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 搏浪谱新篇——中央主要新闻单位1998年抗洪救灾报道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义论文,点评论文,中央论文,单位论文,新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令人震惊而又感天动地的一页。后人将由此看到党政军民万众一心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也将看到这一幕的记载者——新闻记者在国家危急关头奋勇上前、摇旗呐喊的感人形象。
危急关头显本色
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新闻媒介历来是严峻的考验。在今年的特大水灾中,中央各新闻单位都经受住了考验,相继进入“战时状态”,纷纷以最快速度将灾情和战况通过各种传媒报知焦虑万分的亿万人民。
新华社总社各业务部门、解放军分社和受灾各省分社记者200余人, 及时奔赴抗洪救灾一线,布起一张广袤、严密的新闻采集网,显示了世界性通讯社的强大实力。到8月26日长江第七次洪峰结束前, 新华社已用多种文字向海内外发布各类抗洪救灾稿件2859篇,计156万字;新闻照片750余幅;有关汛情和抗洪形势的图表新闻59幅。这些报道及时向全国人民通报了中央对抗洪救灾的一系列指示,将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看望奋战在抗洪一线军民的消息及时传播到各地,对前方军民顽强苦战、后方群众积极支援、沿岸百姓热情拥军进行了全面、细致、生动的描述。有力地发挥了引导国内舆论的主干作用。
人民日报派出37名记者发稿700余篇、照片140多幅,不仅大量、及时传递一线信息,更以连续刊发的30多篇评论员文章,传达中央精神,指导实际工作,鼓舞军民士气。继7月26日和8月1日的两篇短评后,人民日报从8月9 日开始每天在头版显要位置连续刊发“本报评论员”文章,及时分析形势,指明方向,坚定信心,鼓舞士气。这些评论将党的声音传播到全国各地,激励和引导亿万军民共抗洪魔、保卫家园。
中央电视台先后派出48路、近400人的报道队伍和22个对外报道组, 每天从前线发回长达70多分钟的电视实况报道,其重点栏目“新闻联播”、“新闻30分”、“焦点访谈”等吸引着数亿观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从抗洪前线发回2300多篇现场报道、消息、述评,听众不仅可以随时从广播中获取抗洪前线的最新信息,还能从记者焦虑的口播和现场音响效果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14名记者每天用38种外语及汉语普通话和4种方言向全世界播发布抗洪新闻, 共计9370多篇(次)。电子媒介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的优势在这次报道中得以充分发挥。
中央其它报纸也纷纷派出记者奔赴抗洪一线。解放军报共派出37名编辑、记者,采写稿件400余篇,同时开设“子弟兵奋勇战洪图”专栏, 集中展现了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英雄事迹;光明日报以深度报道为特色,以多篇生动感人的长篇通讯着力刻画了一批抗洪英雄;经济日报的25名记者在一线采写了120余篇报道,报社还发表了40余幅照片,开辟了“’98抗洪新闻分析”和“来自抗洪一线的报道”等专栏,进行实况报道与深度分析;中国青年报前方的32名文字、摄影记者,每天发回大量鲜活的图片、文字报道,报道内容和报纸版面都令人耳目一新;工人日报特别注重新闻照片的运用,连续在头版开辟“洪涝灾区广角境”等摄影专版;中国妇女报的“抗洪前线半边天”专栏富有个性、真切感人……
新闻媒介在最危急的关头充分发挥了党的耳目喉舌作用。8月1日湖北省嘉鱼县簰州湾被洪水淹没之际,8月7日江西九江防洪墙决口之时,以及其他多次重大险情出现时,新华社记者都通过内参报道在最短时间内把消息传递到中央最高领导层。新华社江西分社记者卢晶在九江决口两小时内赶赴现场,昼夜坚守,持续发稿。由于稿件大量引用现场目击者和抢险人员的直接引语,真实、客观、现场感强,被外电广泛采用,有力地影响了国际舆论。后方编辑根据前方记者的口述,每隔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向中央报告一次险情,使中央领导得以及时掌握情况,迅速作出重大决策,在紧急关头增派部队,力挽狂澜。
在洪水肆虐之际,人民日报等报刊的评论文章,及时向灾区人民送去了党的声音,引导他们正视困难,鼓足勇气,战胜灾难。事实证明,在危急关头,新闻媒介自觉做党的忠诚“耳目”和有力“喉舌”,为抗洪救灾取得最后胜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新闻传媒建立的这一历史功勋,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忘记。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列宁曾经说过,报纸还有组织的作用,充当“集体的组织者”。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新闻媒介的这种组织功能在国家危急关头又一次得到发挥。最生动的例证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总会联合发起的“我们万众一心”赈灾义演晚会,不仅为灾区募集了6 亿多元救灾款物,而且为一线的抗洪军民送去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对鼓舞士气、坚定信心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竞争激烈 各有所长
今年的抗洪救灾也为中央各新闻单位展示实力提供了竞争舞台。在这场尚未结束的角逐中,媒介的装备是否现代化,领导指挥是否有方,采编力量是否强大,人员素质是否过硬,都经受了考验。他们的实践,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源泉。
一、文字报道追求迅速、精美,富有深度、广度。
与广播、电视相比,印刷媒介在传播时效上先天不足,但这并未让文字记者们放弃努力。许多记者开始采用一种原始的(从电报用于新闻传播时就已出现)、却又让今天的读者们感到新鲜的滚动发稿方式。新华社记者在重要内参报道中采用了这种方法;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报道九江决堤时也运用了这种手段,该报8月8日刊发了一组记者从8月7日16时5分到8月8日零时45分连续发回的8篇急电,动态地介绍了9小时抢险过程,给读者以极强的现场感和冲击力。
许多抗洪报道在取材、角度、结构和语言风格上都堪称上乘之作,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通讯《在决战决胜的紧要关头》、《众志成城战大洪》、《惊心动魄的决战——长江九江防洪墙堵口纪实》、《四百壮士战洪魔》、《哈尔滨保卫战》等将壮观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人物刻划融为一体的报道,信息量大,生动传神,感人至深,让读者再次感受到新华社战地通讯的特有风格和魅力。中国青年报以大量时效性强的现场特写再现抗洪抢险的紧张气氛和雄壮场面,篇幅短小,结构灵活,文字饱含激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气势磅礴的抗洪画卷。解放军报独具一格的《本报编辑部与长江沿线记者通话录》,现场感极强。
不少文字报道还注重运用历史背景资料,使报道具有对比性和纵深感。如新华社的通讯《武汉关作证》、《荆江保卫战》等都将地方志记载的1931年和1954年洪灾情景与今年比较,有力地说明了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军民共同奋战,才能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二、众多精品图片构成抗洪报道的亮点。
新华社播发的数百幅角度新颖、画面壮观、人物形象感人的新闻照片得到了报界的一致好评和积极采用。《战友们加把劲呀》中十几位战士奋力呐喊的神情、全力以赴的姿态,令人无比感奋。《灾区的妈妈,儿子的脊梁就是你的家》中背负着老妈妈的小战士那稚嫩而坚毅的面庞,和灾区妈妈焦虑、痛苦的神情,令人怦然心动,过目难忘。这样的优秀摄影作品不胜枚举。
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拍摄的朱镕基总理亲赴抗洪前线指挥抢险的照片,抓取了朱总理手持话筒向部队官兵进行动员的一幕,角度和构图与众不同。朱总理挥动的手臂、庄严的神态、远眺的目光,显示出国家领导人对战胜灾难、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心。围聚在朱总理身边的将士们手持抢险工具、个个严阵以待,使人感受到众志成城的力量。中国青年报连续多天在头版上以超大规格刊出记者从前方发回的照片,使其成为版面视觉中心,形成极富现代气息、具有巨大冲击力的现代版面效果。工人日报连续在头版推出整版摄影报道《洪魔在肆虐……》、《砥柱立中流——解放军武警官兵抗洪抢险写真》、《铁骨长城——百万职工抗洪抢险写真》、《党旗在飘扬——共产党员抗洪抢险写真》、《深情系灾区——各地人民支援灾区写真》等,每集刊出八九张精彩照片,配上简短说明,格外引人入胜。此外,人民日报等也在摄影专版上集中刊登了抗洪抢险的新闻照片。这再一次证明,新闻图片作为独立的报道体裁,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三、电子媒介大胆创新,报道迈上新台阶。
中央电视台在此次“集团作战”中显示出国家大台的胆识和现代化传播实力。他们的口号是,抢险部队到哪里,记者就要到哪里,电视记者要跟随抢险部队冲在最前面。随报道组一起运往前线的是包括卫星地面站在内的大批先进设备,他们还动用直升飞机进行了空中报道。新闻中心成立的策划小组,24小时有人值班,收集信息,策划、组织报道。从电视屏幕上可以看到,前方记者采集的新闻素材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早中晚新闻滚动播发的大都是最新消息;“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专题节目,则在新闻快速滚动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同类素材,深度开掘,推出了一系列各具风格的专题访谈和调查报道。
电视报道技巧在这次特大战役中又有新的突破。如“焦点访谈”中,多名记者分头在沿江飞行的直升飞机上和地面同时进行报道,空中记者在飞机上采访水利专家,并与地面记者联络对话,构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地面、空中、演播室”三维空间协同报道的新格局。空中报道还改变了以往电视新闻的画面效果,让观众多角度、更真实全面地看到现场的情景。
8月16日的赈灾义演晚会虽然只准备了短短几天,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这与晚会嫁接新闻报道的优势是分不开的。编导大量选取近期新闻报道中的精彩镜头作为背景资料,并邀请多位新闻人物如英雄的妻子、获救的孩子等到晚会现场,传递出大量新鲜信息。舆论的热情呼吁激发起了全国人民为灾区献爱心的热潮,新闻与演出、捐赠相结合,使晚会高潮迭起。
不断研究改进突发性事件报道
如何迅速、全面、准确地报道突发性灾难,是我国新闻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作为党的耳目喉舌,中央新闻单位在这次抗洪救灾报道中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特别是新闻媒介在大力宣传高建成等一批先进人物的同时,也对抗洪救灾中的一些违纪官员和不良现象进行了有力抨击。7月底,新华社、 工人日报等报道九江、恩平处分抗洪关头擅离职守官员的报道,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8月20日,新华社记者报道:在洪水泛滥之际,长江上游仍然有人在砍伐森林。 这些报道向全社会发出警报,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了抗洪救灾工作的进展。
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监视社会环境,在突发性灾难面前,新闻工作者更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对事态的发展变化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报道和监督,一方面要看到主流、弘扬正气,另一方面也要揭露丑恶、开展批评。中央新闻单位在这方面责任更加重大,今后还需再加大力度。如果每当危急关头,新闻媒介都能及时地将损害大局工作、破坏社会安定的恶性事件及时公之于世,就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促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从而让广大群众看到党和政府领导的正确、有力,坚定战胜灾难夺取胜利的信念。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不仅要求第一时间获知突发事件的准确信息,还需要媒介进行预测性报道,分析事态的发展趋向。在这次抗洪报道中,许多人每天必看的是电视上的“汛情通报”,通过它来推测水情趋势和抗洪前景。经济日报的“'98抗洪新闻分析”专栏连续刊登《长江洪水为何一峰接一峰》、 《吉林抗洪任务有多重》等深度报道,对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剖析、解释和前景预测,并配有水情示意图,受到读者好评。遗憾的是,从整体上看,各媒介预测性报道的数量不多,报道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汛情通报”没能每天固定出现在报纸版面上,虽然有些报纸也通报过几次汛情并附有图示,但为数不多,不能持续,读者感觉“不解渴”。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单位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请有关领导、专家参与新闻报道,充分利用图表等报道手法为读者释疑解惑,还有待更积极大胆的探索。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介的快速反应能力、报道策划能力和组织调度能力,实现采编力量和技术设备的最佳组合,实现采编流程的高效运转,是现代传媒面临的新问题。与一些新闻媒体的应变能力相比,有些报纸在水灾初期反应相对迟缓,派往前线采访力量不足,版面上缺少有特色的东西。松嫩流域灾情加重,各报纷纷增派记者到一线,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另外,有些媒介报道形式单一,报道深度不够,版面缺乏吸引力,反映出报道策划能力、资料储备和采编技巧的不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长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