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基本意蕴_黄庭经论文

太极拳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基本意蕴_黄庭经论文

太极拳拳学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基本意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极论文,意蕴论文,渊源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5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5X(2007)05-0005-04

太极拳“是古人效法宇宙生成及宇宙演化规律而创编的一个武术拳种”①,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因较多地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而富有中国特色。从杨禄禅在陈家沟学艺以来,太极拳逐渐地走出封闭的传承范围而走向世界,成为目前较受欢迎的锻炼项目,对于其拳学思想的研究和把握自然也成为人们的期待和学者的责任。

“中国之拳术,虽流派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1];“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1]。这个“哲理”是什么?太极拳是在什么情况下、主要受到了什么理论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些是我们研究太极拳拳学思想不能回避,也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一、太极拳产生的启示

(一)太极拳的创编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问题,目前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它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②。陈家沟原名常阳村,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与山西省相邻。明洪武五年(1372),山西泽州(今晋城)郡东土河村的陈卜率领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移怀庆府(今沁阳)温县城北,以人名立村名——陈卜庄。越两年,因陈卜庄地势低洼而改迁常阳村,后来由于陈氏人丁兴旺,加之村中有沟,常阳村遂逐渐易名为陈家沟[2]。

陈家以耕读传家,闲暇修习家传武术,这种风气代代相传,明末陈王庭(廷)(1600—1680)“拳术已著名”,加之他“于拳术更加研究,又多有心得”,遂使其拳术“成为独特之密”[3]。陈王庭(廷)文武兼修,是一位“文事武备,皆卓越于世”的人物。他积极入世,崇祯年间曾任县乡兵守备,还曾保镖于山东、河南一带。可惜的是,明亡而清兴,他报国无门而不得不隐居乡里。这种无奈的心情可从下面他的《长短句》中体会到: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罔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哪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不是神仙,谁是神仙?[4]

如此看来,太极拳当与道教经典《黄庭经》有关,另外考虑到太极拳创编附会张三丰并奉其为祖师,可以清楚地看出太极拳拳学思想与道家、道教有一定的承继关系。

(二)《黄庭》遗风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身处朝代变换的明遗民陈王庭(廷)隐居乡村,道家思想给他以心灵的安慰,而其中与他相伴的《黄庭经》给他“创拳”以启发。

早期道教与古代宗教、民间巫术、战国至秦汉的神话传说和方士方术、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儒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古代医学和体育卫生知识等有关,其主要源头与古代荆楚文化、燕齐文化等有关,是汉代社会的产物,与汉代有神论的泛滥,统治阶级对神仙方术的特殊关心,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儒学不能维持正常社会秩序,许多儒生转求新的精神支柱,以及佛教传入的刺激作用等相关[5]。生长在中国本土的道教,约与佛教同时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但道教的命运不济,错过了大发展的机会,让佛教占先了一步。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两千年来,一直没有能超过佛教”[5]。尽管如此,因为道家的自然主义(具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个性的张扬”、“对个体感性生命的珍重”等自然主义哲学的三大要义[6])和乐生哲学(具有的强烈生命意识,以“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为自己的基本宗旨[7],以“性命双修”为自己的炼养原则)“教会中国人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给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增加了另一面”[6],因此道家和道教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以至于鲁迅发出了“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感叹。

“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融医学与丹道为一体的道教经典《黄庭经》“是一部几乎可与《周易参同契》比肩的重要经书”[8],它包括《太上黄庭外景经》和《上清黄庭内景经》③,为七言韵文,是上清经④ 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书。

从思想渊源上来看,《黄庭经》是“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的进一步发展。《周易参同契》炼丹的基本原则——法天则地、三道由一(周易原理、黄老之学、炉火之法同源)——在魏晋炼丹诗代表作《黄庭经》中得到贯彻和发挥[8],《黄庭经》具有易学意蕴是显而易见的。其精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黄庭经》的长生久视之道,注重五脏六腑,固精炼气;二是阐述黄庭三宫及三丹田与养生的密切关系;三是存思黄庭,炼养丹田,还以积精累气为宗旨,持行不怠为要诀[9]。

《外景》称战国“老君”作,《内景》称玉晨(宸)君(上清派尊奉之神⑤)作,但实际上两经孰先孰后及产生时间历来存在争议。欧阳修、周必大等认为《外景》在先,《内景》为《外景》之推演;王明及一些清代学者则认为《内景》在先,《外景》为《内景》之引申,是《内景》的删繁就简,内外乃先后之称,非指身中内外。杨福程对文献和两经本身进行考证后认为,《外景》产生于东汉中期或晚期,其“所言身神与《太平经》相似,或略为多出”,“在修炼方法上……亦未超出《太平经》之范围”,由此他推断《外景》约与《太平经》同时或稍后产生,作者已不可考,为早期的道教作品;《内景》产生于西晋太康九年(288),作者为魏华存,为道教上清派的作品。《外景》本名《黄庭经》,因后来有了《内景》,故被称为《外景》,由于两经所指称的作者不同,所以又有“太上”、“上清”等不同的冠词[10]。如此看来,太极拳还与《太平经》、魏华存、道教上清派有关。

《太平经》或称《太平清领书》,是现存最早的道教经典,该书产生于朝政腐败、外戚干政、民变四起的东汉后期,“书中处处替统治者着想,坚决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因此它应属于早期上层道教的著作”[5]。该书虽是“安王之大术”,但毕竟不是官方正统神学,加之对现实多有指责,所以当时执政者对其采取了审慎的态度。魏晋以后,该书逐渐受到重视。明代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谓该书“皆以修身养性,保精爱神,内则治身长生,外则治国太平,消灾治疾,无不验之者”。实际上“后来的道教正是沿着内以炼养长生、外以治国安民的路线发展下去的。加以书中有很多可以同时为符派和丹鼎派道教所吸收的内容,《太平经》确实起到了道教理论的肇始者的作用”[5]。

魏华存,道教上清派的开派祖师,任城(今山东曲阜)人,晋司徒魏舒之女,太保掾刘幼彦之妻,自幼好道,爱慕神仙。其著作《内景经》是上清派的基本经典,后世内丹家多视该书为内丹要籍。《内景经》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把静功理论和中医理论紧密地交融在一起[11]。该书以中医学说为理论基础,阐述了人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认为人体百脉关窍都有主神,需要用存思的方法来达到“神不外驰”的目的。

二、太极拳之名的由来与太极意蕴

(一)太极拳之名的由来与各家的阐发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12] 根据现有文献,太极拳之名首见于王宗岳《太极拳论》。该书是武式太极拳创编人武禹襄于咸丰二年(1852)到他哥哥武澄清任所河南舞阳县时在盐店得到的。

王宗岳《太极拳论》首段即以“太极”立论,他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13] 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认为太极拳的“一理”就是“太极拳术起点腹内中和之气,太极是也”,“二气”就是“身体一动一静之式,两仪是也”[14]。在《太极拳释名》中,王宗岳又说:“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与太极、无极、阴阳、五行、八卦、气等中国古典哲学概念有关,而其中的贯穿者是“太极”。这一点,可以从太极拳命名的另一说法得到印证。这一说法与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有关。杨禄禅三进陈家沟学拳十八年,回到永年教拳,因拳势绵缓,而被称为“绵拳”,未以“太极”命名。后来,杨禄禅去北京教拳,其高超的技艺让光绪帝的老师、大学士翁同龢折服,他对王公大臣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如猿猱,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并题写了“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的联句,自此,太极拳之名得以大定和流传,杨禄禅因此而号为“太极杨”[15]。

太极拳以太极命名后,后代学者多有阐发。

陈鑫认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即太极拳之本然”[4]。他认为,太极拳“之所以以太极名也”,是因为“斯人父天母地,莫非太极阴阳之气(言气而理在其中)酝酿而生,天地固此理(言理而气在其中),三教归一亦此理,即宇宙(太极是体,阴阳是体中之气。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之万事万物又何莫非此理。况拳之一艺,焉能外此理而另有一理?”[4] 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在解释“太极拳之所以名也”时将“太极”与“气”连在一起,认为“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拳之开合动静即根此气而生;放伸收缩之妙,即由此气而出”[14]。沈寿认为:“古人主张‘取象于天’,以及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帮助认识事物。所以用‘太极’作为拳路名称,既是‘取象于天’,也包含着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具体应用于拳术领域。”[16] 在此基础上,温力进一步认为“效天法地’是太极拳以太极命名的根本原因”,“效天法地是中国古人处理许多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太极是原始混沌之气,是万物的本原……以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之气的‘太极’来命名一种拳术,深有此拳至高至大、包罗万象之意,亦可见始用此名者的良苦用心”[17]。

(二)“太极”意韵

“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4]。由于被奉为“哲拳”的太极拳明确地以“太极”立论,是太极文化在人体上的演绎,那么,梳理“太极”意蕴对太极拳拳学思想研究就具有基础性、根基性的作用。

“太极”与“道”、“理”、“阴阳”、“五行”、“八卦”、“气”等相连,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太极文化亦即《周易》文化,吕绍纲认为“太极是《周易》哲学的最高范畴”[18],张岱年认为“‘太极’是儒家哲学中表示最高实在的范畴”[19],杨成寅则认为“应当把‘太极’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精华部分的元范畴”[20] 来看待。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1],太极在《系辞》中是筮法的一个范畴,指大衍之数或奇偶未分的状态,也就是蓍草混而未分的状态,以其为六十四卦的最初根源[22]。与《周易》中太极是“筮法的一个范畴”不同,《庄子·大宗师》中的“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中的“太极”指的是空间的最高极限。

“《易传》的本根论之基本观念是太极与阴阳;先有阴阳的观念,因以二本为不足,于是创立太极观念以统阴阳”[23]。需要注意的是,从中国哲学发展的角度看,先有阴阳后有太极,也许是这方面的原因,也许是其他的原因,“《易·系辞传》关于太极未多说,关于阴阳,则所讲较多”[23]。吕绍纲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太极即是乾坤未分时的混沌状态,《易》本身不曾给它画出一个符号,后世有人用一个圆圈代表它,固然未为不可,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太极这一范畴在《易》中只有理论意义,它没有进入六十四卦的范围,当然不会有代表它的符号”[18]。

“至汉代,易学家则明确以太极为世界的本源,汉以后的哲学家多受其影响”,在对太极的解释上则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汉唐易学家所主张的“太极为混沌未分的元气说”,一种是魏晋以王弼为代表的“太极为‘无’说”,一种是以宋代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太极为宇宙的根本原理——理或道说”。以太极为气发展为气本论,以太极为理,发展为理本论,“气本论与理本论的对立统一是宋以后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之一”[22]。

对于“易有太极”四句,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汉儒认为是讲天地万物演化的过程”[24],晋韩康伯用“有生于无”来解释,他认为“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25]。但南北朝时,出现了“《易》曰太极,是有无”[26] 的疑问,表明此时有人认为太极是有,而有人认为是无。唐朝孔颖达认为:“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是太初,太一也。老子道生一即此太极也。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之一生二也。”[27] 这里,孔颖达认为太极就是元气,道在太极之先。

宋代,是“太极”观念大发展的年代。汉儒以为太极是指“气”而言,这种观点得到后来张载、王廷相的承认,但朱熹及其弟子却认为太极是指理而言。朱熹进一步认为“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28]。周敦颐更是作《太极图说》,对太极理论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名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哲学史上还出现了两个与太极观念类似的概念,即“太一”和“玄”。“太一”出现在周、秦,《吕氏春秋·大乐》中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万物所出,造(本)于太一,化于阴阳。”[29] 这一说法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十分相像。扬雄作《太玄》以拟《易》,建立“玄”的观念,以拟《易》之太极,实际上在扬雄那里,玄即是太极之别名,亦是道之别名[23]。

三、“拳与道合”观念的提出

“道”是中国哲学所独有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义是路,引申为人或物所必须遵循的轨道[24]。《诗经》中以“道”喻理(“道”开始与本义分离),《尚书》中“道”渗入好恶、正直、法则、理义等含义,《左传》、《国语》中社会规律、人伦法则、自然规律逐渐向“道”融合(至此,可以说“道”向哲学范畴的升华和提升已经完成),老子在此基础上把“道”由一个哲学范畴明确地上升和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原或本体概念后,“道”逐渐地由原来人行之道这样一个具体对象的名称上升和抽象为一个哲学范畴[30]。

在哲学的语境中,关于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历史上,有以韩非、王充等为代表的唯物派和以庄子、何晏、王弼为代表的唯心派之争。20世纪50年代末,围绕老子之道亦有以范文澜、杨兴顺为代表的唯物派和以吕振羽、杨荣国为代表的唯心派之争,任继愈则经历了先唯物后唯心的转变。孙熙国认为围绕老子之“道”的争论问题出在“道”本体所具有的物质与精神两重属性的互渗、互融上,为此他认为老子之“道”“一方面是天地宇宙的主宰和根据,另一方面,‘道’又是天地宇宙的本原和始基,因此,老子的‘道’,既有本体论的意义,又有生成论的意义,是本体之道与本原之道的统一;既是天地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原理,也是人生所追求的极致境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30]。

“道”与“太极”有一定的关联。《庄子·大宗师》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在这里,道家明确地提出了道在“太极之先”的观点,当然这是道家“企图用‘道’来压倒儒家的‘太极’。这是儒道两家竞胜的表现”[24]。后来,邵雍继续阐发了太极与道之间的关系,他在“太极是宇宙的本根”、“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道为太极”、太极就是道的观点,在这里太极与道已经合二为一了[23]。

以“太极”立论的太极拳逻辑上具有向作为“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原或本体概念”——“道”靠拢的倾向。“拳与道合”是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提出的一个拳学主张,他认为“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14]。通过太极拳内劲的修习,可以使“道”彰显,并最终达到“与天地并立,与太虚同体”的“拳与道合”境界。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太极拳与《黄庭经》、《易经》两书有关,与道家、道教、儒家有直接的承继关系。考虑到太极拳的武术本质,它当与作为“做事之智慧”的兵家还有直接的关联。另外考虑到中国文化的“互渗”、“三教合一”现象,可以认为太极拳的理论渊源是整个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产物。

注释:

①参见杨玉冰博士论文《太极拳本体论》(赠送本)第67页;此处的太极拳是指陈、杨、武、吴、孙、和、李等式传统太极拳,不包括后来的新编太极拳。

②太极拳自萌生而完善,绝非一人一代之功。

③还包括《黄庭中景经》,但此书晚出,为后人所著,故一般提《黄庭经》时不包括该书。

④《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简称《大洞真经》,是古上清经中最重要的经典,据说该经隐含天上上清境内三十九位帝皇道君的名讳和符咒,修道者只要诵经思神,佩符念咒,上皇真气就会从泥丸进入,从而达到与神合一、性命长存的目的。

⑤上清派尊元始虚皇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微天帝大道君、后圣玄元上道君、上相青童道君、上宰总真道君、小有清虚道君为“上清经圣师七传真系之谱”。

标签:;  ;  ;  ;  ;  ;  ;  ;  ;  ;  ;  ;  ;  ;  

太极拳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基本意蕴_黄庭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