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与基本规律

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与基本规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摘 要] 党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路径方法,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和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是领导一切的”,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发展,探索出最根本的规律就是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重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是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高度凝练,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逻辑和能力的努力探索。回望总结这一历史过程及其历史逻辑,对于在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历史逻辑 基本规律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传统。历史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革命和建设的有力保证,是正确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党成立即将100周年之际,回望历史,系统梳理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过程,总结规律性认识,对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逐步掌握革命的领导权的过程中实现和巩固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意识到了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在斗争中实现领导权以及如何巩固党的领导这两个问题的认识,却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这种探索始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进一步深化,抗战期间达到成熟,解放战争期间有了进一步完善。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由争夺和实现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到实现党对根据地的领导权,再到实现党对全国的领导权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与坚持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理论探索。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受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影响,对社会各阶级作了深入的剖析,就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展开论述。李大钊在中共三大上提出,“过去和将来国民运动的领导因素都是无产阶级,而不是其他阶级”;①李大钊:《在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意见》,《李大钊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2页。中共四大上提出了民族革命运动若想取得胜利,需“最革命的无产阶级站在领导地位”,②《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338页。而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①《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第333页。的正确判断。在此基础上,党开始领导革命群众运动以反抗帝国主义,特别是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支援战争,对最后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思想认识不足,领导权问题“没有引起全党同志的严重注意”,②李立三:《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国大革命的教训》,《中共党史报告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297页。最后导致了大革命失败。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军队及革命的领导。南昌起义产生了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三湾改编在起义部队中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古田会议提出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在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同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这是很好的事情呀,老师该向你表示祝贺呢。”我笑着说,并无取笑之意,而是为了调节一下气氛,再说,青少年时期本来就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

抗日战争时期,在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根据地政权的实践探索中,党的领导理论和实践日益成熟。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断发展,党逐渐在根据地内确立起领导核心和执政党的地位,对革命武装的绝对领导也扩展为对各个领域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批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观点,掌握“三三制”民主政权的领导权;二是在根据地内建立了一元化领导体制。1942年通过的《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根据地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中央局、分局、区党委、地委)。”1943年,毛泽东发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将党的领导问题更加具体化和规范化。1944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五人组成大会主席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初步形成。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核心地位。

MIAO Xue-rong, WEI Kai, CHEN Qian-bo, QIU Hai-bo, ZHU Jiao, LU Zhi-jie

按照春、夏、秋、冬对酱油的生产时间进行分类,不同季节餐桌酱油、烹调酱油中菌落总数≥10 cfu/mL的样品比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875,P=0.275;χ2=6.349,P=0.096)。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如何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问题进行了探索,最终实现了对全国的领导。一是建立完善请示报告制度。1948年,中共中央连续发出建立、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和反对无纪律状态的一系列指示和文件,③如《关于建立报告制度》(1948年1月7日)、《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1948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工作中请示报告制度》(1948年6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的请示》(1948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区、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1948年9月政治局会议通过)等等。集权于中央,集中力量进行全国规模的解放战争。二是改进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提高领导水平。中共中央陆续通过《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文件,加强党委会集体领导,强调各级党委工作时要讲究工作方法,如要善于当班长,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还要学会“弹钢琴”,互相配合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种新建设。

3.2留守老人健康状况。大量的研究文献里显示,青壮年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此时老人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不管是家务劳动还是田间劳作。都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力:同时很多的老人还担负着抚养和教育子孙的重任:如一项调查中指出80%的老人要从事农业生产。35%的老人要同时照顾孙辈。同时留守老人患有慢性病。严重地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再加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留守老人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缺乏专业的医护工作者。使农村留守老人就医难,所以农村留守老人对健康教育、健康知识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是领导一切的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一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2016年,党坚持以上率下,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同时,党中央针对企业、农村、机关、医院等各领域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接连出台多项制度,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各领域党建工作水平,形成新兴领域与传统领域党建工作齐头并进的局面,实现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党的组织作用在社会各领域的有效覆盖。二是正风反腐,深入推进巡视工作,净化党内政治生态。2016年2月23日,王岐山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突出坚持党的领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一手抓改革文件出台,一手抓改革举措落实。先后出台《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督促检查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等,全面推进党内制度建设,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同时,以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高度自觉,开启了一场自我革命的伟大工程。抓住党员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不断推进正风、肃纪、惩贪,“打虎”“拍蝇”“猎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完善党内外监督机制,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三是抓关键少数,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需要一个权力集中的领导核心主持各项工作,确保平稳过渡。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具有先进性;同时作为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共必须担负起领导国家政权的重任。基于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经验,中国共产党继续延续一元化领导体制,集中全国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主要有如下举措。一是强调和加强党的领导。二是进行领导机构和制度改革。三是强调党的团结,特别是党内领导核心团结。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揭露批判了高岗、饶漱石的分裂党的活动、破坏党的团结的严重事件,讨论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强调全党同志要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遵守集体领导的原则,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过渡时期实行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符合我国国情,能统一调配资源,集中全国力量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的来看,正是因为实现和坚持了党对革命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实现和巩固党的领导进行了探索,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论述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它在当时指导了革命战争,带来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掌全国政权之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原则。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领导的制度架构、运行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1956年,中共八大做了由战争年代的一元化领导向集体领导过渡的有益探索,论述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一是反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二是反对官僚主义,贯彻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三是实事求是,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四是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1957年,周恩来对社会中出现的“政治设计院论”“党天下论”进行了系统性的批驳。他强调,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才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来建设新的生活。在中国,无论是国家权力机构还是统一战线领域,都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958年,针对党内存在的分散主义倾向,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重提“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的八句歌诀,指出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权力应当集中于中央和地方党委的集体,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作用的统一。1962年,毛泽东曾在会议上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 ①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05页。并进一步强调了党中央领导的重要性。同年,周恩来对党的全面领导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强调,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使党的全面领导逐渐偏离了正轨。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积累的领导经验为“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重新恢复正确的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重要基础。

总的来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是分不开的。这期间,党对领导体制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一元化领导体制在革命和建设初期能统一调配资源,集中全国力量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来中国共产党把革命时期和过渡时期的特殊领导体制固定化和绝对化了,没有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而实时调整,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导致了曲折和失误。对此,我们应汲取教训,不再重犯。

其时的士人对山水的迷恋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竹林七贤“登山临水,竟日忘归”,宗炳“每游山水,往辄忘归”,袁崧欣赏“山水之美也……流连往宿,不觉忘返”。类似于这样的记录还有很多。在这种社会思潮背景下,只有山水和游山水的人使人感兴趣,其他诸如节操伦常、忠臣义士等不为人所重。宗炳“眷恋庐衡,契阔荆巫”,当“老疾俱至”时,唯恐“名山恐难遍游”,于是“凡所游历,皆图之于壁,坐卧向之”。这反映出人们不仅喜爱山水,更欲将山水画于纸上,以便能时时赏之。至此,绘画的主题也随之从先前的人物向山水转移。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江泽民立足于党的历史方位的改变,逐步深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的探索,开创了执政党建设的新局面。2000年,江泽民在讲话中再次明确:“工农兵学商,党是领导一切的。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我们党。”2002年,十六大报告正确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由外部封锁环境转向改革开放环境的历史方位变迁。报告提出,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一是继续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将党建设成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三是提出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四是系统总结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这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方案4(优化Egeneralized&TC)和方案1(单独优化Egeneralized)、方案3(单独优化TC)相比可平衡广义能耗目标和完工时间目标。与方案1(单独优化Egeneralized)相比,虽然广义能耗增加了12.82%,但是子批量选择不同的工艺路线、机床以及不同的搬运设备,子批量分散独立开展加工,减少了空闲等待时间,完工时间降低了11.31%;与方案3(单独优化TC)相比,虽然完工时间增加了5.63%,但是子批量选择工序加工能耗较小的工艺路线和机床,选择刀具内含能小的刀具集以及额定功率小的搬运设备,广义能耗降低了10.47%。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为党的建设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领导人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党的领导逐步走入正轨。

胡锦涛将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在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成就。新世纪新阶段,党的领导和执政面临着新考验新挑战。2002年,党的十六大审时度势,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此后,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学习,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执政能力。在此基础上,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文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2004年,全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200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得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历史结论,指出了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形式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得出“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结论,并提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为未来党的发展和建设画好了路线图。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就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领导方式,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逐渐步入正轨。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邓小平着力改善党的领导,开启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探索。这一时期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恢复党的正确路线,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规党法,恢复中央书记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要求中央和各级党委实行集体领导。这次会议实际确立了邓小平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实现了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二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1981年,邓小平在谈及四项基本原则时提到,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他于1980年先后发布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等文件,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入手,要求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严格实行党政分工、权力下放;实现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开创了党的领导工作的新局面。三是开启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探索。1982年,十二大提出要把党建设成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明确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1983 年,邓小平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及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以否认党的领导为核心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四是强调从严治党。1987年,十三大首次提出“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探索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来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不靠政治运动的办法治党。

四、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提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全新论断和 “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的“两个伟大革命”论,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不断完善保障“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中共中央陆续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党内法规,为党的领导提供了制度保障。党还通过不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各项事业的能力。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机构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载体,只有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置职能、统筹使用编制、完善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和国家机构才能更好地承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使命。①陈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人民日报》2018年3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的中心任务由取得革命胜利向巩固政权转变。党在实践中对国家政权和自身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毛泽东提出了“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④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5页。的重要论断。这一时期党的领导虽然出现了曲折,但理论上仍有可圈可点之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证明,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彰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成为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五、坚持党的领导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党的建设既是动态的(就过程而言),又是静态的(就构成而言)。党的建设既是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党的全面领导”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各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党的建设一以贯之的主线。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把握党的建设的动态和静态的统一,找到平衡点,更好地进行党的建设,更好地实现和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过程和历史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3方面的启示。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建党以来的实践启示我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事业需要一个集中统一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领导14亿人民、拥有9000万党员的大党,作为一个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大党,作为一个具有伟大历史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以来就代表人民的利益,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当成自身的使命,具有先进性。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的努力奋斗,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其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变革力度之大、效果之显著前所未有。“世界之乱”与“中国之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后,我们更应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是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是贯穿领导制度改革始终的核心问题。务必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要明确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即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党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原则,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坚决维护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必须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实现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同时,加强党内和党外的监督,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考验,增强长期执政能力,更好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未来前进道路上还会有各种风险和挑战,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仍然复杂严峻,党必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自己,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

种植手术过程中,为了保证植入成功率,牙槽骨中植入种植体时,必须保证前期的稳定性。舌侧包绕骨壁就能保证其稳定性,进而大大提高种植体存活率。为了提高种植体长期存活率,就需要种植体的形态结构与自身吻合,同时还应该对种植体表面进行处理,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这能够大大延长种植体的存活率,另外,也需要术者有较高的技术[4]。不仅如此,还需要提供科学的手术方案,进而减少手术次数,有效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伤,减弱药物影响,利于患者尽快恢复。

三是务必要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党的建设首先要解决党的政治立场、原则、方向和道路问题,这事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前进的问题。旗帜鲜明讲政治一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设如果抓的不牢,党的其他建设就成了无用功,党的领导地位就会受到威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缺乏根本的政治保证,从而失去正确方向,党的伟大目标和使命就根本无法实现。讲政治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纵观党史可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政治建设一旦放松,党内就会弊病丛生、人心涣散,各种错误思想得不到及时纠正,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损失;反之则会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党的事业向好发展。由此可见,党的政治建设软不得、松不得,更放不得。党强才能国强。党的自我革命为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证、增强了领导力量、夯实了组织基础。党的自我革命取得重大进展时,往往能推动社会革命发生历史性飞跃。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其以自我革命精神开创了伟大事业,领导了中国人民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等一系列的社会革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自我革命的彻底程度决定着伟大社会革命推进的深度,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相辅相成,党的领导在这两个伟大革命的互动中形成了一种动态和静态的平衡。只有旗帜鲜明讲政治,才能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只有以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集全党之力、全国人民之力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

〔中图分类号〕A8;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9)08-0001-06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研究”(18JZD009)、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世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0872)。

责任编辑:王 冰

标签:;  ;  ;  ;  

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与基本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