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窦艳玲

建构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窦艳玲

窦艳玲 吉林省扶余市肖家乡第二中心小学 131200

燕国材先生在《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中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在生命活动中,通过生命活动和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由此,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与实践: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实施生命课堂的重要前提

“生命”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它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并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这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要构建“生命”课堂,教师要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自己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

二、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是实施生命课堂的保证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也是实施生命课堂的保证。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那种“视学校如囹圄、视师长如寇仇”的教学氛围必定会使教育失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参与、积极交往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中学生虽然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但他们有思想,有自己观察问题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他们的想法、观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真正相信每个孩子在他天赋所在的领域里优先充分地表现自己,学生就能产生自尊、自信、自豪感。”即使学生观点出现偏颇,教师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及教参中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正确地加以引导,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感到自己在学术上、人格上与老师是平等的,感到老师的可亲、可信。由此可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给学生一片生命的绿洲,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应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三、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1.挖掘现有的文本资源,进行生命教育。在课堂中要恰如其分地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并有效地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历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古文学习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明志”、儒家思想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内容,使学生受到修身养性、谦让、和谐等的教育。

2.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资源,进行生命教育。学生的身边充斥着鲜活的生命教育资源,各种新闻、报纸等媒体对社会上珍爱生命、漠视生命的现象经常报道,教师要根据文本和学生实际,有效地把这些生命教育资源引入实施,从正反两方面引入学生身边鲜活的人与事,进行有效教育,以使学生在现实的感知中了解社会,在自我的感悟中增强生命意识。

3.丰富语文教学活动,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手段。燕国材先生在《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一文中说“人是自我教育的对象”,即要“用自己的生命活动来塑造、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是的,“生命意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学生主体参与实际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与思维碰撞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利用每单元的活动课程,将语文学习与寻找学生身边相似的故事相结合,延伸课堂,寻找身边的人生标杆。

如可以组织学生走访身边逆境成才的人,也可以组织演讲征文等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可以将语文学习与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相结合,开展“书写自己的成长历史”活动:可以从父母及亲友那里了解自己幼年的故事——口述史;可以从自己的照片及用过的物品——“文物”来反映自己的历史等等,让学生从自身的成长历史中了解生命成长不易,其中浸润着父母、亲友、师长的关爱和呵护,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之情,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改变评价手段,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保障。在教学中,长期受到批评或不被认可的学生往往表现冷漠,攻击性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叙述:“没有什么比意识到无前途、认为自己啥也不行更使儿童受到压抑、灰心垂气和郁郁不乐……”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吝啬表扬,要采用多元评价及发展性评价手段,多角度、多层面地肯定学生的长处。即使学生在学习上落在后面时,我们也应该用“只要你努力,你就总能进步!进步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等等来鼓起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之中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一个还能进步的人,从而养成健康的心态。

生命教育能让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的发展,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为他们踏实地迎向人生打好基础。因此在我们教师努力构建生命课堂的时候,我们应该对“伪生命”课堂说不。我们应该警惕打着“学生主体性”的旗号弱化教师应尽的责任,打着“尊重学生个性”的旗号放弃学生健康人格的责任,打着“快乐教学”的旗号逃逸“双基”的学习,打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旗号进行“作秀”式的表演,打着“探究”的旗号盲目探究。语文生命课堂教学是在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各得其所、各显其能,以实现最佳的整体教学效果。

总之,让我们走出语文教学的荒漠,走进学生的心灵,构建与实践语文的“生命”课堂,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努力使在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感悟生命的真谛,为自己的终生幸福奠定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窦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建构小学语文生命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窦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