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李宁博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李宁博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输电管理处 内蒙古锡林郭勒 026000)

摘要:在国内电网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电气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多,并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也更加趋近于复杂,在此状况下,就需要及时检修在输电线路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应用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方法,可以使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效率大大提升。文章研究了输电线路的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

关键词:输电线路;线路运行;线路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电网建设

一、输电线路运行检修面临的问题

1.1分区、分片的检修承包

随着整个社会用电量的上升,输电线路的建设范围不断扩大,不断延伸的线路、持续拓展的工程规模都为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的运行检修采取分区、分片承包负责模式,这种检修工作方法无法实现运行与检修的完美配合,线路故障运行时,无法及时定位、发现问题,检修工作无法及时展开,而且各个承包区域各自为政、各负其责,遇到故障问题相互推诿,达到不到整体上的高效合作,延误了检修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1.2检修技术有待提升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耐心负责地工作,更需要维修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然而,现实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情况令人堪忧,不仅缺少高素质、高技能的检修技术人员,现有的检修工作也未能统一化、协调化,问题出现时甚至相互推诿,最终导致责任不清、分工不明,形成了混乱的工作局面,故障问题得不到处理。

1.3运行检修智能化水平低

要想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质量,就要确保其工作效率,最佳的方式就是实行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这其中依赖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的支持,然而现实是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智能化水平低,一些落后的偏远地区依然采用人工检修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检修工作效率,检修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因此,目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需要一套先进、现代化智能系统的支持,打造一个智能化系统平台,实行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

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存在的问题

2.1分区检修承包管理混乱

传统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大多是采用分区、分片的承包模式,这种承包模式如果负责的区域较小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现在的用电区域范围广,传统的运行检修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发展情况,电力线路的运行和检修没有实现完美的配合。电力路线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由于无法进行及时定位,导致检修工作没有办法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用电客户的自身利益。并且实行分区检修承包管理使得各个承包商各司其职,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相互推诿,这个问题也导致了电力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低下。

2.2检修工作人员的技术有待提高

对输电线路运行情况进行维护与检修是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着实令人担忧。检修工作人员队伍不仅仅是缺乏高素质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对检修人员的管理也不是很到位。检修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相互推诿,权责不清,导致很多时候无法及时解决问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混乱。这就说明电力企业的检修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2.3运行检修的信息化水平低

虽然我国电力行业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水平仍然很低,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采取的还是人工的方式,这不仅不利于促进检修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也不能有效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因此,我国相关电力企业应当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推动运行检修的信息化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效果的建议

3.1建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要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系统的支持,通过这个系统对输电线路运行状态以及检修计划进行评估和优化,并高效的进行人员分配,确保输电线路安全正常运行,同时,通过专业的管理系统对相关的数据、电网模型、设备状态以及检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使高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对运输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有效积解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2建立完善的设备信息档案管理库

近年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输电线路的长度也与日俱增,设备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多,其中涉及的数据信息量日渐复杂,对这些设备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设备信息档案管理库,对设备的检修记录、异常记录、试样数据、运行参数、出场数据等进行等保存和分析,避免信息疏漏以及混淆的现象,并据此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输电线路正常运行。

3.3加强现今科学技术的运用

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以运用智能化分析技术、安全校验技术、数据库分析技术、负荷预测技术等先进的科技,对输电线路运输和检修方案进行优化,提升设备对输电线路的检测能力,使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工作充分结合,通过检测设备对输电线路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将不需要检修的设备和需要检修的设备区分开来,并据此确定检修方法和检修周期,确保输电线路安全正常运行,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

3.4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行业的管理也逐渐开始实现智能化,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也应该将智能化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提高管理效率,因此,要对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设备进行智能化处理,对输电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专业的检修,同时要注重智能化平台的运用,减少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失误,既能减少工作时间,又能提升效率,实现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预期成果。除此之外,在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当中,通过对智能化平台的有效应用,不但可以使输电线路的具体工作力度快速提升,而且还可以减少传达信息的环节,这样既节省了维修输电线路的时间,又提升了输电线路检修与运行的工作效率,进而使输电线路检修与运行一体化管理更加精准和可靠。

3.5加强培训提高运行检修人员的整体素质

人员是电力企业进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工作的主体,因此,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一定要重视运维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首先在电力企业招聘运行检修人员的时候,要根据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出详细的选人标准,形成规范的人员选拔制度。在人员招聘完成之后,要进行岗前培训,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新进人员熟悉输电线路运行维修的流程。在电力企业日常的工作中,要定期对运行检修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运行检修能力。电力企业最终的目标是督促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智能化管理系统,充分使用高科技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结语

总之,在实施输电线路检修同运行一体化管理时,不但可以使输电线路的具体供电效率大大提升,还可以使检修输电线路的成本大大降低,这针对输电线路的社会效益、安全运行、经济效益来讲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此情况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电力工作者需要不断对新技术进行探索,提升有关技术水平,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输电线路检修同运行一体化的管理系统,进而使线路故障的恢复速度以及响应能力可以快速提高,以保证中国电网可以一直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高颖.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5(5):155~156.

[2]任海涛.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6(10):124~125.

[3]戴栋,张敏,赵东生,等.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研制及其通信组网应用[J].高电压技术,2015,41(12).

论文作者:李宁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李宁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