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最值得去竞争的就是企业人才,人才也正是提升企业最有力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促进企业更好和更快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不断的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才是企业生存以及发展的根本保障,这和企业的培训体系存在很紧密的联系。由此可知,只有不断地开发和管理好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并且对其进行投资,才能够更好的让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出来。
一、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1.培训更加有利于企业员工之间凝聚力的增强。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培训更加有利于企业员工之间凝聚力的增强,有着一定的激励效果。在培训员工时,就是将工作的主要知识以及技能对员工进行灌输,员工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感悟工作,并且能够结合实际生活,提供更强大的工作精神支撑。在员工吸收相关企业文化内容时,就会更加提升自身的自信心,有利于知识的拓展以及技能的提高,更加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激情。
2.培训更加有利于对企业员工潜能的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培训更加有利于对企业员工潜能的激发,因为在对员工进行培训就是正常的岗位培训,主要的培训知识就包含着:专业的知识、能力以及岗位的规范等,这也正是进行岗位培训的主要目的,能够更好的将组织战略目标和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之间相互结合起来,不断地开发企业员工的潜能。
3.培训更加有利于企业员工绩效的提高。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培训更加有利于企业员工绩效的提高,在培训中更加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正确引导员工提高工作热情。
二、人力资源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计划制定不合理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培训计划非常不合理,基本上都是为了满足当时的需要,进行短期培训,没有考虑到员工的长期发展,不会为员工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他们自身需要为他们提供培训,或者是从事某一个岗位的员工只进行该岗位的一个简单上岗培训,导致员工的综合素质都比较弱,一旦工作中出现复杂一点的情况就有点手足无措,不能独立解决。
2.员工培训方式太单一
基本上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培训都是一种形式,包括有的大企业培训方式也大同小异,无外乎就是开个全员动员会,办个培训讲座,组织出去学习一周等,这些方式达到的目的无疑就是给员工洗一下脑,鼓励员工拼命工作。而外出学习就相当于是公费旅游,根本毫无作用,很少考虑员工自身工作需要,也缺少与员工的交流沟通,而仅仅是走一下过场,再拍点照片对自己的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宣传,实际达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3.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小,很多员工在自身的岗位上都只是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既没有来自对手的竞争压力,又没有想过要达到更高的职位,所以导致员工不会被培训给自己带来的竞争力所吸引,只是为了应付而参加培训。
4.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
现有的培训考核机制一般是对员工在培训期间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书面考核或者让员工自我总结,有的培训甚至不会考核员工。没有根据员工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工作态度等的转变来进行全面的考核,导致无法根据具体情况来改进和完善培训计划,现有的情况是有的企业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使用的一套培训课程,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
三、解决国有企业中培训问题的对策
1.根据员工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制定培训计划
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是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的前提。同时有利于让员工积极的参加到培训中来,提升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进而提高培训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采取科学的培训方式
科学的培训方式有很多种,在制定培训方式时,我们不能生拉硬拽的采取某一种培训方式,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培训,这样培训的效果就很好很多。同时多种培训方式结合的做法也能取长补短,将多种培训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让参加培训的人员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培训的知识,提升培训的效率。
首先对现有岗位人员进行素质调查,由在岗人员如实填报本人的素质状况,以掌握企业现有人员素质的状况。此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根据员工填报内容,组织考核确认;二是这样的填报应为动态管理,每年应填报一次。其次分析员工素质现状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以此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对于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应优先考虑解决。最后与各部门、各级领导和员工共同制定培训计划。
3、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
完整的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管理方式等内容,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和培训评估等三个方面。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需要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1)培训机构。企业培训机构有两类:外部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培训机构。企业可从其资金、人员及培训内容等因素考虑来决定选择何种培训机构。
(2)培训对象。根据参加培训的人员不同,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普通职员和工人等四类培训,然后针对不同的受训对象设计相应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3)培训方式。从培训的方式来看,有职内培训和职外培训。职内教育指工作教导、工作轮调、工作见习、工作指派等方式。职外教育指专门的培训现场接受履行职务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培训资源,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无论采取何种培训方式,培训的实施总要由培训师来完成,因此培训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培训师来源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聘请;二是企业内部讲师。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培训的开发体系,从其构架来讲,内部培训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方式在内部挖掘培训资源,做到人尽其才。企业应充分发掘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员工,使其经过适当培训后,成为在这一领域的培训师,为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师对企业的工作非常了解,讲课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这样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又可以挖掘出员工的潜能和一些潜在的人才,还可以结合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等实际情况开发出有的放矢的培训教材,从而真正能够有效提高培训效果。
4.调动员工自身的积极性
决定培训效果的好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员工自身参与培训积极性的高低,当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很高时,员工就会自己主动去学习,就算培训内容不是很健全,员工能会主动去询问,请教,这样培训的效果就会好很多,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呢?主要就是以下三点:第一,企业要让员工找到一种归属感。这就需要企业打造属于自身的一种企业文化,并且这种文化需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在生活中,企业要多多关心员工,让员工感觉到自身的命运是与企业连在一起的,企业的强大即是自身的强大,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员工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训的积极性就会提高。第二,提高员工培训的针对性。培训要让员工看到自身能在培训中学到的真本事,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点设计培训计划,这样员工看到了培训的实际效果,自然愿意认真积极的去参与培训,并掌握好培训的知识和技能。第三,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时间。企业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培训时间,不要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因为平时工作中员工已经很累了,如果再占用了他们的休息时间,那自然培训效果是很差的。所以企业要以人为本,安排合理的培训时间,让员工在轻松舒适的状态下参加培训,这样培训的效果才会更好。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中,可以很好的传授技能或者是传递知识给企业人员,这样更加有利于创新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同时,通常情况下,在培训企业员工时,也能够带动其他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更加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高,更加促进企业可持续以及长远的发展,也能够更好的发挥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范晓菲,女(汉族),现为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天津港南港港务有限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范晓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员工论文; 企业论文; 方式论文; 工作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积极性论文; 效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