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160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留院观察时间,观察术后不良情绪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机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留院观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紧张、恐惧、抑郁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安全性以及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痛人流术;优质护理
无痛人流术是育龄妇女在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是指在静脉全麻下用人工的方法将孕10周内的妊娠终止的手术流产[1]。其虽具有无痛等优点,但患者仍会有各种紧张不适等感觉,为了进一步深化护理改革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舒适度,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无痛人流术患者施行优质护理,研究其临床效果,现将报道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对象
抽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体重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对所有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术后护理。术前指导患者摆合适舒适的体位,加强无菌观念,保证手术环境的安全无菌;术后严密观察,特别注意患者的腹痛以及流血情况,嘱咐患者术后1到2小时绝对卧床休息,半个月后再逐渐增加体力活动,避免接触冷水,术后确保高蛋白营养饮食,为子宫内膜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1.2.2 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在施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优质护理,其主要包括[2]:(1)术后注意事项: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降低细菌感染机会;采用工具等措施避孕,避免再次妊娠的可能;术后5天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营养膳食,增加高蛋白以及高纤维素食物;保持外阴清洁,禁忌盆浴,加强个人卫生管理;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对腹部子宫的压迫。(2)术后保养:严格遵行医嘱,休息为主,劳逸结合;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营养丰富又易消化的食物;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抵抗力较弱,应注意避免着凉受风寒,在室内也应注意添衣保暖,不让风寒侵体。
1.3 观察指标【3】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留院观察时间以及术后不良情绪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留院观察时间对比
2.2 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情况
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紧张、恐惧、抑郁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由于社会开放度的增加,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增加,虽然现阶段无痛人工流产术已得到极大进步并改善了患者的不适状况,但手术仍作为一个强刺激源,可使患者产生诸多不良情绪[4]。这时候正确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对患者围术期的情绪以及生命体征状态稳定和术后生理心理的恢复有极大地作用,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优质护理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并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都全方面的进行护理干预[5]。本次研究结果即显示,采取优质护理后,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留院观察时间均缩短,并极大的降低患者术后各种不良情绪的发生率,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流术的安全性以及缩短了患者恢复健康的时间,改善术后各种不良情绪的发生,有助于患者预后良好。同时,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效率以及质量。
综上所述,在如无痛人流术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安全性以及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衣景华,袁桂丽.98例无痛人流术患者舒适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199.
[2] 罗继珍.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流产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6):109-110.
[3] 徐美明.优质护理在人流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222-223.
[4] 敖庆华. 无痛人流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及安全管理. 全科护理,2012,10(9):810-811.
[5] 董小燕.优质护理在人流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202-203.
论文作者:姚晓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4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人流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机体论文; 不良情绪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