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十年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未来十年论文,建议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加大政府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财政和管理体制
1.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大胆运用创新的筹资手段,尽快扩大高等教育有效供给。
——加大发行教育国债的力度。建议今年中央政府再从国债总额中切出50亿,带动部门和地方政府投资150亿,总计200亿元政府投入,用于高等学校基本建设。
——改进目前政府对高等学校基本建设投入模式,今后高等学校建设性投入,采用“拨款和贷款相结合”或者允许用政府贴息办法,吸引银行资本加快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鼓励有生源、有就业市场的高等教育机构,改造或扩建教育的基础设施。
——充分运用金融手段融资集资或引入社会资金,加快学生宿舍建设和后勤社会化进程的速度。非财政拨款份额要从1999年的40%扩大到2003年的70%左右,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多元投资体制。
——试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教育融资,从多方面推动高等教育产业的升级。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使社会上闲散资金投向具有高成长性的教育产业,从多方面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如资本市场可导入创新机制,提高高等教育产出的水平与质量;资本市场可推动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迅速扩大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规模。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各种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如对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办学或者捐资助学的,免征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举办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大力支持与规范高等学校基于知识生产与技术创新的企业化行为。应鼓励高校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并允许按市场原则获取收益。政府应制定条例规范高校的企业化行为,以保证高质量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
2.规范与完善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制度,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合理确定学生及家庭分担经常性成本的比例。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经常性成本分担体制已初步形成。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均缴纳学杂费占经常性成本的18.7%,1999年已接近25%,达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立高校学生家庭经常性教育成本的分担水平,预计未来成本分担比例的上升空间已经不大。
——提高学校经费使用效率。这是今后几年内建立规范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的一项重大措施。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均成本太高,很不合理。要详细分析高等学校成本项目,剔除不合理的成本。
——完善助学贷款制度与运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另一个复杂问题,是如何让家庭贫困学生不会因缴不起学费而无法上学。对目前正在实施的助学贷款制度,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逐步加以完善:
一是成立专门负责管理和运行学生助学贷款的机构。这实质上是一个基金管理机构。其运作资金一部分由国家财政拨款,一部分向商业银行借贷,甚至可以发行债券和彩票,基金的一部分向贫困学生实施助学贷款,一部分由机构进行商业运作来达到增值目的。二是助学贷款应该是无息的,而且应准备一部分资金用于减免学生偿还的本金。三是部分减免助学贷款的偿还。如,对于到艰苦行业或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应给予减免。四是适当延长本金偿还期限。
3.推进高等教育财政和管理改革,提高公共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引入绩效预算管理的运行机制,将财政性教育经费与高等学校的若干绩效指标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挂钩。如,对在校生达不到一定规模效益的高校减少拨款,以推动其重组或合并。又如,对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拨款,除依据在校生人数外,诸如学位授予数,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其它科目统一考试通过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正副教授获取竞争性研究经费或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声誉都应作为拨款的评估指标。
——改善高等学校成本开支结构,将支出重点转向直接用于教学的开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成本支出构成中,人员费用比例过高,有半数以上学校业务费支出比例不足10%,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教育财政与管理上应制定必要的规章条例,确保将支出重点转向教学业务领域。
——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高效的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高等学校沿用的以行政级别为核心的公务员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高效的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主要包括高校学科带头人应实行公开招聘制度,并付高薪;对特殊需要的人才增加奖金;规定聘用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允许聘用非全日制员工等。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布局结构调整,以部属院校划转地方为主管理为契机,进一步调整高校布局结构,使之与我国生产力布局相适应
随着中央部属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学校的设置权、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计划将放到省级政府。要抓住这次机遇,统筹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形成与国家及区域生产力布局相适应的高等学校布局结构。
——通过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组合,由中央统筹,全国一盘棋,规划创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对高新技术专业的布点。
——中央部属高校的划转与大学园区、大学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紧密结合,既降低园区建设成本,扩大园区规模,又促进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建设。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渤海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一批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初级学院,一批社区性、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主要依托中心城市高等学校集聚的优势,向边缘地区幅射,扩大高等学校规模。在地级市或者地区适度建立专科性质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高校,加强民办高等学校的管理,建立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体系
我国各类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虽有一定规模,但还存在种种困难。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制定鼓励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民办高等学校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规范。
1.尽快制订《民办教育法》。
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和民办高等学校的法人资格、政府对民办高等学校的责任、民办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加强民办高等学校的法制建设。
2.将一部分公立高等学校(含成人高校)转制为民办高等学校。
原公立学校的资产及转制后的过渡性拨款作为国家投资,与民间投资共同作为股本金,由董事会和董事会任命的校长负责办学。
3.在普通高校创办一批“国有民办”的二级学院。
——鼓励普通高校整合民间教育资源创办“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实行“一校两制”。
——放宽“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录取分数的限制。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实行按成本收费和收费备案制。
4.政府给予民办高等学校鼓励和扶持的政策。
——政府为民办高等学校向银行贷款筹措学校建设经费提供担保并给予贴息。
——企业用税后利润在本地投资办学的,其投资额原已交纳的所得税由同级财政列收列支,予以返还,全额用于教育。
——企业捐资给民办高等学校的款项可在税前列支。
——对民办高等学校实行按成本收费的政策和收费备案制度。
——政府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基金”,依据民办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和教育质量评估,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和奖励。
——民办高等学校在征用土地和减免建设配套费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学校同样的优惠政策。
——给予民办高等学校在招生、用人等方面更多自主权。
5.加强对民办高等学校的科学管理和规范办学。
——严格把握民办高等学校的审批标准。
——加强对民办高等学校的审计,建立和健全年检制度。
——加强对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估和教学评估。
四、打破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界限,实行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扩大高等教育供给
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教育资源,并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是扩大高等教育供给的重要方面。
1.各类高等教育机构都实行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制的教学制度,打破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界限。
——在大城市和设在中心城市的普通高校有条件率先扩大部分时间制的在校生规模,并加强教育信息网建设,充分利用图书馆等社会教育资源,保证学生学习的需求。
——根据地区需求和高校布局情况,逐步放开成人高校招收普通高中生的限制,纳入总体招生计划,允许成人高校兼招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制学生;随着成人考生的低龄化趋势,可采取混合编班,以提高办学效益。
2.鼓励通过合并、改制等形式,对成人高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优化配置。
——选择办学基础较好和有学科、专业、教学特长的成人高校,在继续保持地方、行业培训功能的同时,采取与普通高校合并或改制,达到标准与要求的可升格为本科院校等多种形式,吸引和鼓励地方、行业参与共建重组。
——在保持原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将一部分成人高等学校改制成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二级学院。
——将一部分成人高等学校改制成为民办高等学校,按民办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运作。
3.试行将部分成人高校转化改办成初级学院、社区学院,扩大服务功能。
——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迅速、高等教育需求强烈、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进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区域内现有成人高等学校基础上,组合其它教育资源,兴办初级学院,并与普通高等学校合作,在课程、学分上进行衔接,以便初级学院毕业生中一部分人经过普通高校的选拔考试,升入普通高校3年级继续深造, 另外一部分人走上就业岗位。
——将原有的地区政府举办的成人高等学校改建成为社区学院,依托行业、企业,举办社区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与普通高等学校合作,举办大学基础段教育;举办各种学历与非学历的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
五、继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缓解就业高峰压力
为解决目前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制度性、结构性、观念性的矛盾,必须坚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制度,及早反馈市场信息,以缓解就业高峰来临时可能出现的矛盾。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1.彻底打破进大学就是“包当干部”、“保底包分配”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教育和指导学生主动根据市场需求信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就业的能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一方面在放开,另一方面仍在保底,即经过双向选择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仍回到生源区县由有关部门安排就业;而有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也不同程度地利用行政干预分配毕业生。这种“保底包分配”、“行政干预分配”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助长了许多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一味追求高待遇、“好”单位、大城市,为自己的就业设置了障碍。应当彻底改革这种毕业“包分配”的制度,而且要让学生在入学时就能完全了解将来就业的办法,彻底消除依赖心理。
2.强化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
采用现代技术,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及时向毕业生提供准确、有效的需求信息、就业政策、择业指导和心理咨询。
3.跟踪市场需求信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制度、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教育制度上,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允许学生中途就业、边工作边学习等等,分阶段完成学业;允许普通高校高年级招收成人高校、高职校低年级学生或以其他形式完成基础学业的学生;允许高校毕业生暂缓就业,选择原学专业以外的专业继续学习或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等等。总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或者仅仅是基础部分。
——在专业设置上,宜宽不宜窄(包括高职校)。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要求,确定适当宽窄的口径,如为发达地区培养商务人员,即使是高职校,口径也宜宽;而高职校培养特定岗位的专业技术操作技师、技工等人员,则要针对性强。
——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学生择业教育内容,更要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意识教育,以及基本的金融、财会、管理、法律等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4.营造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环境。
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采取小额贴息贷款,设立风险基金参与投入等激励机制。
5.采取减免教育贷款、实行经费补贴等配套措施,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以及县级以下的基层机构和国有中小型企业就业。
6.在就业矛盾比较突出的时候可采取过渡性就业方法。
对一时未落实就业的相当数量的学生,由政府建议,学生自我选择,签定短期合同,到新兴产业、技术领先的大型企业或社会公益性机构从事临时工作。
7.在高等学校评估中,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不仅能促进高校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能促使高校校长与教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六、实施机制创新,积极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1.转变学校行政管理职能,精简机构,降低管理成本。
——在积极实行学校后勤社会化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非学术性的教学行政服务社会化。如教材和设备的采购仓储、财务核算、人才交流服务等,通过契约委托形式或将具体事务转移出去,促进其社会化,做到服务、管理两分开。
——学校行政机构的职能要适度综合化,精简机构数。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教学人员数,避免因机构职能划分过细不易协调的弊病。
——简化校内院、系管理职能,校内院系以教学、科研和教师业务管理为主,不要求与校级机构设置上下对口。
2.改革用人制度,切实做到评聘分离,按需设岗。
——推行高校管理人员、教师聘任制和全员合同制,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破除职称、职务的终身制。
——适当扩大管理岗位的职责范围,实行一岗多职;减少管理层次,如系不设副主任,配以助理或业务秘书。
——不同级别、职称的管理人员、教师岗位设置数,应根据所在院系、部门的科研学术水平、工作量等客观需要决定,不作统一比例规定。
3.建立与工作绩效密切挂钩的收入与分配制度,形成体现贡献的激励机制,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进取心。
——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中要淡化“职称”、“年功”,切实根据其工作量、工作的成效付给相应报酬。
——提高工资中用于教学授课的份额,使教学工作量大、教学质量高并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鼓励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多授课。
4.加大高校内部教育资源统筹配置、管理的力度,提高使用效率,扩大吸纳学生能力。
——将学校一些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的教学设施实行校级统筹使用管理,如计算机中心、部分基础实验室等。
——延长教学设施的开放时间,利用假日、假期为教师、学生多提供实验与学习机会。
七、激励进取、优化配置,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1.建立评聘分离,按需设岗,聘用任期制的教师管理制度。
——教师职称评定放开,聘用岗位数则按学校、学科的学术水平和规模设置。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高级职称教师岗位数可以有较大差别。
——规定教师岗位职务任期的聘用年限和年龄要求。可规定1 年一聘或2年一聘,任期满后,重新考核后决定续聘与否;40 岁以上不再聘任中级职称岗位,55岁以上不再聘任副高级职称岗位。
2.破除教师身份的学校所有制,实行学校间、地区间互聘制度,统筹配置教师资源,激活教师队伍。
一流大学与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的选聘视野要扩展到国际范围,吸引一批能够领导本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人才;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授选聘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般高校也应鼓励教师地区间、学校间互聘。作为过渡期,外聘教师在一定期限内人事编制可保留在原校,也可转出。逐步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师合理配置的机制。
3.强化教师考核制度,落实以绩效为中心的分配制度。
——加重教学工作在整个教师绩效考核中的份量,教学工作量大、教学效果好应在评聘职称和收入分配中得到充分体现。
——教师收入分配,应与评定职称级别逐步脱钩,减少年功工资的份额。在同一职级岗位上,工资水平可有一定弹性幅度,不同职级工资可有一定交错,低职级教师工作出色,收入可以超过表现平平的高职级教师。
4.建立首席教授或特聘教授的任期目标制度,加速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促进学科建设。
——首席教授或特聘教授,要以任期目标形式进行招标竞标遴选才俊。首席教授实行年薪制,并在工作条件和经费上给予重点配置。学科带头人在人员聘用、经费使用方面享有更高的自主权。
5.加强和鼓励高校教师开展与社会经济界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
——对高校与企业社会各界和国际间高校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政府应给予政策、信息支持及必要的资金资助,尤其要向重点学科、新兴科学技术学科倾斜。
——要促进和鼓励高校教师的学术成果推向国际,一流大学和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应以其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或取得国家、省部级重大经济科技项目成果作为评聘、升职的要求。
——鼓励和要求教师参与社会经济界的技术、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活动,并纳入工作考核范围,作为教师任职的资历。
* 本文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结构与条件研究”课题系列报告之三的摘要,课题组由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负责,组长为所长蒋鸣和同志,参加研究的还有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周飞、包于灿、徐坚成等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