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论文_赵俊

施工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论文_赵俊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具体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更要提升其工程质量,还需要加强对于施工操作过程中安全的高度重视,避免在施工操作中出现安全隐患问题,这也就需要加强安全管理,详细分析可能存在的各个方面安全隐患威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防范,最终提升其整体施工水平。本文重点围绕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防范

1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施工风险防范问题

1.1企业决策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有些企业的决策人员缺少必要的风险意识,自身思想较为松懈,不会做合理的风险评估。在项目竞标中,可能存在盲目竞标的问题。企业将自身的经济效益置于风险管理的前面,在实际施工中,必需的防护用具、安全保障措施的投入经费较低。由于施工者的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的技术职业素养,安全隐患防患意识匮乏,缺乏基本的规范及安全保护意识,施工方在安全教育方面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建筑工程的中小型工程风险管理极为混乱,甚至出现了分包、挂靠等现象,往往一个整体项目依靠关系进行承接,具体的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从班组长到具体施工人员,缺少专业素质,缺乏沟通,在工作中盲目操作,完全不考虑各个工序、各个程序之间的衔接,一旦出现问题互相推诿,很容易出现较大的失误。

1.2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蒸蒸日上,但是在许多建筑企业中,它们没有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很少关注风险管理的情况。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它们没有给出明确的风险定位,在项目策划时,也很少考虑项目部门相应的管理机制及应有的职能机制。甚至在一些较小的企业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对风险进行明确定位,未明确其职责。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没有专门的人员开展先期的风险识别工作。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风险预测和评估措施,正因为缺乏这些意识,如果风险来临,就会出现束手无策、自乱阵脚的现象。

1.3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

我国许多建筑公司都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更多的是关注投标项目,往往盲目参与、盲目投标,最终导致资源浪费、投标成功率低,造成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一些公司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细致分析,没有制定明确的方案,也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在施工中,一旦风险来临,由于缺乏必要的预案,没有明确的处理措施,将很难控制,极有可能导致现场混乱,影响工程进度。在工作中,许多从业人员只关注工艺流程,忽视了质量的管理,缺乏对建筑的监管,只关注建筑外形是否美观、建筑工程的结构是否新颖。在部分建筑企业中,由于工期紧张、材料供应不足,为了缩短工期,创造更多的利润,企业会放宽材料验收、检测等监管力度。正是因为他们缺乏全面完善的数据支持,才会导致很多突发事件的发生,管理人员凭借自身经验临时处理,必然会导致处理事件的效果不佳,许多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对策分析

2.1合理控制风险程度

(1)全面掌握与应用工程项目施工中涉及到的相关政策法规。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是确保工程承包方与发包方合法权益的硬性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唯有充分了解和熟悉相关政策法规,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办事,才可以促进自身法律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真正依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预防,防止出现工程纠纷。

(2)签订全面科学的施工合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流程展开科学分析,谨慎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对于那些合同中内容模糊不清、独立承担较多风险的合同应当不予签订。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然会出现风险,应当有准备的理清各种风险因素的承担方,相互之间承担多少责任或经济额度。因此降低或预防风险可以说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关键点。借助于科学的合同签署,对其中的内容条款尽可能的完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借助于合同谈判让合同能够真正平衡双方的权责关系,针对难以避免的风险必须要给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3)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充分掌握和了解与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材料市场价格。这些价格都是根据市场变动而不断波动的,在招标报价的过程中应当对市场发展趋势有全面的了解,确保报价准确合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在招标报价过程中常常会存在对市场因素预测不准确、考虑不全面,因此风险防范应当时刻了解市场价格动向,根据合同约定来合理调整价格。

2.2 科学有效的转移风险

一方面是在施工合同中添加根据合同条件进行索赔的内容。因为难以预测的风险是必然存在的,风险的产生是导致建筑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的主要因素,合同双方都希望能够转嫁风险。因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约定各种情况索赔要素向对方转移风险,能够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分析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做法来增强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当建筑企业提升了自身的风险转移意识之后,建筑工程业主也能够进一步的考虑风险转移和控制,从整体上而言对双方都有利;另一方面可以向第三方转移风险,如工程担保或者建筑施工保险,这两种方式的详细操作流程和具体规范要求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作业中都有非常普遍的应用,但一部分施工单位为控制一个少量保险费用的支出却失去了第三方风险转移的良好时机。

2.3 以施工合同为基础依法索赔

根据相关政策法规中的要求,进行工程索赔需要进行以下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①投标文件,属于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中的重要内容,其中主要是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所约定的条款与承诺,当提出索赔要求时能够作为合法证据。施工单位拿出有说服力的不履行合同的事实来更好的争取索赔;②会议纪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业主、承包人以及监理人关于工程施工所组织进行的所有会议资料,其中应当有参与各方的签字或者签章;③指令或通知,业主驻施工现场的代表或者监理人员发出的各项指令或者通知,比如说设计变更、工程施工暂停等指令;④施工组织设计,即是包含了施工作业计划在内的通过业主代表或监理人员同意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作业方案;⑤施工现场记录,比如说施工日志、工长日志或者工程施工检查人员记录等,还包括业主代表或监理人员签字确认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停水停电、道路封闭开通的证明材料等。

2.4 完善施工风险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完善施工风险管理制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应当构建系统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积极转变思想认识,强化风险教育,不断提升施工单位的风险管控能力,将风险管理和单位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同时逐渐将风险管理应用到施工过程中来。

(2)应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促进施工单位风险抵御能力的提升。

(3)因为风险因素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应当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风险规律并进行预测评价。

结语: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需针对不同因素采取可靠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或避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的发生率,保证每个施工环节均能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控制,为工程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进而保证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1)

[2]蔡青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风险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09)

论文作者:赵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6

标签:;  ;  ;  ;  ;  ;  ;  ;  

施工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论文_赵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