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的变迁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群体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00)03—0099—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个体的心理变迁上,也表现在群体的心理变迁上。因此,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研究个体的心理过程及个性特征在新形势下的变化,也要研究群体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而研究群体心理变迁,必须首先对群体心理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共有的、有别于其它群体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下形成的,是群体成员同社会发生各种联系过程中所产生的心境、情绪、认识和反应。”(注:吴焕荣、周湘斌:《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第51页。)群体心理的来源是个体心理,但它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相加。它一旦形成,就成为群体成员心目中共有的评价和情感体验,进一步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归纳起来,群体心理理论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群体压力与从众心理。群体压力是指当个人的意见与多数成员的意见不一致时,就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产生心理紧张,促使他产生与群体行为求得一致的愿望。社会心理学把这种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愿意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行为相一致的心理叫做从众心理。研究表明,影响从众的因素,一方面是情景因素,如:群体的性质、个体的地位、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气氛、问题的性质等。另一方面是个性因素,如:智力水平、性格气质等。群体促使其成员顺从的方法主要有:理智压力、感情压力、舆论压力、心理压力等。
二是关于群体凝聚力和士气。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以及成员愿意分担群体目标的程度叫群体凝聚力。研究表明,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领导方式、成员的共同性、外部影响、信息沟通度、奖励群体规模、群体地位等。“心理学家史密斯(GRSmith )把士气定位‘对某个群体成员或组织感到满足,乐意成为该群体的一员,并协助达到群体目标’的态度。”(注:俞文钊《管理心理学》第262页。 )士气是群体精神面貌的鲜明表现,直接关系到战斗胜败、工作成败。研究表明,影响士气的因素主要有:对组织目标的赞同、合理的报酬、对工作的满足感、和睦的关系、优秀的管理、良好的沟通与环境等。
三是关于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中,群体规范是群体存在和发展的支柱。群体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在模仿、暗示、顺从、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群体规范。这一规范一旦形成,就会对其成员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产生行为的导向作用。
四是关于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是著名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梅奥发现以情感为纽带的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互依存,并对生产产生巨大影响。非正式群体的特征有自发性、相容性、凝聚性、信息沟通灵敏、核心人物作用大等。根据非正式群体所起的作用,可划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与破坏型四类。对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积极型的要支持保护,中间型的要积极引导,消极型的要注意改造,破坏型的要果断取缔。
运用群体心理理论,研究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内部的群体心理的变化发展,不难发现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第一,群体压力减小,从众心理弱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不再象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样盲从、狂热。群体对待不同的声音和行为的宽容增大,个体在自己的意见与群体意见不一致时所感受的心理压力在减少。以服装为例,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的穿着几乎千篇一律。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装开始多样化,谁也不会为自己的服装不同于别人而感受到心理压力。另外,从众心理弱化还表现于思想和行为方面。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较强,特别是在“文革”中,人们不敢越雷池一步,“逢人只说三分话,未敢抛却一片心”。改革开放以来,在宽松的政治氛围之下,人们较多地保留自己的个性,不必为与他人意见不一致而承受各种压力。随着思想上破除禁锢,人们在行为上也开始多样化。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开始流行。这一切反映到群体心理上就是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的空前弱化。
第二,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减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利益。特别是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下,有的人国家观念淡漠,心中没有集体,对群体的利益考虑不多,对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体的影响只能下降,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只能减弱。以高等院校为例,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应该是最听话的、最好管理的学生,他们对新的环境还不够熟悉,因而社会顾虑倾向也最严重。但是近年来新生违纪现象增加表现其社会顾虑倾向在减弱。
第三,非正式群体作用和影响范围增大。随着群体对个体影响的弱化,正式群体的凝聚力也在减少。与此同时,以自发、相容、信息沟通灵活为特征的非正式群体在迅速发展。还是以高等院校为例,近年来以老乡会为代表的非正式群体比较活跃,他们从新生入校到放假回家,都组织有一定的活动。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群体心理上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是一种从重集体到重个体的心理变迁。无论是从众心理弱化、群体对个体影响减弱,还是正式群体的凝聚力下降,非正式群体作用和影响的增加,都反映出新的形势下群体心理的一种走向。面对新形势下群体心理的变迁,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如何因势利导呢?
首先,对从众心理的弱化要具体分析、因势利导。从众心理强化的群体,既可以是凝聚力很强的群体,也可能是盲从度很大的群体。从众心理弱化的群体,既可以是富有独创精神、思想活跃的群体,也可能是自由主义、山头主义、本位主义盛行的群体。因此,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分析从众心理弱化的具体情况。如果群体规范正确,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利用正确的群体压力,形成强大的从众心理。这时任何不顺从行为都是不利于组织利益的。但是,如果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旧的群体规范不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时,该群体成员的反从众行为就是极为可贵的,这时出现的从众心理弱化现象是应该支持和鼓励的,因为这时产生的群体压力会限制成员的创造性。
其次,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增强群体凝聚力。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人组织观念、集体观念、国家观念弱化,个人主义思想抬头。我们既反对改革开放以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扼杀个性、不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的做法,也反对无视集体利益、个人主义膨胀的行为。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群体对个体影响作用减弱的情况,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增强群体的影响力。要研究新形势下的领导方式,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切实落实基层民主建设的各项规定。而研究新形势下的激励模式,既要继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经验,又要借鉴西方激励理论的合理成分。要研究群体的目标结构,使个人目标同群体目标紧紧结合。要研究信息的沟通方式,促进内部交流信息畅通、传递准确。总之,要研究一切提高群体凝聚力的方法,增长士气,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共创未来。
再次,关于非正式群体影响的扩展要一分为二地认识和对待。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简单地压制取缔非正式群体,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加强引导,区别对待,既看到其积极作用,也看到其消极作用。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非正式群体不断扩展的新趋势,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法开展工作。要利用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特点,激发其工作热情,把组织目标与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相结合。要利用非正式群体信息沟通灵活特点以及相互关心的特点,了解群众疾苦,沟通上下情况,让其协助解决群体的困难,增强和密切同志间的关系。要利用其核心人物影响大的特点,尊重他、引导他、培养他,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可以带动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完成而服务。总之,把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对立起来,一味斥责,强行拆散,冠之以“小宗教”、“小集团”、“小山头”而全盘否定的态度是不对的,这样做也不能真正解散他们。另一方面,非正式群体也存在着不少消极方面,如:传播谣言,干扰和破坏正常工作等。因此,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态度也是不对的,这样做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不能遏制其不利的负面效应。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它不仅带来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还会给人们在思想上心理上引起巨大的影响。随着人们群体心理的变迁,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针对变化了的工作对象和群体心理,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思想政治工作向科学化、现代化迈出坚实的步伐。
收稿日期:199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