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中医医院 内科 邮编:5543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入院治疗的9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在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5d后,对比其心功能参数、血尿检测及血肌酐的水平。结果:两组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清检测指标及6min步行距离检测结果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字:中西医结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药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的发展进程中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失眠、下肢水肿、身心疲劳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传统治疗方式多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中西医技术的逐渐融合成熟,中医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突出的应用价值。我院选取9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到院就诊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所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将90例所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58~76岁,平均69.5±3.6岁;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59~77岁,平均70.1±3.2岁。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地高辛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0332)口服治疗,1次/d,0.25mg/次。或用西地兰0.2-0.4mg静脉注射,每天一次。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中药药物组成:红参 附子 黄芪 茯苓 白术 山药 山茱萸 苡仁 桔梗 桂枝 怀牛膝,500mL温水混合煎熬,每日1次,200mL/次,口服。
1.3.观察指标
采用彩超心动图进行检查,并对比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频率FS。
血清观察指标以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钠为主。
1.4.疗效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II级以上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且心功能改善I级为有效;无效表示患者病情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趋势[2]。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卡方检验标准则以t或X?来进行检测,当P<0.05时,表明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6min的步行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功能以及各参数方面,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现代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类较为严重的临床病变症状,其中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病,在临床中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心肌梗死后心肌收缩力减退或收缩不协调,此类型导致的衰竭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心功能[3]。如果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后,心肌迅速缺血坏死,心肺功能急剧下降,气道阻力增加,肺呼吸功能增加,肺部血流比例失调,致使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劳力性心悸,气促,咳嗽,呼吸困难,全身浮肿等。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以西药为主,但是治疗效果不佳,且利尿剂使用后易至电解质紊乱,副作用大。而中医认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主要是心脏自病或它病累及于心,使心之气阴不足或阳气受损,无力鼓动血脉,从而使血脉瘀阻,而痰、水、瘀等病理产物又进一步损及阴阳,从而引发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临床表现,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表现为阳气厥脱之危象。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主要心之气、阴、阳亏虚,标实主要是血瘀、水饮为患,多为虚实夹杂。由于人体脏腑功能受损,阴阳气血失调,导致中焦运化失调,气机升降失常,痰浊水湿内生,气滞血瘀,心阳不振,心脉瘀阻而成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以补益心气、活血利水、宁心强心等作为基本治疗法则[4]。又中医认为:水肿,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治在脾,从脾肾入手,心气通于肾,佐入温肾之品。自拟药方中所选红参、黄芪能够补气健脾;茯苓、白术、苡仁、山药健脾利水,附子、桂枝温阳;山茱萸、桔梗、桂枝、怀牛膝、当归、丹参诸药合用,则能够有效的达到益气强心、通阳利水的效果[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中西药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补益心气、活血利水、宁心强心的作用,从而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展,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参考文献:
[1] 侯宝松,刘霞,宋玉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3):2570-2572.
[2] 谢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11-12.
[3] 张建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0):48-49.
[4] 王笑梅,李正兰,杜宗礼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11):1025-1026.
[5] 殷红光,冯晓芬,金成强等.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4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4):393-394.
论文作者:杨秀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充血性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实验组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