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医院放射科 陕西城固 723200)
摘要: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透明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列入观察组,将同期100例行健康检查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采用64排螺旋CT技术诊断,对比两组血容量与主动脉血容量(BV/A)、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结果 两组患者的MTT参数与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的BV/A及PS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透明细胞癌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的使用价值高,可作为临床分期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排螺旋CT;透明细胞癌;诊断
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中发生率极高的一种,占60%~85%,该种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通过病例研究得知,疾病与患者长期吸烟、肥胖、血液透析及长期服用镇痛药物有关,而从事某种特殊职业的患者患病率较高,如皮革、石油及石棉等工人患病率高,遗传因素占4%,存在较少的关联[1]。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是中老年患者死亡率增加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血尿、腰痛及肾部包块三大症状在临床出现的概率为15%左右,多数患者发病时已到晚期。早期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低,还未出现淋巴结转移,保留其肾组织,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2]。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疾病的预后有着积极意义。64排螺旋CT作为诊断透明细胞癌的方式之一,敏感度及特异性高,疾病诊断正确率高,受到临床的关注及好评。下面将100例透明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列入观察组,将同期行健康检查的10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64排螺旋CT技术诊断,对比两组血容量、主动脉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及表面通透性,具体报道内容呈现为: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透明细胞癌患者与同期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群,从2016年2月~2019年2月时间段共选取100例,选取对象均为临床资料齐全,知晓本次研究,且配合度高,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癌细胞转移,心肝肾功能不全,不配合检查的患者。将100例透明细胞癌患者纳入观察组,行健康检查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比例为67:33;年龄32.8~78.3岁,平均年龄(48.24±4.28)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65:35;年龄33.2~78.5岁,平均年龄(48.28±4.31)岁,患者以上基线资料经过统计学比对与分析,显示无意义P>0.05,可公平实施本次实验。
1.2诊断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平扫,检查前8h禁食,检查前30min服用温开水1000ml,从膈顶肌扫描至髂前上棘位置,电压为120kV,电流300mA,层厚5mm,层距5mm。增强扫描:双管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优维显,流量控制在3.0ml/s,与30s、60s及180s扫描肾皮质期、髓质期及延期,并收集图像数据。电压为120kV,电流210mA,层厚0.9mm,层距0.5mm。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容量与主动脉血容量(BV/A)、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BV/A、MTT及PS参数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BV/A、MTT及PS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MTT参数与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的BV/A及PS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透明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肾癌中的发病率极高,文献报道,肾细胞发病与患者细胞内特定的基因有关,WHO将肾癌分为10个亚型,该种疾病起源于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在肾上下级较为常见,常见于肾皮质内,当肿瘤直径超过3cm时,向外压迫肾实质,使其突出肾轮廓之外,导致肾盂及肾盏发生变形,从而引发肾积水。由于肿瘤的成长程度不一致;皮质期所呈现的强化幅度也有所差异,肿瘤高强化区富含血窦及小泡状结构,皮质期明显强化,且程度与周围肾皮质极其相似;实质期静脉回流速度快,强化程度呈下降趋势,与肾皮质比较,相对低密度影;排泄期肾盂、肾盏及肿瘤的强化程度进一步降低,且密度低于肾实质,强化形式在各个阶段特点鲜明,称为“快进快出”模式,符合学者对于透明细胞癌进行多次研究呈现出的典型强化表现[3]。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其该种诊断技术的分辨率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在不断提高,且扫描时间在不断缩短,节省诊断人员的时间的同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且对肾癌的检出率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4]。64排螺旋CT技术是在CT设备发展下的一种新的诊断方式,扫描层薄,能清晰定位,判断癌细胞浸润范围,且在术前能将疾病准确分期,对疾病的判断及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5]。本次研究中,将透明细胞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两组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后,显示观察组的BV/A及PS参数均低于对照组,从而为疾病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综上所述,针对透明细胞癌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的使用价值高,可作为临床分期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郭艳娜.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90(48):231:232.
[2]张惠锋, 郝亮, 杜芳, et al. 多层螺旋CT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11):89-91.
[3]梁文. 64排螺旋CT肾癌灌注成像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D]. 第一军医大学, 2017,67(89):146-147.
[4]赵岸乔, 金艳霞, 徐敬林. 肾透明细胞癌的64排螺旋CT扫描与病理对照分析[J]. 医学信息, 2018,34(3):146-146.
[5]单连强, 沈龙山, 石祖强, et al. 64排螺旋CT在肾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3(5):797-799.
.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细胞论文; 患者论文; 螺旋论文; 透明论文; 两组论文; 肾癌论文; 皮质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