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投入风险的对策研究_科技论文

企业科技投入风险的对策研究_科技论文

企业科技投入风险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对策研究论文,科技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早已成为广大经营管理者的共识,但是科学技术的得到与转化是以具有一定风险的高额投入为代价的,不正确地认识科技投入的风险和效益特点,企业的科技投入便不可能有真正的动力,不认真研究企业科技投入的对策,便会在科技投入的风险面前束手无策。

一、企业应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科技投入是指与科技活动有关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投入,一般是用研究和发展(R&D )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和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分别表示国家和企业科技投入的强度。科技投入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R&D是科技活动的核心, 当今世界工业化各国的工业发展过程都与其R&D的投资规模与结构密切相关, 目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R&D/GNP都在3%左右,而我国则不足1%,国家规划到2000年R&D/GNP不低于1.5%的目标,仅相当于美国50 年代初的水平。现阶段规定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费用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5%, 与发达国家10%—20%的水平相差甚远。总的来说,国家和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都十分低下。

自90年代以来,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企业的R&D经费已占国家R&D经费的60%—70%,而我国的R&D经费中,企业仅占1/3左右。 科学技术是具有独立形态的生产力,它和一般社会物质生产力共同构成一般生产力。科技生产力决定着一般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同时一般社会物质生产力又为科技生产力提供物质基础。企业是实现科技生产力与一般社会物质生产力相结合的场所,需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才能实现这种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进入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要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二、科技投入风险的客观性

风险是由于事物的不确定性对相关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科技活动的探索性客观上使科技投入具有风险,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涉及的学科领域更加广泛,难度更大,科技行为的风险也相应增大。此外,社会、经济、政策、市场等非技术因素也有可能造成科技投入的风险。

科技投入风险是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反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有三种:一是科技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二是科技活动相互关系的不确定性;三是投入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科技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技术风险,这是构成科技投入风险的内因。科技活动相互关系的不确定性,是指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关系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通过技术与管理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少,因此,这是一种管理风险。投入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是投入主体在选择多种不同科技投入方案时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属于决策风险。决策风险是科技投入风险的关键,科学的决策可以使科技投入的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虽然科技风险客观存在,而且科技风险预测的难度很大,但是科技投入一旦形成生产力,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获得科技生产力,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必须敢于冒风险进行科技投入。

三、科技投入效益的特点

任何形式的投入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但是效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评价科技投入的效益时,要特别注意科技投入的投资回收期长、投资利润高、间接效益多等特点。

一项科学研究或科技发明往往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一项独立的技术开发要建立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的研究开发体系,即使是利用成熟技术开发新产品,也要经过产品开发、生产开发、市场开发等过程,才能逐步得到回报。所以科技投入的回收期比生产性投入和经营性投入的回收期都要长。

企业的科技投入是为了寻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用以更新企业的生产方式,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产性投入的条件下,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科技含量,改善生产要素之间的结构,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是一种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投入方式,因此,科技投入与生产性投入和经营性投入相比,有更高的投资利润率。

此外,科技投入的利润率与生产性投入和经营性投入的利润率相比,还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科技投入的收益,就某一单项投入而言,并非多投入回报就高,少投入回报就低,而是指整个科技活动的期望收益。第二,间接收益是科技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企业产品开发所采用的成熟技术,可能是上一轮科技投入的结果;一项技术成果可以成功地用于不同产品;一项基础研究有可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等等。如果不充分认识科技投入效益的特点,就会削弱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

四、企业科技投入风险的对策

1.强化企业的科技投入意识。要加大企业科技投入的力度,首先要有强烈的科技意识,要主动地去认识科技投入风险的客观规律和科技投入效益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了科技投入的风险和效益,才会主动进行风险预测,增强科技投入的信心和勇气。其次,在市场的压力下,企业也可以实现由被动科技投入向主动科技投入的转变。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企业如果被动地作出加大科技投入的选择,一旦从成功中获取巨额效益,便会激发出进一步从事科技投入的强烈愿望。这种由被动的科技投入向主动科技投入转变的过程,往往是不少企业科技投入行为的轨迹。

2.协调企业的科技投入行为。科技投入体制的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企业的科技投入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国家财政拨款和企业自筹资金三大部分。要成立一个以科委牵头的科技投入协调机构,从宏观上协调财政、金融、企业三大主体的投入行为,确保科技投入指标逐年增加,要逐步增加科技贷款的规模,降低科技贷款的利率,科技投入协调机构应负责科技贷款的审查工作,对于有较高推广价值的研究项目,建议优先给予低息或无息贷款,鼓励企业科技贷款积极性。还可以建立地方和行业的科技开发基金,多方面筹集资金,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科学研究。

3.分散企业科技投入的风险。一项科技成果从研究到取得经济效益,有一个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的研究开发过程;从生产布局、工艺设计到产品制造的生产过程;从市场调查、市场开发到售后服务的市场营销过程,这些过程共同形成科技活动的链,而企业的科技投入一般只是支持这条科技活动链的某几个环节,分散企业科技投入的风险,应当用经济合同等形式,以项目为对象,把科技活动链上的所有部门都联系起来,各个部门根据投资和获利的多少,分担不同的责任。例如,为研制开发某一高新技术产品,可用经济合同把研究、生产、经营甚至消费等各个部门联系起来,这种方法既可以分散科技投入的风险;同时,由于受共同利益的驱动,各部门的合力作用有利于减少科技投入的风险。

4.发展风险投资业。针对企业科技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我国也应当努力发展风险投资业。风险投资应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待企业获得成功后,按其股份取得股利收入,一旦项目失败,则由投资公司承担损失。同时也要开办科技投资风险保险,当科技投资出现损失时,由保险公司或各级保险基金组织给予经济补偿;如果取得效益,则由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分享,这样就能把具有风险的科技贷款纳入银行信贷活动。此外,还可以大力引进国外风险资本,允许外国风险投资公司、风险企业在我国建立分公司,更多地吸引国际资本投入企业的技术开发。

5.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目前,我国除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的工程技术中心具有较充足的经费投入和研究实力外,占企业总数96%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其研究开发机构的力量十分薄弱和分散,很难独立地进行研究与开发。建议用股份制的形式建立以行业为依托的研究开发机构,任何一个法人单位都可以在对本企业的投资利益和风险进行权衡后协商入股,承担有限责任并且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对研究开发机构进行监督,保护自己的利益。机构的运作可以采用国外制造业的最新思想——虚拟公司的形式,即以项目为对象,组织股东单位的研究力量进行研究,等该研究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即告解散。以股份制的形式用虚拟公司的运作方式组建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无疑会使企业有限的科技投入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6.健全科技投入的论证、监督、考核体系。在科技项目的研究和转化中,一些因组织管理不当等非技术因素而导致项目失效或造成损失的先例并不鲜见。因此,必须把项目的选择、实施、评价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建立和健全科技投入的论证、监督、考核体系。

科技项目的选择主要应考虑项目的先进性、适用性和效益,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项目的先进性,又要考虑企业自身应用项目的能力,以及项目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要建立从研究开发到生产应用的一条龙管理机制,防止因非技术因素而导致项目失败。要选择科学的计算方法,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避免错误地中止远期可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项目。

标签:;  ;  ;  

企业科技投入风险的对策研究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