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美群[1]2002年在《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工业经济、扩大出口创汇、增强综合国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外部约束条件的增强,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供求格局的转变和中国加入WTO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影响,乡镇企业在法律法规、宏观政策和市场竞争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竞争优势弱化和经济效益滑坡成为困扰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难题。这种状况是其基本矛盾多年积淀,经营理念陈旧保守,企业核心能力低下等的客观反映。它不可能仅仅依靠产权问题来解决。其中,产业组织优化和规模经济问题,对于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更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实践意义。 论文运用产业组织方法、博弈论理论、统计学方法、战略管理等基本理论,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政策和微观规制研究相结合、框架分析与重点研究相结合、一般理论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等基本原则,按照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以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规模经济和产业组织为重点,着重探讨了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五个主要问题: 规模经济和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是提高竞争力和获取竞争优势。在对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两种理论的贡献、片面性及其内在联系,提出了核心能力+规模经济的竞争策略;简要回顾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乡镇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和优劣势,在对竞争战略及发展趋势把握的基础上,建立了乡镇企业发展战略框架体系。 理论分析是实施规模经济战略的依据。论文强调了规模报酬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性,分析了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规模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系统探讨了规模经济的实现,组织层次,数量表征及其系统特征;在企业最佳规模确定上,比较了不同学派的观点,明确了实现最佳规模的基本条件,认为企业最佳规模的形成是市场选择、企业自组织和企业博弈的结果;探讨了规模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实现形式和途径上的重大变化。 产业组织状况和经济效益分析是战略实施的出发点。文章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演变谈起,指出规模化和集中化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接着,分析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发育状况;在对统计资料合理调整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乡镇企业增长因素进行合理的分解,肯定了规模经济对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巨大贡献;依据产业经济学方法,对乡镇企业行业规模经济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论文还比较了乡镇企业行业规模有效性以及与国有企业的差异。 科学决策和有效实施是规模经济战略的核心。论文研究了乡镇企业规模经济战略遵循的基本原则,行业选择,投资决策等,并以格兰仕规模经济战略为例,分析了规模经济战略成功的基本条件。然后着重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融资问题。分析乡镇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及其对发展的束缚,论述乡镇企业如何实现融资方式创新,认为资产运营是乡镇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捷径;其二是组织创新问题。论文强调中间组织对乡镇企业规模经济实现的作用,然后以乡镇企业集团为研究重点,在考察其理论起源、经济效应及运行效果的基础上,分析企业集团的组建政策、产业结构、地域特征、组织结构、治理特征以及规模经济效果,提出乡镇企业集团健康发展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 效果评价问题是实施战略控制确保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首先给出一个战略控制的一般过程,分析了乡镇企业规模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着重从微观角度建立规模经济战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为例,检验企业规模经济效果差异及乡镇企业的地位,提出在新形势下家电行业提升核心能力、开拓国际市场和农村市场等发展对策。 论文得到了卢风君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乡镇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机理及保障体系研究(批准号79870062)》资助,并秉承师兄李玉刚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的思路,加强了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针对性研究和实证研究,可供企业经营者、职能管理和科研人员研究决策参考。
谢立新[2]2003年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叁个地级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认为:地区竞争表现为地区之间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基础在于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研究地区产业竞争力,目的在于从比较优势出发,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并以此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本文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中产业竞争力比较强的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苏苏州叁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叁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为重点,通过对叁市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能力的分析,试图研究和探讨地区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一般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叁次产业协调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要以城市化和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卫星城镇为依托的层级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叁要立足地区资源赋予和区位特点,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品牌延伸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营造地区产业竞争优势。要继续强化个体营销和专业市场的功能,推行特许经营、专卖、品牌、虚拟经营等现代营销手段,重视区域营销和政府营销,不断强化产业组织的营销能力。四要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进步组织体系。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企业组织特别是家族企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组织成长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五要通过界定和保护产权、发展行业中介组织、建立区域诚信系统、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发挥好政府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任萃颖[3]2016年在《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转型主要包含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两个方面,转型的方向是要实现一个优于当前经济发展形态的新的经济运行形态,而具体到县(市)层面,县域经济转型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摆脱传统的发展形态,建立一个符合在新常态下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目前,吉林省县域经济已经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正在成为吉林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全面振兴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吉林省县域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资源依赖性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的等问题,需要通过转型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本篇论文以县域经济转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域经济、经济转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问题。通过使用指标权重线性加总的方法确定权重并利用和借鉴国家统计局关于《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当中的指标体系,从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要素结构转型等叁个方面构建县域经济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转型综合能力指数,以吉林省经济转型能力和长春、吉林等九个地区经济转型能力为参照系,对吉林省40个县(市)转型升级能力进行排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即:需求结构转型困难。县域农民长期内收入增长面临结构性调整的瓶颈制约、县级政府动员财政资源能力弱、城镇化进程缓慢等导致县域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协调,难以对经济增长实现有效拉动;产业结构转型困难。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缓慢,第二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不足,对其他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要素结构转型困难。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弱,资本要素产出效率低、资源要素利用水平低等问题,使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弱化。另一方面,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能力存在区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延吉市、敦化市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转型升级能力;以公主岭市、通化县等为代表的中东部地区县域经济依托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具备了一定的转型升级能力;以镇赉县、长岭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和以靖宇县为代表的资源枯竭性地区,由于受到生态转型和资源产业转型的压力,经济转型能力较弱。本文认为,要推动吉林省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一方面,从整体上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要实现叁个方面的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向依靠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强化收入分配;由主要依靠工业化向依靠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转变,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强化要素支撑,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转型,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强化分类指导,将吉林省县域经济划分为率先转型区、利用东部地区纳入“一带一路”的区位和政策优势,率先实现县域经济转型,进而引领全省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转型跟进区,利用吉林省中部转型核心区有利条件,强化产业和要素支撑,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转型培育区,利用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后发优势和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优势,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接续产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转型的能力。本篇论文将经济转型的宏观研究体系,即: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要素结构转型纳入到县域经济研究当中来,系统全面分析县域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解决途径,更能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客观看待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分析和利用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趋势性变化,从而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本文的主要结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同样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叁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支持政策、产业优势实施分类推进。在本篇论文分析的基础上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比如县域投资结构调整、投向有效性分析,投资产出效率提升的途径研究,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县域经济体制转型的形式、成效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为了使本论文研究焦点更为集中,这些问题没有进行专项细化研究分析。
李平[4]2007年在《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保持在45%左右,农村工业被誉为“中国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区域间农村工业发展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农村工业的生产力主要偏集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发展不足。这种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西部农村贫困和落后的根源。在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农村工业更是首当其冲。然而西部农村工业结构层次低、组织状况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业发展要素难以生成和集聚,同时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约束,西部农村工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关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和发展理论的创新。本文在对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资源配置的方向、资源的组织形式、关键资源及要素的获取途径这一主线探讨了西部农村工业发展所面临的结构调整、组织优化和关键要素的获取及培育问题,最后从整体角度出发,探讨了西部农村工业发展中相关力量的耦合作用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通过对西部农村工业结构的分析发现,西部农村工业加工度低,资源依赖性强。基于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特征和现实条件,本研究提出西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应遵循发挥比较优势和推进产业深化相结合的原则,使比较优势得以升级,从而增加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结构效益。对西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的分析突破了对工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认识,对西部农村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西部农村工业的组织状况是规模小而分散,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村工业竞争力的提升。本研究提出产业集群化、企业经营规模化和其它产业组织创新和优化方式。基于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对农村工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本研究分析了西部农村工业培育集群组织的现实性,提出了不发达地区集群组织的培育途径,并分析了各种组织方式的选择问题。(3)技术、资本和制度是推动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西部农村的稀缺性要素。本文探讨了这些关键要素的培育及获取途径。在技术市场日益开放背景下,西部农村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面临着多种途径的选择,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提出西部农村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应遵循渐进的路径,而遵循这一战略的关键是培养自身的技术能力;西部农村工业发展所需资金渠道不畅通,在工业自身积累能力弱、投资环境差的前提下,必须建立和完善有针对性的金融市场,同时,政府的政策性扶持也是必要的补充;农村工业的发展与制度环境密不可分,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要素的集聚都需要相关制度的激励和支撑,而企业制度的创新则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提出制度创新的着力点。(4)西部农村工业发展中结构调整的实现,组织方式的优化,技术、资本的获取和制度的供给,是市场微观主体在市场竞争中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政府政策和制度导向的目标,本研究探讨了政府和市场在农村工业发展中的协调作用机制;城镇化是农村工业发展中的伴生现象,两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以农村工业集聚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无疑对农村工业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本研究从企业的集聚动力、城镇的吸引力以及消除相关的阻力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工业的集聚机制;由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西部地区为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要素和资源,自身则陷入“贫困的累积循环”,因此西部的发展应得到相应的补偿,而西部农村工业的发展是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根本途径,应成为扶持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最后提出了针对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政府投入机制。
吕勇斌[5]2005年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提出中小企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重要经济组织。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劳动力就业、产业结构升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小企业作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其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区域竞争力的大小。如何通过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中小企业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同时,扎根于特定区域的中小企业群体及其集群不仅对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并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事实证明,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组织因素。因此,从理论上阐明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和运行中的作用机理、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经济落后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等问题,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主要运用宏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企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经济区域中的中小企业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跨学科的视野考察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以及中小企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文共分九章,其基本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本研究的基本逻辑框架,并对中小企业、经济区域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和第叁章是本研究的理论起点和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批判了规模经济论,评述了中小企业生存论和发展论,并对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一个扩展分析,从理论上对中小企业何以存在、发展这一重要的经济现实做出科学而完整的解释。第叁章主要剖析了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中小企业作用机理,认为,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区域创新、强化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符合我国要素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 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四章通过大量、系统的统计资料以及计量模型清晰地、有力地证明了中小企业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形成的主要组织因素。第五章从经济总量、规模效益、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四个指标来比较东中西部叁大地带中小企业的
唐华[6]2004年在《产业集群论》文中提出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号公路附近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意大利北部的皮革与服装产业集群、中国台湾的计算机产业集群等。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按照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以往规划者更多地考虑的是自然资源、优惠政策、区位因素等,而产业集群化战略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 论文综述国内外有关文献,发现许多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等在研究产业集群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理论贡献,单纯运用某种理论尚无法为国家经济整体与局部的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事实上,产业集群是由多种类型的状态组成的,即便在相同类型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新兴市场和既有市场又可以作出不同的划分,同一产业集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具有不同的特性,依托不同载体形成的产业集群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为了分类解释已经存在的产业集群现象,促进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必须藉助于系统化的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论文立足于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从集群的不同类型、集群产生的内在机理、集群的动态发展过程、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依托载体和外在市场环境以及集群的发展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力图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藉以指导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创新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论文首先从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层次与结构入手阐释了产业集群的内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涵,根据马克思关于产业集群的思想精髓(劳动分工与协作利益的论述、社会化大生产的理论和城市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对古典、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古典及现代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综合体理论,新产业区理论,竞争战略中的集群理论以及国内有关集群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产业集群理论的渊源、体系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指出了各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针对产业集群的类型、形成机理、发展阶段、发展载体、市场平台与环境、发展创新六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设计。 论文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指出现有产业集群的五种基本状态:马歇尔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集群、混合型产业集群。为进一步分类研究产业集群问题提供了基础。 论文初步建立了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形成条件、形成方式入手,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投融资机构各行为主体的功能和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指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在诱因和条件都具备之后,多个行为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的形成方式下各自功能的发挥强度会有所不同。在自发出现的集群和集群雏形中,企业与相关机构作用明显,而政府只是在识别之后才会加以引导和规划;但是在以“自上而下”方式形成的集群中,政府作用的发挥对其他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一种重要的引导。 世界上没有天然产生的产业集群,也没有永远兴盛的产业集群。受到核心产业兴衰、区域环境、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存在着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形成、集聚、繁荣和深化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别,产业集聚效益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论文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过程,针对四个不同发展阶段深入研究了产业集聚效益及其强化机制在集群运行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给出了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构建。指出产业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在于根植于集群网络的整体创新能力,仅仅依赖集聚经济成本优势的集群将难以摆脱衰退的宿命,要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有效发挥集群的网络组织结构的协同创新效应,提升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集体学习能力。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产业集群的发展状态,总会以一定的载体形式表现出来,产业集群的产业特性、集群规模、发展阶段等的不同也导致产业集群往往以不同的载体形式出现,比较典型的载体形式有:城市圈、小城镇、工业园区、龙头企业网络。论文用理论研究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产业集群的不同载体依托形式进行了剖析,分析比较了不同载体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机理,对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所有集群的形成都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外部环境可以分为两种:不可控环境因素和可控环境因素。不可控环境因素通常是自然形成或需要长期形成,不可?
罗仲平[7]2006年在《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中期,总体上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这一阶段工农业均有大步发展,但是区域发展差距有所拉大,“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经济社会矛盾交替激荡。“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发展中化解矛盾,必须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坚持“五个统筹”,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乡村,是新时期新阶段新条件下实现城乡协调、区域和谐、社会和谐和全面小康的现实选择。“五个统筹”首要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县域既是城乡结合部,又是工农汇集地。县域经济囊括工农、涵盖城乡,是国家管理的基本单位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历代都受到高度关注:《史记》讲“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重新审视县域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县域范围内城镇乡经济共生,叁次产业并存,多种经济形式和谐共存。发展县域经济,形成特色,是协调叁次产业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地域依托。目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二元矛盾突出、城乡结构不协调、区域发展特色不鲜明等诸多矛盾,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不到位的小康是不全面、不均衡的小康,县域经济发展不到位的和谐是不长久、不稳固的和谐。县域经济首先必须“壮大”,夯实经济基础、壮大经济实力;着眼建立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效机制、把握“两种趋向”,县域经济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走“发展”之路,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增长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现实道路是培育经济增长点。县域的空间范围、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基础等等都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全面开花,应该是立足资源禀赋特点、发挥比较优势、采取重点突破,发展特色经济,这也就是走增长点培育道路。培育增长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在西部地区的具体体现。西部县域经济培育就是要依据县域的资源禀赋和历史传承,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相辅相承的产业和地域两个空间上培育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增长点,和以县城牵头、中心镇承接的链式接续的空间增长点,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壮大县域经济,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全文将分析对象聚焦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包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从概述县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内涵着手,对有关县域经济增长点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现状和困境。第二部分包括第叁、四、五和六章,是专题研究部分,分别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机理分析、模式构建、路径探索和制度创新四个侧面展开。论文根据新时期、新形势,进一步阐述了县域经济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区域格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作为城乡结合部和工农业交汇点的县域经济,历来受到中央的重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县的历史命运如何,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论文总结发展中大国搞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央的决策,认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相互交织、同步推进的道路。占我国国土面积70.4%,承载70.9%人口的县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战场,是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沿阵地,也是承载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空间载体。因而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现代化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担负着重大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要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正是对县域经济认识的步步到位和充分肯定。论文根据我国的县情和西部地区具体区情,阐明培育增长点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反差强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叁农”问题突出,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区情复杂、差异巨大,进行了初步资源开发,但尚未形成优势,开展了小城镇建设,但尚不足以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因而县域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既不可能是“均衡发展”,也不宜选取简单的“非均衡发展”,必须走非均衡协调发展之路,其实现形式既增长点培育。进而“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动“叁产互动”、“城乡相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论文提出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是产业阵容和空间载体的统一,必须以小城镇建设支持产业集聚;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建设。论文从经济活动的产业集聚和人口分布的循优推移视角阐述了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形成机理。县域经济增长点同时涵盖两个空间:既是经济活动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应形成的推进型优势产业部门,又是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分布的县城、中心镇和经济活动集中发展区等优势区位。县域经济增长点形成过程的实质是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互动推演过程:产业集聚为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提供产业支撑;城镇化又为产业集聚的生成、发展和壮大提供空间载体,人口集聚则是产业集聚和空间集聚的指示器,引导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互动协调。论文通过实证分析,动态描述了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产业成长和空间演进过程。论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模式。论文运用县域经济增长点成长机理,定义了产业区位商和空间集聚指数两个反映产业集聚效应和空间集聚效应的指标,采用二维理论构建起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理论模型,推导出辐射型、自生型、推动型叁种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理论模式;分析了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模式的形成、发展、转换和升级过程。论文探索了西部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制度创新。论文认为,制度创新是西部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前提和保障,探讨了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财政金融制度创新和土地经营制度创新问题。论文认为,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主体是政府,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转变政府职能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内在要求;财政金融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基础。
李振唐[8]2005年在《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都十分活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过大,长期持续的不平衡发展不仅给政府和财政造成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地区间教育、文化、法制建设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后劲不足,并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本论文在于深入研究和探讨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以加快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解决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论文包括导言在内共6章,导言详细了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内容体系、技术路线等。第二章为后发区域发展的国际比较,以比较经济学为理论根基,系统比较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美国西部大开发、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意义。第叁章着重论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指出,选择资源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将农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为区域发展的切入点和着眼点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第四章从资源比较优势的角度论述了特色农业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农业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探寻比较优势,依托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从社会发展和生态效益的角度构建了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与社会基础,但仅有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论文第五章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集群化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章从理论综述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在以上各章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即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四者统一于农村现代化进程之中,四化联动,共同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系统阐释了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定位和战略选择。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 第一,深入研究了后发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论文系统比较分析了美国西部大开发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等发达国家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国与世界的经验事实对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意义。
庄晋财[9]2003年在《区域经济中的小企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区域的地位不仅没有淡化,反而得到加强。一个区域要想获得相对于其他区域的发展优势,就必须重视培育区域本地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理论上说明在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市场经济构建的背景下,小企业成长的内在机制、小企业对区域经济运行与增长的作用机理、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小企业的空间行为特征、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经济落后区域的小企业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经济学、行为学、工业地理学、企业地理学、企业管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来考察区域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强调严密的理论逻辑推理,也注重实际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小企业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和福利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实践证明,小企业的非均衡发展是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区域,而区域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的本地化能力。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柔性化特征、不完全优势和高效的治理机制,使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地化过程中获得许多发展机会,并通过与大企业之间形成的互惠连续共生关系,实现与大市场的对接。 (3)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小企业的空间行为表现出区域性聚集的特征。小企业集群对区域社会关系网络的根植,加强了区域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信任,从而构建起区域创新网络,促进了区域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强化。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由于区域要素察赋的差异,区域间具有非均质性的特征,这是不同区域小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不同的根源。任何一种小企业发展模式,都是对本区域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的结果,将某一区域成功的小企业发展模式复制到别的区域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区域小企业发展的优势在于对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 (5)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推行的“支柱产业”政策,拓展了政府留在“公共领域的利益”,导致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冲突的消除关键在于有效整合区域要素,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化小企业集群,培育区域个性。 (6)区域要素整合的有效性的标志之一是新企业的不断繁衍。因此,企业家的培育有着重要意义。在区域要素整合过程中,企业家处于核心地位。 (7)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要想缩小与发达区域的差距,必须重视具有强烈地域根植性的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走“内生式”发展道路。西部小企业集群发展,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而必须着眼于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
袁界平[10]2001年在《发展战略选择与竞争能力提升》文中认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1999 年4 月21 日在江苏视察乡镇企业时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和长期方针。乡镇企业在中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农村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农村城镇化还刚刚起步;中国当前正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新形成更多的巨量剩余劳动力亟需消化……新世纪赋予了乡镇企业更伟大的历史使命,预示着新世纪农村工业一定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苏南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苏南农村是“苏南模式”发源地。研究苏南的农村工业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不仅对苏南农村工业本身有意义,对其他地区的农村工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苏南农村工业自上世纪70 代直至大约90 年代前期,曾经在全国独占鳌头。之后,其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相比,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不如人意。在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苏南农村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形势。苏南农村工业如何制定和实施新世纪初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实现“二次创业”和再创辉煌,是世纪之交摆在人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强烈关注。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围绕“如何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以提高苏南农村工业竞争力”这一主题,以竞争力为主线贯穿文中各章节,按照从一般到具体、承上启下逐渐推进的逻辑顺序,依次对发展战略与竞争力的关系、苏南农村工业传统发展战略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新世纪发展战略及其诸职能战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策性建议。第一章是导言,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及回顾前人的研究工作。第二章是本文的逻辑起点。首先,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D]. 祝美群. 中国农业大学. 2002
[2]. 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叁个地级市为例[D]. 谢立新.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3].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 任萃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4].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研究[D]. 李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5].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吕勇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6]. 产业集群论[D]. 唐华. 四川大学. 2004
[7].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研究[D]. 罗仲平. 四川大学. 2006
[8]. 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李振唐.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9]. 区域经济中的小企业发展研究[D]. 庄晋财. 四川大学. 2003
[10]. 发展战略选择与竞争能力提升[D]. 袁界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1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规模经济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