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镇第一中学
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文化概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是和谐社会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不可或缺的基础。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批判性思维的价值日益彰显。萨姆纳说:“批判性能力教育是唯一真正称得上培养好公民的教育。”因此批判性思维理应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题,重视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应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是最适合发展批判性思维的。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离开了思维,语言就成了僵死的躯壳。语文的基本能力就是听说读写,听和读是通过语言获取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理性思维是思维的基本方式。语文有培养批判性思维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的情境为思维活动创造了广阔丰富而生动的空间,这样的条件是数理化和政史地所无法比拟的。这种需要和可能告诉我们,批判性思维应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潘涌教授的《创造性文化基因的缺失与培育》一文都说:“以独立评论为核心的批判性阅读显然成了中国学生的阅读瓶颈。”因此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综合的系统性思维,罗伯特.恩尼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也就是说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要决定自己应该相信什么,应该拥有什么观点,应该怎样行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别人的文章和观点,目的是为了对他人的观点和理由进行评估,看是否能让自己信服和接受。思考别人的观点是否值得自己相信,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让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采取恰当的措施和行动。批判性思维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他人,但是在说服自己的情况下,常常具备了说服他人的力量。
在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面对信息经常会提以下提纲性问题:
(1)观点是什么?有关概念阐释清楚了吗?
(2)有理由吗?(有事实依据、逻辑依据吗?)理由充分合理吗?(还有别的事实和论据吗?事实是否为真,逻辑是否恰当?)
(3)还有其他的观点吗?(还有别的理由吗?还有别的解释原因吗?还可以从别的角度看问题吗?还有别的论证吗?还有反例吗?可以找到别的论据、说明、原因和论证吗?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会有什么结果?)
比如在教学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
师:鲁迅是怎么反驳的?
生:文章这样写“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师:这里引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呢?
生:这里运用了列举反例的方法,指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观点并不正确,这属于以偏概全谬误。明确“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师:但作者目的是什么呢?他的目的并不在于修正观点,而只是进一步写道:“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那么,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观点是什么呢?
生:作者真正要表达的观点是要论中国人,“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即看看底层的民众可以看到“有筋骨和脊梁”的中国人,从而表明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失掉了自信力,失掉自信力的只是部分人,有许多底层的民众并没有失掉自信力,隐含的意思是中国依然有希望。
这一篇驳论文,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明确了反驳的目的,不是限定原有的结论,而是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确立新的的观点,以实现写作的目的。这就是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又比如在学习小说《孔乙己》时,通常读小说首先要知道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所以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是研读课文的第一步。有的小说故事情节比较集中,有比较明显的事件发展的过程,这种小说就可以抓住线索进行梳理。而《孔乙己》这类小说却不一样,当我们把问题抛给学生时,线索分析法显然不合适,有的学生呢就采用了六要素分析法来概括故事情节,说“在咸亨酒店孔乙己的凄惨的遭遇”,那就又有同学说概括不具体。这时候老师顺势利导: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集中在某个事件上,而是截取了生活的横断面,以咸亨酒店为背景,围绕孔乙己这一中心人物,描写故事发生在其中的几个场景,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这样一来大家的思路就被打开了,怎么概括故事情节呢?就有一个同学说可以划分小说的层次,看看文中讲了哪几件事儿,孔乙己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他命运的结局的。
鲁迅在短短的两千字的篇幅中,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苦人”形象。课堂上引导同学们用批判性思维来梳理小说的情节,有意识地拓宽了小说鉴赏的广度。同学们学会了小说可以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选取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灵魂。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会让我们的语文教育走向更加理想的境界。我们教学生用批判性思维看问题,会让他们变得自信,从而更具有包容心。他们有批判性思维,多方面的思考问题,懂得为自己的行为和观点寻找更充分的理由,因而他们不会偏执,不会刻薄。我们要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继续深入研究批判性思维,让这种理性思维精神深入人心。
论文作者:樊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批判性论文; 思维论文; 观点论文; 目的论文; 的人论文; 自信论文; 小说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