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论文_张仁明

如何培养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论文_张仁明

张仁明 四川省旺苍中学

摘要: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流传,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绚烂的历史长河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其中古诗词文化是这各种各样文学样式之中绚丽夺目的一朵鲜花。如何让当代中学生更好地传承我国的古诗词文化,能够更在更深层次之中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内容,并使其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之中发扬光大,是当代中学语文老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古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留给老师的教学任务也非常繁重,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古诗词在中考中的教学比重也会逐渐增加,这就要求中学语文老师要更加注意对学生古诗词的教学,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更好地传承我国的古典文化。

关键词:中学生;古诗词;理解能力

引言 古诗词相比于其他的文学形式,本身所含的篇幅较少,所以更具有含蓄的美感。诗人往往将自身的所见、所感、所悟融入到诗词之中,而且诗词所表达的内容是全方位的,短短数语就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融入进来,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想要更好地理解它是有一定困难的。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主要是通过古诗词流传下来的,古诗词与历史文化牢不可分,正是由于这种牢不可分的关系,又在一定层次上赋予古诗词独特的含义,这也突出了要让中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一、从作者的背景生平理解古诗词

要想更好地理解一首诗所表达的内涵,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这首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大多数诗歌的最后两句都是运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所想,也是整首诗的意境和主旨所在,有千古名句的诗也要注意名句在诗中所处的分量。

注意时代对作者的影响(盛唐时期诗人的诗歌往往是很豪迈奔放的,中晚唐时期往往有着对国家、自身命运的担忧之情,南宋时期往往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等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较大的诗人(例如杜甫、李清照、李煜等等)。任何一首诗歌,或多或少都有当时时代的烙印,也可以说是当时时代的一个缩影。不管是李白充满浪漫主义风格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写景诗,还是杜甫包含家国忧思充满写实色彩的爱国诗篇,都有着属于唐朝时期大气而奔放的特点。而由于两宋时期的中国虽然经济领先世界但是军事始终不如人意,而且历史变迁过快,使得宋词分为离别怅惋、仇恨哀怨的婉约派(李清照、温庭筠)和豪气冲天、恢弘陈雄的豪放派(辛弃疾、苏轼、岳飞)。回忆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作品风格是对诗歌情感最难把握的一种。如果我们不了解东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不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傲骨,就对陶渊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隐世之志无从把握;如果对唐朝“安史之乱”不够了解,不知道杜甫在那场动乱之中经历的悲惨遭遇,就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无从理解,更无法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深切哀叹;如果我们不了解陆游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不熟知他的爱国情怀,我们就无法感知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内心情怀,更无法理解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报国之志。

所以对古诗词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的把握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要求学生能够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从关键字词中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古诗词中除了饱含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之外,一些诗歌之中的关键字词更是起到了本首诗点睛之笔的作用,给这首诗带来了一个独特的亮点。我们语文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是要注意对学生诗词诗眼的教学,从诗眼入手全方位的理解诗词的含义。比如李清照《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之中的诗眼是“绿肥红瘦”,短短几个字极具表现力,用“肥”字描写叶子,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叶子润泽鲜亮之感,非常之准确、凝练;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又比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显而易见,“幽”字就是本诗的诗眼,是帮助我们理解整首诗的最主要的一把钥匙。全诗紧扣“幽”字,将李凝居住地方的幽静描写的淋漓尽致。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则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由此可见,要想读懂一首诗,“诗眼”是最为关键的。

三、体悟诗歌情感

诗言志,歌咏言。一首诗歌,总要传情达意。这情感的表达,有的靠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因此,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把握诗人情感的脉搏。在现行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绝大多数答案都要指向情感的表达。例如2017全国卷3

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参考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结语:对于诗词的理解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要想保证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必须阅读和记住很多的相关知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力求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诗歌的魅力,在古诗文的理解过程中去寻找那种“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壮志豪情。总而言之,赏诗如同品酒、如饮清泉、如尝香茗,久而久之就会有“诗不醉人自醉”的感觉。

参考文献:【1】侯艳艳.初中生古诗词能力培养浅谈【J】考试周刊,2014(50):47-48

【2】段双泉.中学生经典诗文多元化解读的理论匡正【J】.语文建设,2010

论文作者:张仁明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论文_张仁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