门机构、举办国际性的大型商务会议,加强宣传、培训等等。因此,港府对服务业的扶持,则成为一大特色。

相比之下,内地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显得相当落后,不仅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相距甚远,而且与低收入国家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内地服务业的落后,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和社会再生产的顺畅运行,妨碍了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也束缚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上档次的一个关键要素。香港服务业的发展,为我们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提供了有益启示。

1.调整各服务业的人力资源。

香港服务业在1995年的就业人数已达全部就业人数的83%,人力资源从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这样,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很有利的。我国服务业发展则不平衡,一方面体现在地区之间。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服务业发展迅速,整体效益较好。总的来讲,城市比农村发展的好,东部沿海地区比内地发展的快。另一方面,不平衡还体现在部门之间。目前,我国的服务业仍然是以面向个人和家庭为主,而金融、电信、保险、运输等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的部门虽有所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了服务业的传统行业发展较快,新兴行业、直接服务于生产和科技发展的行业发展缓慢的不协调状况。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竞争的因素,我国城市有大量的下岗工人,尤其是女工。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服务业,给失业工人创造再就业机会。另外,还必须根据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发展水平的高低,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新兴行业,创办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地区性金融、运输和信息中心,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提供服务。

2.对服务业的外资引进应进一步开放,更有效地配置服务资源,

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无法得到有效的配置,必然形成资源短缺和资源闲置并存的状况,造成资源配置的人为扭曲和低效浪费。香港的服务业开放度高,利用外资多,形成了资源的高效配置。这一点,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可以突破封闭条件下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的制约,以比较优势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准则,从而能在资源总量不增加的条件下,更大地提高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价格机制能吸引短缺资源的流入和富余资源的流出,既使充裕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使短缺的资源得到补充和节约,从而克服服务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的现象。具体来说,引进外国服务的品种,借外部供给来满足国内经济建设、生产、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促使有比较优势的服务部门走出国门,借外部需求来扩大国内服务部门的供给,从而使服务资源在宏观层次上得到最佳配置。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国土幅员辽阔、名胜古迹众多、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科技队伍、科研开发有一定实力、传统文化灿烂悠久等服务资源是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优势,但服务意识差,服务手段落后,服务质量低劣、服务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则是我国服务业存在的劣势,只有将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才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更多地分享国际经济发展的比较利益。另外,开放所形成的激烈竞争会迫使服务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3.内地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与香港服务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香港服务业虽已成为一个地域性的中心,内地服务业的开放,不仅会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服务进口替代的比重,还会扩大内地服务出口的规模。外国服务企业进入内地后,就地提供一些短缺和特色,会使原来通过香港地区进口的服务减少。另外,内地服务出口的增加也会与香港在服务市场份额方面产生一定的竞争,但这种竞争只能激发内地和香港服务业如何在服务种类、质量上进一步深挖潜力。

我国内地经济的发展,不仅为香港的制造业提供强大的后方,即香港转移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到内地、还可以为香港的服务业提供转移的基地,即将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转往内地,使香港集中力量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与智力密集型的服务行业。这样,香港和大陆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上都可以通过投资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4、发展服务业,必须有第一、二产业作为强大的支柱

香港服务业之所以蓬勃发展,原因在于它已有发达的制造业作为后盾,并完成了服务与生产部门的脱离,使服务成为独立的专业活动。这种分离反映了专业分工与规模经济的要求。作为我国的服务业,就是要在第一、二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先进的生产服务部门,并通过提供服务,使服务业不断扩大、发展,最终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标签:;  ;  ;  

香港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_香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