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中医医院 湖北汉川431600
【摘要】:目的:观察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取我院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日直至2017年11月8日,并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视觉模糊患者有1例、头晕患者有1例、轻微腹痛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
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大便性状改变、排便习惯改变以及腹痛为主要症状,在临床中分为混合型、腹泻型以及便秘型等几个亚型,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为常见,而对于该类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1-2]。因此,我院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收取我院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日直至2017年11月8日,并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纳入标准:①90例患者均符合临床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②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均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知情和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禁忌症或者药物过敏患者,②肾、肝功能不全以及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均在20~5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01±1.25)岁,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2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均在21~5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11±1.18)岁,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19例。
上述两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各项资料无明显的差异,能够实施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4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使用奥替溴铵片、每日三次、每次1片,4个疗程为一个周期、15天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4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实施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若患者为肝郁脾虚证:吴茱萸10g、黄连10g、白芍12g、北柴胡12g、灸甘草10g、茯苓11g、白术16g、陈皮16g、香附15g、木香10g、薏苡仁11g、黄连10g,脾虚湿困证:北柴胡11g、吴茱萸10g、黄连10g、灸甘草10g、白芍11g、党参16g、砂仁15g、茯苓16g、厚朴11g、藿香15g、苍术15g,将其使用水煎服,15天作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
对比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22.0软件,每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相关统计处理,研究中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采用P<0.05代表两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差异,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具有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视觉模糊患者有1例、头晕患者有1例、轻微腹痛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对比2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讨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临床中医学“腹痛”、“泄泻”范畴,多由于湿热内蕴、肝气郁结、情志不遂、脾失健运所致,而在临床中气机升降、肝脾不和、肝失疏泄为主要病机,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3-4]。
临床对于该类患者常实施西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多数患者实施奥替溴铵片治疗后,易发生多种视觉模糊、头晕、轻微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导致其治疗效果不佳。而通过对患者使用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取得较为显著效果,根据患者的辩证分型实施不同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吴茱萸、黄连、白芍、北柴胡、灸甘草、茯苓、白术、陈皮、香附、木香、薏苡仁、黄连、北柴胡、吴茱萸、黄连、灸甘草、白芍、党参、砂仁、茯苓、厚朴、藿香、苍术等多种中药,诸药合用,具有调畅气机升降、健运中焦、疏肝理脾等功效,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5-6]。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视觉模糊患者有1例、头晕患者有1例、轻微腹痛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力强,张贵锋,曾艺文等.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6,57(14):1214-1217.
[2]陈卓,刘胜楠,吴克俭等.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J].山东医药,2016,56(40):75-77.
[3]张崖冰,胡善联,何江江等.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2):73-75.
[4]张崖冰,胡善联,何江江等.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预算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11):66-68.
[5]曹晓龙,陆敏.肠康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3):232-234.
[6]余跃,蒋楠,黄康等.生物反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1):37-39.
论文作者:孙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患者论文; 综合征论文; 发生率论文; 黄连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吴茱萸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