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0引言
语文是一门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的课程,作文教学也要注意语文的两个特性,保证学生能够在作文中传达真情实感。除了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之外,也可以利用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课外阅读,既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借鉴作家的笔法,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当下,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落实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1当下小学作文教学情况
1.1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完全,因此对于作文缺乏深度的理解和认识,许多学生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对写作文缺乏兴趣。再加上教师的写作教学比较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导致学生无法对写作产生兴趣,对于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也不佳,这就造成了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1.2 学生写作缺乏生活经验,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学生只有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积累生活经验,并将其作为写作素材。在当下的教学中,教师虽然强调生活经验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很难带领学生去进行实践活动,积累生活经验。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在写作中难以传达出对生活的感受,也就是缺少真情实感。
1.3缺乏素材,写作范围狭窄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身知识积累程度并不高,再加上受到思维发展的限制,对于事物的理解并不充分和深入,因此在写作时可用的素材比较少,在一个特定的写作题目中,经常不知道如何下笔。这时,学生往往会以应付的态度来应对,采用编造的方法,编写虚假的故事进行写作,在表达方面常常缺少词汇、修辞和细节描写等方面。
1.4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方法较为传统
小学生由于自身思维发展能力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的缺失,导致学生写作范围狭窄,缺乏对写作的兴趣,往往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而对此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充分重视。教师在作文课堂中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作文教学,这往往会加剧学生对作文的抵触心理,让学生的写作学习更加低效。同时,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学生对于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写作时更加畏手畏脚,进一步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必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学习。小学生的好奇心旺盛,对于新奇事物比较好奇。课外阅读,尤其是故事性的课外阅读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阅读内容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并且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让他们找出自己喜欢的片段,交流这个片段有哪些精彩之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面反响会非常热烈,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写作学习中去。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仿写,可以仿写内容,也可以仿写这一片段所用到的修辞,或者是其中的某个句式,也可以让学生将其中优美的词汇记录积累下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将课外阅读的材料运用到写作中,也能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而对写作的乐趣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对于写作的兴趣。
2.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审题立意的能力、选择素材的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等。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必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首先,在审题立意的阶段,学生需要充分理解作文题目,确立自己的写作方向。其次,在选材方面,学生要有独创性,要能够将情感融入到叙事中。再次,在语言组织阶段,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运用一定的修辞方式进行表达,要将事物描写形象化,加入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段,提高文章的水平。而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写作兴趣,同时也可以全面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首先,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其次,学生可以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积累阅读材料中的优美语句,并且在写作时进行运用或模仿。再次,学生可以借鉴阅读材料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方法,形成一定的写作思维,并且逐渐发挥自己的独创性。此外,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的范围,让学生更加大胆地进行创作。可见,阅读对写作教学有直观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构思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进行提高。
2.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审美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学生在课外阅读四大名著,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语言,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在阅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地运用,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从而不断实现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启迪,心灵得到陶冶,同时也拓宽了自身的视野,让自己的想象力得到丰富,这些能力也是学生写作的内在机制,因此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同时也要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生阅读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通过阅读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拓展视野的同时也提升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并给学生列出丰富的阅读书目,让学生阅读典范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臧贝贝.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9(35):121.
[2]庄绪珍.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68-69.
[3]梁慧.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110.
论文作者:王立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学生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