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八医院骨一科
【摘 要】目的 研究地佐辛注射液对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到医院进行骨科膝关节置换患者50例,随机者随机、平均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且两组的患者在病种、病情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地佐辛注射液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安慰对照,用镇静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在镇静评分(Ramsay)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比观察组大,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地佐辛注射液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并且能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地佐辛注射液的镇痛方法值得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后;地佐辛注射液;镇痛
近几年随着我国不断的老龄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概率不断上升,而膝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但是围手术期膝关节的疼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使患者的满意程度下降,恢复速度减缓。地佐辛作为一种强效的镇痛药具有激动和拮抗的双重作用,并且减少呼吸抑制现象的发生。本文选取50例术后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地佐辛注射液的应用效果,观察其镇痛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到医院进行骨科膝关节置换术以及统一参加这次调查的患者50例,其中女21例,男29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2±3.3)岁,并且这些患者不患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器质性疾病。另外,患者都属于膝关节晚期病变,出现膝关节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的时间超过一年,并且传统治疗无效半年以上,排除精神异常、近期服用镇痛药、滥用药物的患者。随机者随机、平均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且两组的患者在病种、病情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地佐辛注射液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镇痛。
为了提高麻醉的效果,在系关节置换术之前30min要进行麻醉诱导,所有患者先注射0.5mg阿托品肌内注射以及3μg/kg芬太尼、0.1 mg/kg咪达陛仑、1.5-2.5 mg/kg丙泊酚[1]。当患者的意识逐渐消失以及肌肉放松到适当程度以后进行气管插管。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使患者持续处于麻醉状态,医生采用依托咪酯及异氟醚静吸复合方法。同时采用顺苯阿曲库铵的方法保持肌松状态,并且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适当地使用芬太尼。当膝关节置换术结束以后,观察组在进行麻醉诱导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注射地佐辛注射液,而对照组在诱导麻醉后插入气管,并且在前静脉注射100ml的0.9%氯化铵溶液。
1.3观察指标
记录膝关节置换术后第1,4,8,12,24,48h时患者的疼痛情况,并且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视觉模拟评分以及镇静程度评分。另外,在患者术后24h之内仔细观察患者是够出现不良反应,如嗜睡、呕吐、瘙痒、尿储留及呼吸等反应抑制。
视觉模拟评分:无痛为0分,疼痛难忍为10分;
镇静程度评分:焦虑、烦躁为1分,能够合作为2分,出现嗜睡情况且能听从指令为3分,处于睡眠状态且能唤醒为4分,能唤醒但反映迟钝为5分,嗜睡且不易唤醒为6分[2]。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 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和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因为难以忍受的疼痛而影响治疗效果以及恢复速度,特别是2d之内是最为难熬的阶段。经过研究发现术后早期疼痛与术后痛觉过敏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需要在术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和股四头肌痉挛,这不利于患者患肢的活动[3]。另外,过度的疼痛会造成患者生以及和心理性的改变,患者会出现一些烦躁不安和忧郁等负面情绪,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抑制、血压上升等不良现象。因此,高效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活动,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患者康复有重大临床意义。
以前,膝关节置换术后通常采用吗啡进行镇痛治疗,虽然这种临床镇痛效果很好,但是其拥有很大的副作用,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并且吗啡很容易使患者成瘾,且其对阿片受体的激动没有选择性。而地佐辛属于一种新型阿片类镇痛药,不产生典型的林受体依赖,其具有阿片类激动剂和拮抗剂。其主要通过激动ĸ-受体以实现脊髓镇痛,并且通过拮抗μ-受体抑制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对呼吸抑制影响小,使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小,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另外,地佐辛的镇痛效果比吗啡及可待因镇痛更强[4]。
从本组资料结果可以看出,地佐辛组与对0.9%氯化钠溶液的镇痛效果的术后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适当地使用地佐辛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拥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明显差异(P<0.05)。膝关节置换术者大多数是中老年,由于中老年人通常有呼吸功能减退的问题,导致患者存在很高的呼吸抑制风险,而地佐辛在镇痛能够减少老年患者术后出现呼吸抑制的现象,其是当前一种较为理想的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国华.地佐辛注射液在腹腔镜全麻手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84-85.
[2]王军,王志萍,黄东晓.地佐辛与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5):109-110.
[3]宋建治,肖少雄,徐礼森.骨科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应用地佐辛注射液镇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24):1989-1991.
[4]张从利,邱正国,孔祥国.地佐辛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在骨科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田.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38-1039.
论文作者:阳鹤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患者论文; 膝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注射液论文; 骨科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评分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