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系统追踪法在精神科责任制整体护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3 年 6 月~2014 年5 月使用传统方法进行质控检查的设为对照组,2014 年6 月~2015 年5 月采用系统追踪法进行质控检查的设为研究组,对两组质控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达到 A 级、B 级的项目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12 个月平均满意度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系统追踪法进行护理质控检查能达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且更能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是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改进的有效手段,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系统追踪法;精神科;责任制整体护理;
质量控制护理质量不仅可以有效的衡量护理工作效果、护理技术水平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还可以体现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1]。离开了质量监控,就意味着管理工作失控。在 2014 年5 月份以前我院一直采用传统的质控方法进行质量监控,但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质控方法已经不适应目前护理服务的要求。追踪方法学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医院等级评审中出现的一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评价方法,与近年来开展优质护理的服务目标是一致的[2]。自 2014 年6 月起,我院将系统追踪法应用于本院责任制整体护理质控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共有编制床位数1200 张,开放床位数1000 张。医院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系,共有护理管理人员 22名,其中护理部主任2 名,科护士长2 名,护士长 18 名,设有病区 13 个,包括精神科 11 个,神经内科科 1 个,临床心理科1 个。在2013 年以前,护理质控分五大组,分别根据17 项护理质价标准进行专项检查,每个季度涵盖所有标准的检查,最后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自 2014 年6 月起我院开始采用系统追踪法进行质控检查。
1.2 质控方法1.2.1 成立系统追踪方法护理质量控制督导组 分两大组,有质控人员20 名,其中科护士长 2 名,护士长18 名。每名科护士长带9 名护士长,分别负责 6~7 个临床科室的质控检查。
1.2.2 修订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 修订 N0~N4 责任护士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各岗位责任护士工作流程、标准。完善了17 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分级级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教育质量;抢救室管理质量;责任制护理管理质量; 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质量;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医嘱查对;手卫生依从性;病区用药安全管理;跌倒和(或)坠床风险管理;压疮质量;四防管理﹙自伤、自杀、出走、暴力行为﹚; 核心制度落实管理;特殊治疗护理质量。
1.2.3 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对象为全院13 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临床科室。
1.2.4 确定质控分组 将2013 年 6 月~2014 年5 月的质控检查设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检查方法,根据质控内容分为五大组,每组分别负责 3~4 个项目的质控检查,每1 个质控项目均由一组质控人员完成全院临床科室的检查。将2014 年6 月~2015 年5 月的质控检查设为观察组,按照追踪法检查,分两大组,每组分别负责 6~7 个临床科室的质控检查,每月轮换,每个月最后一周完成所有科室的检查。检查者不定时间段、全程跟踪检查科室3~5 名护士的整个工作。
1.2.5 评价指标与标准 参考17 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观察达标情况。达标情况:精神病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为目标,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运用质量管理 PDCA 的原理,将每个质控项目标准执行力分为 A 档:优秀;B 档:良好;C 档:合格;D 档不合格。达标:根据等级医院的评审要求,设定各个项目的合格分数,每季度综合评价 1 次,平均分数达到或者超过合格分数为达标。A 档:达标率≥90%;B 档:达标率≥80%;C档:达标率 > 60%;D 档:达标率≤60%。患者满意度:每个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1 次,比较12 个月平均满意度。
1.3 实施1.3.1 对照组 护理部分五大组,分别根据17 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专项检查,每组负责 3~4 个项目的检查,每个月完成一次所有项目的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汇总、整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1.3.2 观察组 自2014 年6 月起,按照系统追踪法进行检查,分两大组,有质控人员20 名,其中科护士长2 名,护士长18 名。每名总护士长带9 名护士长为一大组,分别负责6~7 个临床科室的质控检查,每个月轮换,每个月完成所有科室的检查,检查者不定时间段,全程跟踪检查科室3~5 名护士的整个工作情况。检查项目按修订的 16 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当场记录检查结果,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未解决的进入下1 个循环。每季度针对检查结果进行一次综合评价,观察达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达标情况比较 见表 1。
表1 两组达标情况比较(项)
3 讨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优化医院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3]。
优质护理要求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由1 位责任护士全面负责,从而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护理服务,系统追踪法是以患者为中心,按照制定的服务标准,通过追踪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服务实施护理质控,更能体现优质护理的要求。追踪法通过不定时段追踪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的所有护理工作,一方面衡量了护士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也使评价者能直接接触患者,了解到更真实的信息,使检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患者服务质量的提高也能通过这17 项指标间接反映了出来,从表1 可看出,此种质控方式灵活,追踪方法组 A 档、B 档的项目数比传统方法组更少,但通过我们的PDCA 持续质量改进,第二、三、四季度得到了明显改进。通过追踪法的质控方式进行质控促使责任护士利用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追踪法质控检查的项目是根据当时服务对象的需求而确定的,体现的是责任护士对患者服务的全过程,因而对责任护士各方面的要求更高,促使责任护士不断学习,最终将促进责任护士整体素养的提高。包括了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基础与专科护理、治疗处置、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等。
总之,护理质量是促进医院改善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护理管理的核心[6]。运用系统追踪方法学能够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检查,客观真实评价护理质量,制订相应整改措施后,进行追踪落实,查看整改效果,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起到实效,有效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1]唐征.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05﹚:132-133.[2]王苹.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68 - 69.[3]张宪宾,林晓丹,和会宁.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7-20.[4]李梦婷,李国宏.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212-214.
论文作者:陈云云 王玲 宋艳 张宪宾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质量论文; 护士长论文; 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科室论文; 方法论文; 项目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