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安市西土山乡西土山小学 056399
摘 要:多元化发展是对学生综合素养又一个全面的提升过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自主—合作—探究”于一体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类的综合素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元化 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数学学习内容原理我们的生活,所以老师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创设问题情境。要跳出数学讲数学,讲课要有意义,要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中要有所收获。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学情境的帮助,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更快乐、生动、活泼。
怎样组织数学教学呢?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结合与应用,进行知识扩展。课堂上创设情境教学对接受知识和理解数学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普及教育的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向横向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注重知识的结构性,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的有效性
在知识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概括。也只有经过概括的知识结构,才具有稳定的、清晰的概念。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是“接受——建构”式的,是一个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接受已有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因此,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寻找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平衡,把握好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干预度”,是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关键性课题。
笔者认为,教师的指导过程应包括四个步骤:
1.在课堂上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示范整理知识的方法和过程。
2.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或伙伴合作进行知识整理。
3.让学生独立地进行知识整理。
4.对整理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三、引导深究,于反思总结中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所以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
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上面的教学中,当学生暴露口算除法有多种想法时,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深究,从而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维的认识,又包含了优化的策略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建构。
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全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教学思想的核心。转化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它培养了学生转化意识、发展了思维能力。
五、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
论文作者:赵素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思想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