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面向人民--社会主义图书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_政治论文

坚定不移地面向人民--社会主义图书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_政治论文

要始终不渝地向着人民——关于建设社会主义书文化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始终不渝论文,建设社会主义论文,若干问题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既要实现经济腾飞,又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两个文明”的同步共进。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努力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书文化,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出版业转型的根本任务,也是促进出版业发展和繁荣的根本目的。

那么,出版业如何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呢?这就要遵照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示,坚定地把我国的社会主义书文化建设全面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我认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书文化创造与人民的历史创造的关系。这包括为谁创造、怎样创造和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创造的问题。这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相辅相成的。这个问题解决好了,许多其他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一、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求是:到本世纪末,“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我认为,要特别强调的,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观念,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书文化的根本原则,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是社会主义书文化的质的规定,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内在要求。

人所共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坚持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目的就是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十五大的报告中讲得十分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书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要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就必须首先明确这个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目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下,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可以设想,如果违背了为人民谋利益的这个根本问题,哪里还有什么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呢?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就正是从这里出发的。

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快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更好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因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自然,不可否认,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杠杆来发展生产力的经济模式,有个如何正确看待“利益”,正确区分正当利益与非正当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问题。但是,不管情况多么复杂,在总体上必须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因为,从全局看,从长远看,个人利益就包容于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之中。所以,任何企图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为人民谋利益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上的某些误导,新旧体制的摩擦与冲撞,社会主义市场早期的不成熟及其负面效应,社会发展在某些方面日趋“物化”,社会的利益分配出现了新的格局,有些人的心理处于失衡状态,这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出版队伍中来。在当前图书出版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错误倾向,比如,脱离实际,随意胡编乱造;逐奇猎艳,迎合低级趣味;崇古媚洋,把痈疽当宝贝;以至为了金钱,不惜去冒政治上的风险等等,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出版业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图书质量,实施精品战略,都离不开这个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问题解决了,方向问题才能够解决;方向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能够解决;否则,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无从谈起。

而且,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是人在其社会中利益和意志的集中反映”(刘永佶:《中国现代化导论》,第224 页,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而社会主义文化,毫无疑问,应当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集中反映。所以,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必须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把握人民的思想脉搏,关心人民的切身利益,并真正把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作为社会主义书文化的主体内容。这一点可以说是建设社会主义书文化的试金石。一切伪文化、反文化,不管打着什么漂亮的旗帜,披着什么美丽的外衣,都是违背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的。因此,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十分明确,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自觉地坚持执行党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才能在出版业转型的过程中,真正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自然,也才能够正确地实现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的任务,完成出版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应有的重大使命。

二、“一导多元”文化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基本国情。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我认为,就必须毫不犹豫地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在总体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多元文化格局,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相当时期以来,我国文化界流行着一种说法,中国现代的文化格局是马学、中学、西学的“三分天下”。也就是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三分天下”。很明显,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但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文化领域的矛盾状况。这没有什么奇怪,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都是新旧成分同时并存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决定了文化必然是多元的。所以,我们必须以文化多元化的立场来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必须以文化多元化的立场来看待西方的资产阶级文化。“一元化”的文化观念和政策,是不正确的,十分有害的。“文化大革命”就是沉痛的教训。但是“多元化”的文化观念和主张,也是错误,甚至是危险的。这就是以“资产阶级自由化”为代表的错误思潮的泛滥一度造成的严重局面。事实表明,如同在政治领域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在经济领域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一样,在文化领域我们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发展主导型的多元化文化。自然,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也必须遵循这一要求,以此为指导,并在实践过程中努力促其具体实现。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92页)不必讳言,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统治。即使阶级已经基本消灭,但国家的性质并未改变。同任何阶级的国家一样,作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为了实现本阶级的统治,不仅要在政治上、经济上占统治地位,而且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所以,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是天经地义的。而且,从文化的发展来看,“五四”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始终起着引导历史前进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俄国人的解读到中国人的解读的历史性变化,并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而导致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这深刻地表明,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中国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而且早就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成为当代中国的统治思想,其中国形态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党性和人民性的表现,又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时代性的要求。

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中西两种文化交融与冲突的背景上展开的,不可能不受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实际上,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一直存在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其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关系问题。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列宁选集》第二版第四卷,347页)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文明古国,我们有久远、博大、 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而且,这种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沉淀在人们的思想里。犹如长江大河奔流不息,我们民族文化的昨天和今天,在主体上是合乎逻辑的继续。作为文化缔构业的出版业,必须十分珍惜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努力继承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光大中华文化的精髓。但又必须十分清楚,这种形成、发展、成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文化,不管有多么久远、博大、辉煌灿烂,从根本上说,都是服从于、服务于当时那种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那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时至今日,其封建思想、小农意识仍然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沉重负担。因此,必须立足现实加以改造,进行现代重构。同样,对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其理性精神、主体意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等,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们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跨进,都是有益的。把西方(包括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吸取过来,熔铸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之中,是我们对外开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防止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并有效地抑制其“西化”、“分化”的图谋。“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借鉴。所以,要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文化“一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观念和政策,都是错误的。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进行改造、重构、融通、整合、创新,是我们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书文化的重要原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提出的应有要求。

党的十五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围绕这一目标和要求,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遵照邓小平理论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我们可否这样认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原则下,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的,一切有利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目标的,一切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健康向上的需求的人类文化成果,都应当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书文化的重要资源,并且可以成为我们社会主义书文化的有益的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中关于市场经济的论述和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公有制形式实现多样化的论述,都是借鉴西方文明成果的有力例证。这就像恩格斯曾经谈过的,马克思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辩证法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外壳”,“成为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122页)。这又表明,“一导”与“多元”, 在社会主义的一定条件下,是不能绝对分割的。我们要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就应当坚持“一导多元”的文化格局。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反映,也是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三、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书文化的创造

文化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所谓“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里除了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源流和深广的民族底蕴之外,更主要的是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现实土壤和时代特质。这同江泽民同志在对文艺工作者的讲话在思想上、理论上是一脉相承的。在那篇讲话中,他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和繁荣的最深刻根源,在中国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他号召我国的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这里所说的“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我认为,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方面和以缔构书文化为中心任务的出版业,不仅要以文艺为重要内容,而且在整体上同文艺有着基本相同的发展根源与规律、创造条件与道路。所以,出版业也必须把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的基础,建立“在中国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书文化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书文化的进步。在当前,就是要密切地关注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的现实,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图书出版的实际工作融进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去,融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洪流中去,自觉地把书文化建设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所共知,任何思想、理论、精神文化产品,都来自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而各特定时期的思想、理论、精神文化产品,又都只能产生于各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离开了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社会实践,也就不可能有特定时期的思想、理论、精神文化产品。这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对于社会主义文化来说,其规律就寓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与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如果出版业脱离了人民的历史创造和火热的现实生活,就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这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可以替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创造活动,而是说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创造活动,绝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创造活动,并要与之同步发展,相互促进。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所以,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必须遵循这个基本原理。

所谓“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这既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据,又明确地阐明了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而这种辩证关系的实现,正是通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就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完成的。如果离开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不仅无法实现“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特征”,也无从发挥“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这是十分清楚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把“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也要求我们的出版业必须把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书文化的基础,建立在“中国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因为,这既是提高民族素质、培育“四有”新人的必要条件,又是提高民族素质、培育“四有”新人的基本目的,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是一体化的。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政治,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所谓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也就是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并与之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并与之同步共进的社会主义书文化。

现在有必要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出版工作者对现阶段的中国国情究竟了解多少?对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到底清楚多少?出版业发展的思路又从何而来?图书选题计划的制订又拿什么作依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深入“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的要求,远远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当前某些出版单位之脱离人民现实斗争的实践,昧于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了解,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有的人以种种借口,长期不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连历史上形成的调查研究的制度也不要了,似乎出版工作者、包括编辑在内,顶多只要跑跑会议、联系联系作者就“万事大吉”了,甚至有的人连跑会议、联系作者的工作也很少去做。这是一种真正的危机。同所有的文化工作一样,图书出版工作一旦失去了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那就只能一步步走向没落;只有真正把振兴的基础牢固地建立在“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才能迎来“柳暗花明”。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这种空前的“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没有亿万人民轰轰烈烈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那么,能有今天这样的出版局面吗?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我们的社会主义出版业要随历史的前进而前进,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就要坚决地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发挥它之于经济、政治的重大的积极的反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真正的而不是虚假的、稳定的而不是暂时的发展与繁荣。

文化与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的关系,规定着文化的本质、特性与规律。因此,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就决定于我们的出版工作在同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自觉结合的程度。自然,我国的出版业是由众多的出版单位组成的。它们的情况不同,条件各异,具体任务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在这个书文化创造的基础与出路的问题上,都是共同的。除此而外,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不可能建立在别的基础上,当然也不可能有别的出路。

四、根本的根本: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出版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最终手段是图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最终产品也是图书;离开了图书(当然还包括刊物和音像制品)谈出版一切都是空话。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对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这有许多工作要做,但集中到一点,是“提高质量”,对出版业来说,也就是要多出好书。所以,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我认为,落到实处,就是要集中一切力量,多出好书、不出坏书,“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这是建设社会主义书文化的最终实绩,也是发展与繁荣出版业的根本标志。

第一,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我认为,首先要学习人民、了解人民,学习社会、了解社会。江泽民同志在对文艺工作者的讲话中,非常明确地指出:“我们希望文艺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认识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和精神生活的进步。”这里不但明确地提出了学习人民、学习社会的任务,同时也提出了怎样学习和学习什么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具体地指明了“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的前提与条件、方法与途径,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包括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包括文化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出版业也必须深刻认识、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坚决克服那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闭门造车、“守株待兔”、“跟着感觉走”的错误倾向,否则,要保证多出好书、多出精品是困难的。现在出版界有人把“总量过多、结构失衡、重复建设、忽视质量等散滥问题”,统统归咎于出版社太多,这就是不深入生活、不深入群众,不学习人民、不学习社会,不参与到人民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的具体反映。

第二,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我认为,在图书出版工作中,还必须真正做到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同人民息息相关,忧乐与共。人民关心的重大问题,也应该是出版业关心的重大问题;人民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也应该是出版业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当作出版业的第一需求。从图书选题的制定、结构的调整,以至经营策略的选择等等,都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作为最重要的根据。要像邓小平同志所指示的那样,出版业也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指导与衡量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标准。

第三,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我认为,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必须正确解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这方面,党有明确的规定,这就是:“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我认为,我们经常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质上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也可以说是人民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在出版工作中的具体化。在一个具体的出版单位,社会效益往往主要表现为国家的、人民的利益,而经济效益当然也包括着国家的、人民的利益,但更主要的,往往直接表现为单位的、个人的利益,或者说同单位的、个人的利益相联系。因此,在出版工作中如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处理不当,就容易具体表现为国家的、人民的利益同单位的、个人的利益的冲突与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出现了利益多元化的情况,如果摆不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经不住眼前的、局部的利益的诱惑,就可能走邪路。

第四,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还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必须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对于出版业来说,绝不仅仅是图书的销售方式问题,生产资源的配置问题,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转型、队伍的转型问题,也就是书文化的创新与重构和人的现代化问题。那种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仅仅看作是图书的营销问题,是肤浅的、表面的。所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首先是人的适应,人的思想、观念、精神的适应;其次是产品的适应,也就是图书的思想、内容、质量的适应;再次是体制的适应,就是要彻底从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解放出来,建立走向市场的新的出版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这个基础上,最后才是图书的营销问题。营销问题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体的一个方面,而且,在根本上还是要由人来决定的。这就是说,要首先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出版人。所以,必须紧紧抓住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这样,才能够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不断推出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好书。

第五,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我认为,还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并把这作为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矛盾的存在,新旧文化的斗争就必然存在,腐朽的思想与先进的思想斗争就必然存在。而从当前来看,这又同市场的冲击有着某种直接的关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是更加多样化的,有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而通俗化的要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客观趋势;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市场主体的不成熟(这包括作者、编者、读者),因之,腐朽文化假借文化通俗化的名义乘虚而入。最明显的例证,是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类图书的屡禁不止。所以出版业要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多出好书,多出精品,从一定意义上说,还必须在斗争中开辟道路。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就是贯彻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基本纲领,建设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书文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我相信,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定会产生出伟大的作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出版业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局面。

注释:

本文引语,凡未加注明或说明者,均引自党的十五大报告。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坚定不移地面向人民--社会主义图书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