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势下高等函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丹[1](2019)在《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发展路径研究 ——以JZ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电大,即国家开放大学(即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目前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迅速展开,我国远程教育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伴随着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大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推广价值。但是,必须清醒的正视我国电大目前办学活动和未来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与困境。在影响电大发展的因素中,其办学模式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领域。探索我国电大办学模式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发现办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对于把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独特、开放、有活力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JZ广播电视大学为研究对象,对JZ电大现有的办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构建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从开放教育、办学模式、电大办学模式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进行文献述评。第三部分: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构建理论框架。第四部分:对我国电大办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以JZ电大作为研究案例,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JZ电大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探索JZ电大目前具体的办学模式,分析总结JZ电大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JZ电大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方面存在不足,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第六部分:分析我国电大办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第七部分:针对我国电大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我国电大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电大存在着办学理念落后、办学定位不清晰不合理、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我国电大办学模式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点;受传统办学定位影响;教学资源短缺;管理机制和机构设置存在问题;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因此,本研究提出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应该改变传统定位、改善传统办学体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发展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完善办学管理机构设置、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等改进建议。
詹伟峰[2](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曹树英[3](2017)在《“互联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究 ——以安徽网络成教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日趋融合,对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过程和学习环境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并形成了“互联网+”的社会形态。同样地,“互联网+”也冲击着各类教育生态环境,促使其不断地解构和重构,成人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在信息爆炸、知识激增的数字时代,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高等教育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同时也非常重视获得实践应用的知识以及问题解决的技能、抓住创新发展的机遇。虽然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社会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在诸多方面没能够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1)专业设置较为传统,无法满足信息社会新兴领域中的人才需求;(2)课程安排比较固化,或是普通高等高校的翻版,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节奏;(3)管理模式僵化,难以适应成人快速、弹性的学习方式;(4)教师队伍水平堪忧,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科内容知识的快速更新;(5)信息技术单一化的嵌入,不完善的功能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并没有形成体系化、生态化的管理环境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从新的视角重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因此,本文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资源共享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等基础上,探索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并以安徽网络成教园区的运维过程为案例,进行分析,探索相应问题的策略和启示。本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是介绍本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通过文献梳理来整理国内外关于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研究成果,从而掌握当下研究的进展与不足。其次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理论基础。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第二章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发展现状及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回顾了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发展历史,并阐述了当前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现状。结合前一章中文献综述,凝练出现阶段中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如专业、课程设置不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现状,管理机制传统、僵化不能快速灵活的适应学员的实际情况等。最后,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第三章“互联网+”视角下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这部分主要是根据理论基础以及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结合“互联网+”理念、思想和方法,以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流程为基础构建“互联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并对该模式的主要要素、流程、特点进行了阐述,从而使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中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第四章和第五章则是对安徽成人高等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之“安徽网络成教园区”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分析。“安徽网络成教园区”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首先,介绍“安徽网络成教育园区”平台的功能、管理流程、教育教学管理等基本要素。其次,在梳理“安徽网络成教育园区”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凝练出具有普遍意义性的实践启示。以期对其他地区产生一种示范性的效应,进一步推动和优化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管理过程和管理绩效。结论和展望部分是对本文的整体性回顾,以及存在不足进行了分析,也为未来进一步拓展研究指出了相应方向。
吕慧[4](2017)在《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论发展研究(1945-1980)》文中认为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遍深入和学习社会的全面构建,社会教育活动以社区为重要载体得到了活跃开展。然而,社会教育的理论则较为滞后,未能起到引领、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发展较为成熟的日本社会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把时间节点定位于二战后,通过对二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与主要问题的厘清,为我国社会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并为社会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性的指导。本研究试图通过各种基本关系的澄清来把握社会教育的本质,并以这种本质性的探究为一以贯之的研究线索。即围绕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民主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社会教育与终身教育等战后社会教育理论发展中所重点关注的基本关系,通过对比二战前后、终身教育引入前后社会教育理论的多元性发展,来揭示社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逻辑。首先,本研究从纵向的时间发展维度,以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典型事件为标志,把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论的发展划分为启蒙阶段(1945-1948)、重构阶段(1949-1954)、发展阶段(1955-1959)、深化阶段(1960-1964)、高涨阶段(1965-1970)、跨越阶段(1971-1980)等六个阶段。与此同时,从横向的内容研究维度,初步确立了研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论发展中的主要关注点,即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民主主义、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社会教育与终身教育等基本关系。接着,以学校教育为参照物,第二章通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关系研究,来把握社会教育理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程度。在此,划定了社会教育的学术研究范畴,将其定位于教育学领域;进一步,从不同的教育学体系出发,来呈现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多样化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教育的领域三分法、发展形态论等方面,揭示社会教育理论发展中二者间的理想状态。围绕“社会教育与民主主义”间的内在关联,第三章探讨了社会教育的民主性特征。战前在国家主义、军国主义统治下,日本的社会教育通常被作为国家统制的手段,但其内在的具有民主性的内涵;战后研究者对民主性社会教育的本质问题、特征结构、主体形成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揭示了社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权利的本质特征;基于此,从公共性社会教育出发,分析了社会教育民主化的具体表征,并探寻了其现实化的路径。通过把握“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间的关系,第四章探讨了以自我教育为中心的社会教育。具体而言,阐述了作为社会教育理论源流的自我教育及其运动本身的概念、发展和理论;明晰了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立足于不同视角,呈现了以自我教育为中心的社会教育的各种理论主张和本质特征。可以说,作为教育权利的社会教育,主要是在自我教育运动中获得实现的。第五章聚焦于“社会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习)”间的关系,透过终身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引入与开展所形成的日本型终身教育论,从法律、理论、实践等方面分别呈现了社会教育与终身教育关系的动态变化,以此实现对终身教育视域下社会教育的本质内涵、理论发展的应然和实然状态等问题的综合性把握。本研究以基本问题探究的形式,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对社会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四对基本关系进行了研究,系统阐述了社会教育理论发展中的本质性理论问题。因此,在第六章中,归纳了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论发展的五方面特征:外来因素的影响、本质研究的凸显、理论范式的转变、基本矛盾的博弈、现代化的进程等,为我国社会教育理论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启示。
蔺艳娥[5](2016)在《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到目前为止,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三种模式。它们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网络教育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质量保障并不是一个产品或结果,而是一个流动的持续过程。从较宽泛的意义讲,教育一经产生就有了某种形式的质量保障活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基础,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起监控和调节作用。我国远程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质量保障活动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运行机制。函授教育在我国大规模发展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函授教育质量保障实践包括严格的输入、输出办学模式,教育政策的规范引导以及教育评估监督;其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办学思想、教材建设、师资建设、自学与面授以及函授站管理等方面。广播电视教育的繁荣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举措有“五统一”质量管理模式、教育政策引导规范、教育评估和毕业生追踪调查等;其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质量保障要素的讨论上,包括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六要素说、八要素说和“五统一”质量管理模式等。网络教育始于1999年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方式有教育政策规范引导、教育评估监督、年报年检制度、网络统考制度、部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其理论探讨集中体现在远程教育质量观的讨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要素的讨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策略的讨论等。在这三种模式发展过程中,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脱离的一面;明显地表现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双向互动关系。理性地总结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互动过程,其成就集中表现在:实践发展推动人们认识与观念的深化,教育政策对实践发展起到指引、调节与规范作用。但是,其存在问题必须予以重视,主要表现为:理论发展的依附性导致实践的无根性,理论发展滞后导致实践的盲目性,实践发展遵循外生型路线,实践主体之间力量的消解削弱了实践效力及其向理论的转化。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远程教育学科基础理论薄弱,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缺乏独立性,缺乏对国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转化应用程序的研究,远程教育实践的行政主导色彩浓厚,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之间存在着隔阂。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有利于远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此,本研究初步构建了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机制。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构成一个互动系统,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教育中介、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主体、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主体构成系统要素,而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系统各要素的固有特性及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这一系统中,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发展应具备科学化、体系化、本土化、独立化、时代化特征;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应走向专业化、自治化、独立化;教育中介联结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在国家、群体、个体层面分别是教育政策、规章制度、行为规则;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主体应提高专业素养、深入研究实践、变革研究方法;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主体应强化反思意识与能力,强化理论素养与思维能力,强化理论综合应用能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形成统一的理念、认识、意志与行动。在此基础上,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之间相互理解与对话,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其互动系统运行具有整体性、有机性、结构性、动态性特征。
吴琼[6](2015)在《关于改革与发展武汉大学高等函授教育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改革与发展该校的函授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和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该文拟从该校的实际出发,谈谈个人对改革与发展该校的函授教育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
张国海,刘幸[7](2015)在《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质量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函授教育是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函授教育质量问题主要涉及主办高校和函授站两个方面,面授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三个群体,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资源提供、学生自学提问、教师面授辅导和学习效果评价等多个环节。目前面临着教学设计普教化、"工学矛盾"和异地管理等诸多困难。只有把握主办高校办学权利,明确函授教育的主要目的、加强函授站点管理,提高函授教师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函授教学质量。
谭晓丽[8](2012)在《权变理论视角下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函授教育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其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是不断提升和完善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内外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现阶段,在变化过程中所具备的条件和产生的问题成为目前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权变的基础,如外部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等;内部环境:主办高校对办学质量监控不力、函授站过分重视经济效益、成人学员的工学矛盾突出等。高等函授教育由于自身存在的若干问题面临发展后劲不足,针对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组织的系统观为基础,以组织的内外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变关系为研究对象,寻求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最适宜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观念和方式。高等函授教学管理组织属于有机式系统,倾向于开放性和适应性。高等函授教学管理致力于解决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优化教学管理结构,提升教学管理的整体效能,达成教学管理目标。这与权变理论的管理观念、管理目的一致,将权变理论应用于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是适切的。文章从了解和把握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内部环境主要变量、外部环境主要变量和管理活动主要变量以及三者之间的权变机理,根据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高等函授教学管理内外环境变化所具备的条件(if)提出了与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现阶段内外环境最相适宜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构想(then)。这些构想如下:高等函授教学管理的权变需要教学管理组织及时地做出反应,遵循相对稳定、考虑重点兼顾一般、试验性的原则,其中高等函授教学管理的原有优势是它的不变量。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建立新的管理观念和方式,端正办学思想、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评估监控体系、以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改造高等函授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建立学分制管理模式等。这一系列变革反应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教育教学质量,引领高等函授教育走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曾永光[9](2009)在《新时期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等函授教育为我国各条战线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目前普通高等函授教学质量却每况愈下,函授学历屡遭质疑。本文旨在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尝试对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解决日益突显的普通高等函授教学质量问题有所帮助。本文以国内外已有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作为现实基点,在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有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寻找我国传统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改革,试图探索一种适合于我国国情以及易于函授学员学习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本论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思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函授教育的相关理论,介绍高等函授教育的内涵、特点以及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内涵、步骤等内容。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当前我国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结合我国社会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函授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改革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的具体对策。
农亮勤[10](2002)在《广西民族学院函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新形势下,函授教育如何改革与发展是每一位高等函授教育工作者所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四点思考:一要加快实行学分制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二要贯彻函授教育应以“函”为主,抓好自学和面授的原则;三要用现代化网络化教育手段逐步替代传统的高等函授教育方式;四要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求发展。
二、新形势下高等函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高等函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发展路径研究 ——以JZ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图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有关开放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有关办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有关电大办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3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广播电视大学 |
(二) 办学模式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 终身教育理论 |
(二) 核心竞争力理论 |
(三) 信息化教学理论 |
第4章 我国电大办学模式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析 |
一、我国电大的历史发展 |
(一) 萌芽期(1951-1978) |
(二) 发展期(1979-1995) |
(三) 繁荣期(1996-2011) |
(四) 改革期(2012-至今) |
二、我国电大目前主要的办学模式 |
(一) 独立办学 |
(二) 合作办学 |
(三) 依托办学 |
三、影响我国电大办学模式的因素分析 |
(一) 办学定位的影响 |
(二) 电大内部系统的影响 |
(三) 生源市场的变化 |
(四) 师资力量 |
第5章 JZ电大办学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设计 |
(一) 访谈目的 |
(二) 访谈对象 |
(三) 访谈方法 |
(四) 预访谈 |
(五) 正式访谈 |
二、JZ电大办学模式现状访谈调查分析 |
(一) JZ电大的办学宗旨 |
(二) JZ电大的学校管理体制 |
(三) JZ电大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
(四) JZ电大的教学模式 |
(五) JZ电大的学习支持设施系统 |
(六) JZ电大的教学评估体系 |
(七) JZ电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八) JZ电大的师资力量 |
三、JZ电大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 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问题 |
(二) 办学定位问题 |
(三) 教学资源存在问题 |
(四) 师资力量薄弱 |
第6章 我国电大办学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和经验借鉴 |
一、我国电大办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历史原因分析 |
(二) 办学定位问题 |
(三) 教学资源短缺 |
(四) 管理机制和机构设置方面问题 |
(五) 办学经费来源方面问题 |
二、国内外先进开放教育办学模式分析借鉴 |
(一) 英国开放大学 |
(二) 韩国开放大学 |
(三) 印度开放大学 |
(四) 日本放送大学 |
(五) 台湾空中大学 |
(六) 香港公开大学 |
(七) 北京开放大学 |
第7章 我国电大办学模式未来发展的建议 |
一、改变传统办学定位,让开放大学更加开放 |
二、改善传统办学体系,让办学系统更加深入 |
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 |
四、发展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
五、完善电大办学管理机构设置 |
六、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大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JZ电大办学模式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2 JZ电大办学模式访谈提纲(学生版) |
致谢 |
(2)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安全 |
一、何谓安全? |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
三、安全的特征 |
第二节 安全教育 |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
一、社会环境风险 |
二、网络环境复杂 |
三、周边环境混乱 |
四、教育理念不当 |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
一、物质层面 |
二、制度层面 |
三、精神层面 |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
一、制度建设 |
二、机制建设 |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
后记 |
(3)“互联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究 ——以安徽网络成教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现状 |
(二)国外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现状 |
(三)安徽网络成教园区发展现状 |
(四)研究述评 |
三、主要理论基础 |
(一)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二)资源共享理论 |
(三)混合式学习理论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概述 |
(一)基本概念 |
(二)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发展现状 |
二、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
(一)专业设置未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 |
(二)课程设置难以跟上知识更新节奏 |
(三)封闭性管理机制导致管理上僵化 |
(四)优质师资队伍不足难以保障质量 |
(五)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生源总量不足 |
(六)教学过程管理方面类似学校教育 |
三、问题原因溯源 |
(一)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观念缺乏与时俱进 |
(二)校际竞争致使管理中的问题恶性循环 |
(三)资源投入不足导致教学手段乏善可陈 |
(四)内容陈旧、模式单一制约了教学效果 |
(五)函授教育内部管理的软弱和混乱 |
第三章 “互联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 |
一、“互联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
(一)“互联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基本概述 |
(二)“互联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三)网络教学平台功能的构建 |
(四)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五)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重构 |
二、“互联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特征 |
(一)突破时空限制——保障自主学习 |
(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
(三)提供多元路径——倡导学习个性化 |
(四)重构支持服务——优化学习生态 |
第四章 “安徽网络成教园区”——“互联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模式的实践 |
一、“安徽网络成教园区”平台建设概览 |
(一)平台建设进程 |
(二)平台建设内容 |
(三)平台功能特点 |
二、“安徽网络成教园区”教学管理流程 |
(一)教与学的流程 |
(二)在线考核管理 |
(三)实践教学指导 |
(四)教务管理流程 |
三、“安徽网络成教园区”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成果 |
(一)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完善化 |
(二)网络教学平台重构——一体化 |
(三)融合联通主义理念——多元化 |
(四)实现函授站点转型——数字化 |
(五)高校间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化 |
第五章 “安徽网络成教园区”的实践启示 |
一、“安徽网络成教园区”的实践启示 |
(一)推动函授站点升级转型——优化支持服务体系 |
(二)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促进主体的积极性 |
(三)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保障多元资源建设 |
(四)灵活地重构课程与专业——适应社会人才需求 |
(五)优化网络师资队伍结构——增强师资整体水平 |
二、“安徽网络成教园区”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不足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论发展研究(1945-19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比较 |
三、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
四、研究宗旨和基本思路 |
五、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 |
六、核心问题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论的发展谱系 |
第一节 社会教育理论发展阶段划分的意义及其依据 |
一、社会教育理论发展的阶段划分意义 |
二、社会教育理论发展的阶段划分依据 |
第二节 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论的发展阶段 |
一、启蒙阶段(1945—1948) |
二、重构阶段(1949—1954) |
三、发展阶段(1955—1959) |
四、深化阶段(1960—1964) |
五、高涨阶段(1965—1970) |
六、跨越阶段(1971—1980) |
第三节 战后社会教育理论发展中的基本关系 |
一、社会教育理论发展的范式理解 |
二、社会教育理论发展的关系框架 |
第二章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以学校教育为参照的社会教育 |
第一节 社会与教育关系探讨中的社会教育 |
一、社会教育学术性范畴的概念论争 |
二、在教育本质研究中把握社会教育 |
第二节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关系 |
一、社会教育形成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
二、学校教育中心下二者的关系类型 |
三、民主主义背景下二者关系的论争 |
第三节 以学校教育为参照物的社会教育 |
一、社会教育的领域三分法 |
二、社会教育的发展形态论 |
三、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理想状态 |
第三章 社会教育与民主主义:具有民主性特征的社会教育 |
第一节 社会教育的统制性与民主性特征 |
一、社会教育与国家统制的从属关系 |
二、社会教育与民主主义的充要关系 |
第二节 民主性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探究 |
一、民主性社会教育的本质探讨 |
二、民主性社会教育的结构设想 |
三、民主性社会教育的主体形成 |
第三节 民主性社会教育的现实路径追寻 |
一、民主性社会教育的自由性表征 |
二、民主性社会教育的公共化路径 |
三、民主性社会教育的教育权获得 |
第四章 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以自我教育为中心的社会教育 |
第一节 自我教育及其运动的基本性问题 |
一、自我教育及运动的概念阐释 |
二、自我教育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
三、自我教育运动理论的元探讨 |
第二节 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间的相互关系 |
一、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的重叠关系 |
二、社会教育与大众运动的对冲关系 |
三、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多样关系 |
第三节 作为自我教育的社会教育理论 |
一、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范畴归属问题 |
二、把自我教育作为基础的社会教育理论 |
三、把自我教育作为本质的社会教育理论 |
四、作为自我教育的社会教育的本质特征 |
第五章 社会教育与终身教育:具有终身学习特点的社会教育 |
第一节 终身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引入与发展 |
一、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 |
二、终身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引入 |
三、日本型终身教育论的生成 |
第二节 社会教育与终身教育间的相互关系 |
一、社会教育与终身教育在政策中的关系变化 |
二、终身学习社会中社会教育的自我定位 |
三、终身学习施策推进中社会教育的对应态度 |
第三节 终身教育视域下社会教育理论的发展 |
一、日本社会教育自身孕育的终身教育思想 |
二、终身教育视域下社会教育理论的再探讨 |
三、终身学习支援系统中社会教育的边缘化 |
第六章 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论的发展特征 |
第一节 社会教育理论发展中外来因素的影响 |
一、欧美社会教育理论对日本社会教育理论的影响 |
二、国际成人教育理念对日本社会教育理论的影响 |
三、外来影响下社会教育理论的教化与自由性特征 |
第二节 社会教育理论发展中本质研究的凸显 |
一、社会教育四对关系中的本质表征 |
二、社会教育三种理论中的本质表征 |
三、社会教育本质的个人与社会立场 |
第三节 社会教育理论发展中研究范式的转变 |
一、社会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 |
二、学校教育体系下“国家—国民”关系范式 |
三、终身教育体系下“社会—学习者”关系范式 |
第四节 社会教育理论发展中基本矛盾的博弈 |
一、社会教育理论中基本矛盾的明确化 |
二、社会教育理论基本矛盾的呈现样态 |
三、理论基本矛盾在教育中的彰显 |
第五节 社会教育理论发展中的现代化进程 |
一、社会教育理论的现代化发展与趋势 |
二、社会教育理论现代化的民主化手段 |
三、社会教育理论现代化的集团化作用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二战后日本社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着作 |
附录二: 二战后日本社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论文 |
附录三: 二战后日本社会教育学会出版刊物汇总 |
附录四: 《月刊社会教育》杂志特辑主题 |
附录五: 《社会教育》杂志特辑主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5)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教育质量对远程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二)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关系既重要又复杂 |
(三)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丰富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
(四) 个人经历与研究兴趣的结合将为促进本职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 |
(三) 对国内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研究的评价 |
四、概念界定 |
(一)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 |
(二)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 |
(三)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 |
(四) 互动关系 |
五、理论基础 |
(一) 毛泽东的认识论与实践论 |
(二)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
(三) 系统论 |
(四) 哲学解释学理论 |
六、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萌芽期 |
(二)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初创期 |
(三)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繁荣期 |
(四) 我国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期 |
二、我国三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 |
(一) 函授教育及其特征 |
(二) 广播电视教育及其特征 |
(三) 网络教育及其特征 |
三、我国远程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
(二) 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三) 为我国学习化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
(四) 为扩大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方式 |
四、我国远程教育历史发展中的质量保障机制及其意义 |
(一) 远程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质量保障机制 |
(二) 远程教育发展中质量保障的意义 |
第三章 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 |
一、函授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 |
(一) 严格的输入、输出模式 |
(二) 函授教育政策法规的规范 |
二、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探索 |
(一) 端正办学思想 |
(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三) 加强函授教材建设 |
(四) 强化自学和面授辅导 |
(五) 加强函授站管理 |
三、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互动关系 |
(一) 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促进 |
(二) 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错位 |
第四章 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 |
一、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 |
(一) 教育质量“五统一”模式的构建 |
(二) 政策法规指导与规范办学质量 |
(三) 学生调查与教学评估机制的建立 |
二、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探索 |
(一) “三要素说”的提出 |
(二) “四要素说”的探讨 |
(三) “六要素说”的讨论 |
(四) “八要素说”的完善 |
(五) 教育质量“五统一”模式的构建 |
三、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互动关系 |
(一) 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促进 |
(二) 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错位 |
第五章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 |
一、网络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 |
(一) 政策主导与规范下的曲折发展 |
(二)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 |
(三) 电大系统的“五要素”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
(四) 教育教学评估实践 |
(五) 年报年检制度的实施 |
(六) 网络统考制度的实施 |
二、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探索 |
(一) 网络教育质量观的讨论 |
(二)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要素与标准的讨论 |
(三)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策略的讨论 |
三、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互动关系 |
(一)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促进 |
(二)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错位 |
四、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
(一)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趋势 |
(二)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六章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
一、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理性总结 |
(一)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成就 |
(二)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远程教育学科理论基础薄弱 |
(二)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缺乏独立性 |
(三) 缺乏对国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转化应用程序的研究 |
(四) 远程教育实践发展行政主导色彩浓厚 |
(五)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之间存在隔阂 |
三、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
(一)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系统的构建及其要素分析 |
(二)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系统运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关于改革与发展武汉大学高等函授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该校函授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2 关于我校21 世纪的函授教育模式的构想 |
3 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加快该校函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
(7)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质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
(一)学生学历层次逐步提高 |
(二)学生学习需求更加丰富 |
(三)国家学籍学历管理进一步规范 |
(四)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涌现 |
(五)提高函授教育质量的环境正在形成 |
二、我国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辍学率 |
(二)教学管理 |
(三)学习效果评价 |
(四)函授站管理 |
(五)学生到课率 |
三、提高我国函授教育质量的策略 |
(一)进一步端正办学理念 |
(二)专业建设应立足本校的优势专业 |
(三)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师考核机制 |
(四)加强函授站管理,牢牢把握三权 |
(五)改革教学手段,减少辍学率 |
(六)改革单一考核方式,实现学习评价多元化 |
(8)权变理论视角下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思路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章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与权变理论 |
1.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概述 |
1.1.1 基本概念 |
1.1.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特点 |
1.1.3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 |
1.2 一般权变管理理论 |
1.3 权变理论对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适切性 |
第2章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权变分析 |
2.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外部环境主要变量 |
2.1.1 行业人才需求 |
2.1.2 外部制度环境 |
2.1.3 科学技术发展 |
2.1.4 各类同行竞争 |
2.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内部环境主要变量 |
2.2.1 教学管理目标 |
2.2.2 教学管理制度 |
2.2.3 教学管理技术 |
2.2.4 课程结构体系 |
2.2.5 评估监控体系 |
2.3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主要变量 |
2.4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权变机理 |
第3章 基于权变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构想 |
3.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权变原则 |
3.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不变量 |
3.3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权变的组织机制 |
3.4 对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导向的反应:端正办学思想 |
3.5 对行业人才需求的反应: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
3.6 对办学质量监控不力的反应:完善教学评估监控体系 |
3.7 对技术变革和成人学员工学矛盾的反应 |
3.7.1 以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改造高等函授教育教学 |
3.7.2 以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改造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 |
3.7.3 建立学分制管理模式 |
3.8 高等函授教育向现代远程教育整合的趋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新时期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阐释 |
2.1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函授教育概念 |
2.1.2 教学模式概念 |
2.1.3 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概念 |
2.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优劣势分析 |
2.2.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 |
2.2.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的劣势 |
2.3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意义 |
2.4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2.4.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内容 |
2.4.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 |
第3章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分析 |
3.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
3.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
3.3 高等函授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途径 |
4.1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
4.2 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 |
4.2.1 改革教学形式,克服成人教育日渐突出的工学矛盾 |
4.2.2 改革教学内容,贯彻精选原则以提高教学效率 |
4.2.3 改革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设备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
4.2.4 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
4.2.5 改革管理机制,强化函授站的管理职能 |
结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10)广西民族学院函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行学分制是函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以“函”为主, 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 抓好自学和面授 |
三、函授教育要引人现代化教学手段 |
四、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是函授教育发展的关键 |
四、新形势下高等函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发展路径研究 ——以JZ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为例[D]. 王晓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 [3]“互联网+”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究 ——以安徽网络成教园区为例[D]. 曹树英. 淮北师范大学, 2017(01)
- [4]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理论发展研究(1945-1980)[D]. 吕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研究[D]. 蔺艳娥.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6]关于改革与发展武汉大学高等函授教育的几点思考[J]. 吴琼. 科技资讯, 2015(28)
- [7]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质量问题研究[J]. 张国海,刘幸. 中国成人教育, 2015(18)
- [8]权变理论视角下的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管理研究[D]. 谭晓丽. 中南大学, 2012(02)
- [9]新时期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 曾永光. 湘潭大学, 2009(02)
- [10]广西民族学院函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 农亮勤.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