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的分类与水平_核心期刊论文

中国期刊的类别与级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级别论文,期刊论文,类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类别

1.1 中国期刊按管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1.1.1 申办正式期刊须履行严格的申请和报批手续,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在核准其各项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发给编有“国内统一刊号”的报刊登记证。国内统一刊号以GB2659所规定的中国国别代码CN为识别标志,由报刊登记号和分类号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国内统一刊号的主体,后者为补充成分,其间以斜线“/”隔开,其结构形式为:

CN报刊登记证号/分类号。

公开发行的期刊,可持登记证向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中国国家中心申请国际标准刊号。按国际标准ISO3297规定,一个国际标准刊号由以ISSN为前缀的8位数字组成,如ISSN1008-1666。其中前7位为单纯的数字序号,无任何特殊含义,最后一位为计算机校验位,其数值根据前7位数字依次以8~2加权之和,以11为模数按附录B所示的方法计算得到。

近年来,随着条码技术在我国商业系统的广泛应用,作为商品向国内外发行的正式期刊也被要求使用条码。期刊使用的条码其结构为:977+ISSN号的前7位+2位特别数位+校验位。期刊的条码由主码(EAN13位码)和2位附加码组成,附加码用以识别期刊的刊期和出版时间,如月刊每年每期的附加码为01,02,……12;双月刊按出版月份而定,季刊应在出版月份上加01,如1、4、7月出版,附加码为02、05、08。所有条码软片一律由新闻出版署条码制作印刷中心制作和提供。条码的使用,有利于出版物的发行部门建立全国范围的发行信息网络,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市场信息,迅速、准确地处理订货、发货,提高库存管理的工作效率,防止资金积压;有利于图书馆对出版物进行计算机管理;有利于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加强对出版物的管理,遏制非法出版物。

1.1.2 非正式期刊又称内部期刊,是指持“内部报刊准印证”,不列入“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内部期刊是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内用于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交换信息的非商品性连续出版物。

1.2 中国期刊按学科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社会科学期刊和科学技术期刊。

1.2.1 社会科学期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按其办刊宗旨、出版方针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七大子类,为方便阅读,图示如下:

1.2.2 科学技术期刊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和科技法律、法规,公布新的科技成就,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科技期刊根据其办刊宗旨和办刊方针的各有侧重,也分五大子类,图示如下:

1.3 以主办单位的所在地划分,期刊尚有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一说。

2 级别

有关期刊的级别,国内尚无明确的、统一的划分。近年来人事部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有关条例中要求有某级刊物发表的论文,于是期刊在民间有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之说。这种以主办单位的级别定期刊级别的说法是缺乏科学性和法律依据的,同时也是对期刊类别和级别概念的混淆。笔者认为,不同类别的期刊其办刊宗旨、办刊方针各有侧重,读者对象各有差异,象一般综合文化生活类期刊可根据年发行量列出排行榜,学术理论类尤其是技术类期刊则不可以发行量的多少定刊物水准的高低。因此对期刊等级的评定须分门别类根据不同指标体系综合测评,量化打分。

目前国内有关期刊质量评估体系有国家科委颁布的《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评估标准》(1994年)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制定的《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1996年),下设七大类别的不同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估办法。各省(直辖市)的期刊管理机构大都参照这两大体系对本省(直辖市)主管的期刊进行管理和定级,一般由专家组成评审组,评审组根据评估办法中所列的四大部分(政治标准、业务(学术、技术)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指标量化打分,评出一、二、三个级别。一些省的出版管理部门规定,如果某刊连续两届被定为三级期刊,则面临“下岗”(取消正式刊号)。

近年来国家对期刊的评比最权威的当属“全国百家社科期刊评选”和“全国自然科学期刊评比”。“百家社科期刊评选”又称“百刊工程”,它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推出的“三刊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选中国社科期刊的样版和品牌。首届评比选出了102家期刊,七大类社科期刊各占一定的比例,其中学术理论类期刊评出了包括《求是》、《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在内的15家期刊。除了这两大评比,国内对学术类期刊的定级主要参照“中文核心期刊表”。核心期刊表由北大图书馆和北京期刊工作者协会共同研制,其研制方法为:1、以《全国报刊索引》为依据进行被索量统计;2、以学科自行选择的专业性文摘为依据进行被摘量统计;3、选取5-10种学术水平高、其内容能合理覆盖全部下级学科的期刊作为引文分析的来源期刊进行被引量统计;4、以被评期刊三年内刊载的属于所研究学科的文章数进行载文量统计。然后选取载文量的32-50%,文摘量的50-70%,引文量的70-80%所对应的刊作为初选的核心期刊,最后送交各学科专家鉴定确认。由于核心期刊表的研制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因而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核心期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核心期刊表”定期研制。1992年出了第一版,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据消息,今年已在研制第三版。由于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刊物办刊的水平总在不断地变化中,有些提高了,有些下降了,因而有些在一版中榜上有名的,到二版中被筛选下去了,另外一些后来居上跻身榜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工农业及社会生活诸方面都在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反映在学术领域就会产生新的研究热点,新的研究领域及新的学科,使得期刊的创刊,停刊,改名,合并分辑等情况不时出现。例如十年前,大多数群众还不知电脑、股票、证券为何物,而今天有关电脑、股票、证券的期刊已一跃成为热销刊物。

最后谈谈论文的级别,一般说来,刊物级别越高,对入选文章要求愈高,尤其是学术理论刊物,对所发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真实性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相对来说,在全国优秀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是较高的,有一定的社会反响。此外也应该辩证地看到,一些暂时影响不大的非核心期刊所刊发的稿件并不定全是低水准的,从《新华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学术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来看,其转载、摘编、复印的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非核心期刊。这些被转载、复印的文章应该说是得到学术权威鉴定和认可的,有一定学术和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那么无论它是发表在哪一级别的刊物,都应以其被转载、摘编、复印的期刊的级别来判断其水准的高低,并作为职称评定和科研评奖的参考。

标签:;  

中国期刊的分类与水平_核心期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