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的思路研究论文_刘雁

怀化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 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了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的思路研究。方法:选取60例自2016年1月~12月入住本院儿内科的患儿,就不合理用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儿内科疾病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的思路。结果:合理用药治疗结束后,儿内科患儿家属的治疗满意度为98.33%,客户满意度较高。结论:临床儿内科不合理用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尽可能避免各种因用药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今后临床儿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合理用药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合理用药;临床儿内科疾病;思路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seases.Methods:60 cas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12 month pediatrics patients,attention adverse reactions,unreasonable medication can cause the pediatric clinical disease medication were analyzed,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he rational treatment of pediatric clinical disease thought.Results:after the rational drug treatment,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children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was 98.33%.Conclusion:adverse reactions may be caused by ir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al pediatrics,so as to avoid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improper use of drugs.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suggestion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seas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rational use of drugs;clinical pediatric diseases;thinking

儿童身体机能发育程度尚不成熟,各身体系统也较为脆弱,与成年人具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儿童用药必须十分谨慎、严谨,稍不注意很容易引起用药事故。因此,对儿内科疾病在临床治疗中的合理用药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笔者选取了60例至本院儿内科接受诊治的患儿,围绕临床儿内科疾病用药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一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选取了60例于2016年1月~12月至本院儿内科就诊的患儿。患儿年龄在6个月~8.5岁,平均(4.2±1.8)岁;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26例;18例为急性胃炎,12例为胃肠炎,10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6例为尿路感染,5例为胰腺炎,4例为呼吸系统疾病,2例为心血管疾病,2例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例为铅中毒。

1.2研究方法

1.2.1临床儿内科不合理用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1)延误病情

儿童生理功能尚不健全,因此对于药物的吸收能力较弱。若没有选择合适的药物,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作用,反而还会导致儿童病情延误,甚至诱发其它疾病的发生。例如曾经有报道显示,一例1岁患“川崎病”的儿童,医生处方为阿司匹林泡腾片40mg,每日一次,每次20mg,入水服用。而在实际用药过程中,由于患儿产生排斥心理,家长的实际喂药量仅为5mg每次,用药量远低于医生要求的20mg,使病情无法得到控制,这是典型的用量错误引起的病情延误。此外还有报道显示,一例处于哮喘发作期的3岁患儿,医生开的处方药为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以及储物罐的联合使用,而医院在医疗设备上配置不齐全,且没有告知家长联合使用的具体方法,导致患儿使用量不足,延误了哮喘病情的治疗。

(2)破坏儿童身体正常机能

虽说药物是用来治疗人体疾病的,但倘若用药不当反而会引起人体正常机能的破坏。药物主要是通过人体的肝脏、肾脏等器官进行排泄的,儿童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健全,无法及时排除体内药物。在儿科工作当中,抗感染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抗生素。在医疗技术水平较低的早期阶段,常常会发生各种因抗生素引起的医疗事故,主要是由于小儿按照成年人的剂量进行服用,且同时具有过敏体质,最终导致死亡。最近几年人们热衷于为儿童补钙,但是在补钙的同时并没有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对钙元素的需求量,很容易产生过量补充的现象。儿童钙元素摄取过量容易导致身体浮肿、恶心、厌食,甚至对身体机能产生严重破坏,影响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发育。因此,谨慎用药是临床儿童用药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

1.2.2临床儿内科疾病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

(1)谨慎选药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即使是成年人在使用药物时也需要谨慎对待,何况是对于机体发育尚不成熟的儿童来说。因此儿童在选择、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必须小心严谨,尽量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具体选择哪种药物不能完全根据医学理论决定,还应结合儿童自身体质来选择,坚持对症下药的原则,尽可能避免使用合并用药以及抗生素药物。此外,在使用非处方药之前必须接受医生诊断,不能仅凭自身经验随意用药,因为同一种症状可能是由于不同病因导致的。例如导致胃疼的原因有很多种,消化不良、受寒、急性肠胃炎等原因都可能引起胃疼,必须根据诊断结果选择相应的药物。另外,在选择药物时还应注意观察外包装上的药物批准文号,谨防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同时批准文号还可以用来区分药物的性质(保健品/治疗药物)。只有选对药物,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2)正确用药

在使用药物之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上描述的适应症以及用药禁忌、不良反应等信息,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也应清楚掌握药物的规格。服药时间也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明确的要求执行,例如是在饭前还是在饭后,每次需要服多少剂量等。此外,还应合理选择服用方式,为了缓解儿童在用药前的不良情绪,可以使用兑水、注射或者冲泡等方式服用。切忌不能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而随意改变剂量,剂量过少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剂量过高则可能引起各种中毒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致死。例如在服用一些胶囊类药物时,成年人可以用水直接吞咽,而儿童却难以做到。针对这一问题,医生或家属可以将胶囊中的药物倒进水中,兑水服用,随后再及时给儿童吃糖块以缓解口中的苦味,减轻儿童的用药排斥心理。在用药后若产生不良反应,则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预防不良反应进一步发展。此外,对于一些甜味药物,儿童必须在大人的监督下服用,避免多吃现象发生。例如布洛芬混悬液味道略甜,很多儿童会把它当成普通的糖果而大量服用,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家长必须将这种药物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区域,并严格控制服用剂量。

(3)注意用药频率与周期

儿童身体机制发育尚不成熟,若持续用药很可能会对儿童的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儿童服用周期不能过长,当用药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病情还未好转,则应前往医院进行重新诊断,寻求其它的治疗方案。另外,儿童在服药时还应坚持分吃原则,因为儿童身体机能健全性较低,对药物的吸收能力有限,因此有必要将药物分开服用,这样可以大大增强药物的吸收率,提高疗效。因此儿童服药时必须注意服药的频率,尽可能缩短用药的周期,这样才可以使治疗取得更显著的效果,并将药物对身体机能产生的破坏力降到最低。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使用%表示率。

2 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本组研究中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3 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儿内科疾病用药过程中必须坚持谨慎选药、正确用药的原则,尽可能避免各种因用药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本文使用大量医疗案例对临床儿内科疾病合理用药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希望在今后能够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以及家长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丽.探讨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0):86+89.

[2]贺金玲.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的思路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0):16-17.

[3]李慧英,郑建梅.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5):131-132.

[4]韩颖.浅谈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J].生物技术世界,2015,(04):104.

论文作者:刘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1

标签:;  ;  ;  ;  ;  ;  ;  ;  

合理用药治疗临床儿内科疾病的思路研究论文_刘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