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社会治理的内涵就是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十九大报告增加了“共治”的提法,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治理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从行政性整合逐渐转变为契约性整合,在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社会组织也迅速发展。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社会组织在中国的发展毕竟属于起步阶段,实践过程中会有在本土化过程中不相适应的问题,探究这些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社会组织参与Q社区的治理经验为例,探究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化的路径,以期总结实践中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经验。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社会化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相比较于十八届五中全会增加了“共治”的提法,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治理的内涵。对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生活的追求,人民的需要逐步由物质层面过渡到精神、服务层面;另一方面,带来更加丰富追求的同时衍生了愈加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状况,处于宏观调控地位的政府难以处理数量庞杂的具体社会问题,这就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组织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同时新的时代背景也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与观念,拓展和发展社区服务项目,将社会组织培育和建设成社区、社会治理的突破口,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活力。
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在Q社区中社会组织通过举办大大小小的活动来满足居民的需要,但同时由于社会组织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初期的未成熟阶段,社会组织的运营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何处理这些困境,让社会组织更有活力的参与社区、社会的治理工作,则是笔者在本篇文章中想要阐述的重点。
二、Q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
Q社区入驻的社会组织只有一个,属于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该中心基本成员构成包括专职社工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中心自成立以来,秉承着扶老弱、助病残、携青幼、建社区的理念,进行专业社工服务,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工作培训工作。中心采取项目化运营,先后获得了民生工程服务项目、壹基金海洋天堂计划公众教育项目、团中央全国首批百家青少年社工服务示范项目、专业社会工作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项目团队还连续两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连续三年承接李嘉诚基金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委托的宁养临终关怀服务项目及唇腭裂儿童及家属社会心理支持服务项目。
Q社区的居民大多数为失地农民以及流动人口,伴随失地农民与流动人口入住Q社区,大批的适龄儿随父母进入Q社区,他们作为社区管理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在社区中的快乐生活与健康发展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Q社区社会组织在入驻该社区之后,结合Q社区的实际情况,从需求评估做起,制订了涵盖老年人、未成年人在内的一系列社区融入活动。致力于“专业社工让社区更美好”的价值目标,以社区为本,回应居民需要,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该社会组织在社区营造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三、Q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困境分析
Q社区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产生了显著的辐射效应,但与此同时,社会组织在发挥作用方面仍有很大的限制,这些因素在社会组织更好的服务社区、社会方面带来了一些反作用力。
(一)社会组织资金的匮乏
资金的充足性对社会组织的发展、项目的运作、价值的体现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组织要想持久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在接受“输血”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造血”的功能。目前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政府拨款,二是社会募捐,三是会费和其他经营性收入。其中政府的财政支持是社会组织的最主要资金来源,但是随着社会对社会组织的需求日益增多,政府的补贴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同时,社会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还没有完全建立,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购买服务。有限的资金只能在有限的项目内运作,对于社会组织外向发展需求难以满足,同时有限的资金也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在有限的资金情况下,其对组织人才的吸引力非常低,没有一定的激励措施,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服务的执行。在Q社区社会组织成立之初,因为资金的缺乏,很多项目和活动无法顺利地如期进行,一些小型活动的开销只能由机构自己负责,资金问题直接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社会组织自身素质的不足
社会组织这个名称统一代表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各类组织。一般具有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但往往也是因为其自身的特性原因使得社会组织自身素质,包括人员专业性方面以及组织内部管理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在人员专业性层面:Q社区社会组织依托高校资源,中心的领办人和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都是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人才,但是在庞大的志愿者群体中,该群体的理论素养还远远不够,处于理论与实务链接不对等的状态,大多数的服务是处于依靠经验主义完成,而不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专业性操作,在这方面Q社区社会组织仍旧有待提升其志愿者群体的理论素养。同时,Q社区社会组织人才具有较高程度的流动性,该社会组织人员主要是由师资力量构成,由于志愿者多是学生,更换频率较大,也会对服务的持续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组织内部管理层面:Q社区社会组织的运行主要依靠师生团队的配合,对于组织成员的管理也主要是凭借约定俗成的规范与纪律,Q社区社会组织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规范体系。
(三)社会组织政策扶持的缺乏
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社会组织、慈善事业、志愿服务等工作。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社会治理方面,提到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的互动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为社会谋福利,但是目前为止,针对社会组织发展以及社区社会治理的政策还处于泛化的阶段,并没有操作化很强的政策去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所以在政策方面,要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化有着较好的效果,必须进一步的将政策制定的更具有可操作化,让推动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的政策以及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的政策更具有标准可量。
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
通过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一方面社会组织可以获得政府投入的资金进行服务活动,满足居民的需要,促进社区社会治理,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社会组织资金短缺的难题。目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项目化的方式运作,可以引资聚力,激发社会的活力,同时形成治理、服务一体化的格局。经费短缺,资金获取能力严重不足是社会组织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也是目前Q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迫切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的推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化的进程,笔者通过发现Q社区的问题,了解到我们
应该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不可否认的是,推行这一制度对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对一些中小城市和内陆偏远城市而言,但这是未来社会与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温家宝同志曾指出“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业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充分社会团体、商会和中介的作用 ”。从长期来看,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双赢的行为。政府是购买服务的规划者、出资人和监督者;社会公众是政府购买服务的享用者,并对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价;而社会组织则联系着政府和社会公众,是政府购买服务的申请者、承担者和具体的实施者。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而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可以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
(二)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身份认同
在Q社区社会组织进行服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居民以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身份没有清晰的认知。而要想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开放社会,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力。首先,必须加强居民对社会组织的认识,要让居民主动寻求社会组织的帮助,切实感受社会组织的魅力,了解到社会组织是自己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途径,逐渐将对政府的服务依赖转变到社会组织的身后。不仅仅是居民,政府同样应该重塑自身对社会组织的认识,认识到要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真正做到“小政府,大社会”,信任并认同社会组织的力量,将部分服务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的手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三)完善法律法规对社会组织的制度保障
慈善法等法律制度的建立,对社会组织有相对宏观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具体引导、规范社会组织发展方面,目前还没有较具操作性的政策,一个成熟的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法律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因此,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对社会组织的优势视而不见,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大环境。既要学习发达地区的政策优势,又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政府要适当放低门槛,简化登记注册备案程序,放开手脚积极培育发展,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对社会组织的制度保障,使得社会组织在完善政策的支持下更具活力,同时也使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层面有更大的空间展现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玉波.培育社会组织,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
[2]周俊.社会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2.
[3]唐文玉,马西恒.去政治的自主性:民办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11(5):60-62.
[4]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3.
[5]徐宇珊.社会组织结构创新[J].社团管理研究.2010(08):45-46.
[6]吴江.社区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J].唯实,2014(04):6-7.
[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70-271.
[8]康晓强.社区社会组织研究:问题与展望[J].社团管理研究,2009(10):40-43
作者简介:张锐(1994.08—),女,苗族,贵州铜仁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张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社会论文; 组织论文; 社区论文; 政府论文; 政策论文; 社会工作论文; 社工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