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及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控论文_汪洋

工民建及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控论文_汪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工民建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工民建建筑的施工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十分重要,所以工民建建筑混凝土施工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混凝土;质量;监控

一、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容易出现的问题

1.荷载裂缝

建筑物结构应力裂缝是比较常见的裂缝,主要是由于结构在荷载的作用力下造成的,这种裂缝的样式有规律可循的。

(1)简支梁受力裂缝。有跨中为正截面受弯裂缝,和梁轴呈现垂直状态,上面小下面大,还有的端部为斜截面的受剪裂缝,从支座开始通向梁顶位置的集中式荷载。

(2)钢混凝土柱的轴心在受压荷载的情况下呈现出沿着柱轴呈纵向上下不均匀分布状态,中间的部分比较浓密。

(3)牛腿受力裂缝。这种裂缝主要是受剪裂缝从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开始,延伸的方向通向牛腿外斜面和下柱面的结合处,还有就是受弯裂缝从牛腿的支撑面和上柱面结合处开始,延伸方向斜向柱内。

2.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在钢筋混凝土中比较常见的裂缝,大多数的材料都会热胀冷缩,混凝土内的部件也不例外,如果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就会产生裂缝,温度裂缝的形成和影响关系着原材料的质量及施工的效果。由于装配式结构或镇定式结构的收缩性裂缝很少,但是现浇结构或超镇定结构呈现的裂缝很多,施工质量比较差,从现浇楼板的温度裂缝大多数的房屋中部比较密集,顺着楼层的方向没有明显的区别性,裂缝的特征是中间比较粗两头细,大多数分布在墙边。

二、施工过程

1.试验工作

试验室的工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环节。首先在施工之前要保证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特别是砂、石这些材料易随环境时间等条件发生变化,试验人员必需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经常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禁止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另外,必需根据建筑物及构筑物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的不同要求进行各项试验,提出能符合使用要求、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

2.混凝土调和过程

准备好原材料后,进行混凝土的调和。混凝土的配合比需符合工程技术要性能和施工工艺要求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强度等性能要求。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和易性来评对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流动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进行综合评定。当混凝土的和易性不符合标准时,可能会出现混凝土振捣不实的情况或者发生离析现象,则产生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缺陷。当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标准时,则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能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也不会发生离析现象,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3.混凝土浇筑过程

科学的施工方法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原则:

(1)坚持每天都根据施工的需要情况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整。严格控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重点监督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的现象,控制水灰比,不合格的混凝土要杜绝使用。

(2)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的顺序。采用薄层连续浇筑的方式,利于散热,以不出现冷锋为原则。如必须间断施工时,应该控制好中断时间。应当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由于一般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是45分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允许中断时间也不能长于45分钟。

(3)适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混凝土的振捣过程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大面积的板面要进行去除浮浆,实行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即进行二次振捣工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混凝土浇筑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外表上的气孔、蜂窝、麻面、孔洞、裂缝等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与之相反的是,由于振捣不良而引发的蜂窝、裂缝等质量不良的情况比较难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混凝土的内在质量缺陷问题同样会引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破坏,所以,混凝土的振捣过程更应该引起施工工人的重视,同时,质量检测人员也应该重视此环节的检测,做好相关的措施,使混凝土的振捣做到良好,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标。

(4)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应控制混凝土的倾落高度。具体要求为: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应超过3m;否则就应使用相应措施(串筒溜槽),使混凝土沿其下落,同时保证混凝土在出口处的下落方向应垂直于水平方向的楼层或地面,。

(5)保证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以及光洁度达到指标要求。

为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首先,使用优质的模板和科学的施工工艺是关键。其次,模板拼缝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如果模板拼缝不严密,往往会产生漏浆现象,严重时造成新浇混凝土表面产生露石等现象,影响新浇混凝土的质量。

三、做好工地试验室的工作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试验室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非凡是砂、石材料变异性较大,试验室人员必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经常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试验室必需根据工程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试验,提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试验室必需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中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规定的范围时,不准入仓浇筑。因为如果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得到控制,称量准确,则坍落度变化大的原因必然是混凝土中水量的增多,这样则水灰比变化大,必然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所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地试验室人员一定要经常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检验,坍落度符合要求才可以入仓。

四、施工后养护工作

施工结束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成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点环节。监理人员应当对此环节重视起来。当工程出现问题时,监理人员必须对此作出补救措施或者要求拆毁进行重施工,直到混凝土构件达到应有的强度要求。

混凝土成型后,如养护不良,混凝土构建长期暴露于外面,表面的湿度经常发生剧烈的波动变化,受到风吹日晒,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热胀效应,出现混凝土工程的裂缝现象;或者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的约束,产生干缩裂缝情况,这些都是由于没做好养护工作导致的。

为了尽量减少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问题,必需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以在最合适的时机适当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这些过程。通过多年的施工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预防措施:

首先,砂石含泥量不能过大,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以及粉砂的用量,监控振捣工艺的质量,尽量使用二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提升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质量。

其次,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以方便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三,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构件的曝晒,并定期的适当洒水,保持其湿润。另外,大面积滴混凝土构件适宜“浇筑一段养护一段”的原则。

结语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如果想要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应在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和易性等方面改进,以便于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对应对施工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以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程志红;陈久丰;;工民建中混凝土的施工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2]王云龙;王清志;;工民建施工中的工序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

[3]刘锁利;;工民建及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18期

论文作者:汪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5

标签:;  ;  ;  ;  ;  ;  ;  ;  

工民建及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控论文_汪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