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和谐社会构想之系统学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社会论文,系统学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08)02-0079-04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从理论渊源讲,既可追溯于古代中国人“大同社会”理想,又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直接衔接,是其思想的重要承继和重大发展。邓小平虽然没有使用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他的“小康社会”概念,其基本精神和根本旨趣却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契合。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实现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有着鲜明的系统思维特征,因此从系统学的视角进行观照和解读,发掘和吸收其有益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精华,开启我们的智慧,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一、邓小平和谐社会构想的系统构成
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谐进步的社会。他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这段讲话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谐进步的构想。
在邓小平的视野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稳定整体即系统。其构成要素和最优化结构图景为:
(一)经济要素。这是基础要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这是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和重要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无论在什么社会,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雄厚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谐社会系统中的其它要素必然会因失去强大依托而趋于衰减。邓小平针对我国长期忽视生产力发展的沉痛教训,在“文革”结束后,果断地率领全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以后党和国家不可更改的工作重心。邓小平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的“发展”虽也有政治、文化等等发展的涵义在内,但首指和主指的却是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因此“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点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二)政治要素。这是核心要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民主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现代国家社会和谐的重要根由与基本内容。民主政治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布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把民主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把民主提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高度。在邓小平看来,民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基础与可靠保证。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政治民主化的社会。因此,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法理要素。是保证要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处于保证地位。与民主一样,以法治国是邓小平和谐社会构想的又一只“转轮”和一羽飞翼。“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3]作为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内容的民主政治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制来保障。严明森严的法律、刚正无私的执法守法精神、程序化科学化的法条设计是捍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盾牌。“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四)文化要素。是补充要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也必不可少。对于一个进步文明的和谐社会来讲,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成熟发达的精神文明是其重要的构成要件。一个成熟文明的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文化发达、道德进步的社会。从时代形势看,文化作为软实力已构成了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国家的内部关系看,文化要素发挥着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的作用,为社会整体发展提供方向导引和价值支持。“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邓小平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高度出发,明确提出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强调要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五)公平要素。是支撑要素,在和谐社会系统中处于支撑地位。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体现着“机会均等、资源共享、普遍受益”的原则,凸显了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优越性,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粘合剂,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灵魂,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风骨。只有坚持社会公正和公平,真正做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工作积极性,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社会稳定有序、长治久安。“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6]和谐社会理应是“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7]。
综上所述,邓小平心目中的和谐社会系统结构为: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民主为核心,以法治建设为保障,以文化建设为补充,以社会公正为支撑。这是一种弹性的动态开放系统。自组织理论告诉我们,由于组成系统的子系统和要素始终处于随机变动中,因此,由大量子系统和要素组成的宏观系统都会存在对系统给定结构或状态的随机偏离,这些偏离就是所谓的“涨落”。系统进化中涨落与环境选择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没有涨落的多样性,系统将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单调死板的系统。邓小平在因应和调适由和谐社会系统要素的不断变化而引发的涨落中,十分注意把握系统结构的动态平衡与稳定,在夯实经济基础、突出政治核心、强化法理保障、烘托文化效应、稳固公正支撑的理念引导下,推进系统结构的优化,实现系统正效应的增殖放大,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
二、邓小平和谐社会构想实现路径之系统学分析
邓小平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构想,而且也规划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
路径一,“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思维,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的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而是一个梯级递进式的渐进过程。中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不走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富的发展路子,而要从一穷二白直达共富,那无异于痴人说梦。邓小平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几年发展上一个台阶的“台阶论”等,都体现了他的由非均衡到均衡、由不协调到协调、由不和谐到和谐的哲学思维特质。这种思维特质完全符合系统辩证论中的差异协同律原理,是差异协同律在实践中的绝妙运用。差异协同律认为,所谓差异是指系统整体内诸要素、层次、功能在结构和时空上的差别,差异是系统存在、整体优化、协同发展的内在自组织机制。系统物质世界就是一个差异协同体或差异自组织体,系统的发展本质上是系统内部要素差异协同自组织的运动,是系统结构功能耦合的结果。差异协同律揭示了系统物质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因,把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观点进一步深刻化和具体化,为我们深刻理解和领会邓小平治国理念、把握邓小平哲学思维特质,分阶段、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科学理论依据。
路径二,倡行改革,为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体制障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实质是整合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资源,调适它们之间的关系,优化社会整体结构,达至和谐社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理想境界。系统论的系统结构质变原理是解读邓小平改革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工具。从系统论看,系统的整体特性,是由要素或子系统层次上的相互关联与制约而生成的,系统因内部组织管理方式的不同即结构方式、有序程度的不同,系统的整体功能将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越有序,结构越好,系统整体功能就越优良。因此,要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优化,就要用系统思维整合各要素间的衔接与配置,抓好系统内部的组织管理工作,实现系统结构的最优化。在邓小平和谐社会系统设计中,要素间的关联不是机械地叠加拼凑,而是有机的组合,它们分别在系统中扮演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邓小平的改革,其着眼点和归宿点都最终指向了中国社会结构的优化。“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8]
路径三,矢志开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9]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中也曾讲到:“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0]邓小平的这一看法,得到了耗散结构论的有力支持。每个具体的系统都是从普遍联系的客观事物之中相对地划分出来的,都要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彼此作用、互塑共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一切要获得生存的系统,必须是一个耗散结构,即具有输入和输出功能、可以吐故纳新的开放系统。耗散结构论认为,一个系统如果对外部环境保持封闭性,只能引导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最终走向熵最大的平衡态。只有向外部环境开放,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环境输入足够的负熵流,系统的总熵才可能减少,系统才可能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在改变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中,建构出更为有序的内在结构,从而使自身得以进化。邓小平的开放观重视和谐社会系统与外部环境(国际社会)关系的协调,注重在与外部环境的协同互动中找寻构筑和谐社会的支点,这又体现了他作为总设计师的高屋建瓴的大局观与辩证思维特质。
三、系统学视角下邓小平和谐社会构想的意义和价值
邓小平秉承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关于理想社会设想的思想精华,并根据现时代的特点,赋予和谐社会崭新的内涵,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篇章中生动鲜活、璀璨生辉的一页。他的和谐社会观辩证意味浓厚,系统思维性突出,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参照,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会是一个系统大工程。邓小平和谐社会构想的最鲜明特点是他总是从社会系统整体和系统要素间关联的高度去看待某一具体要素的发展变化,从不孤立地对待任一要素,搞“单打一”。按照整体优化原则规定各要素的性能指标,避免由某一环节、要素的过度滞后或超前、萎化或膨胀而导致整个系统结构的紊乱无序,最大限度地获得系统要素间的动态平衡。这从“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活动”、“一手抓民主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及“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相配合的思想、整合国内资源与优化外部环境相结合,走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等等思想中都有所反映。系统是有组织的群体,其组织性表现为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整体突现性是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系统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激发而产生的整体效应。要达成整体突现性的最优化,需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有序的关系,从而能够协调联动,互映生辉。在邓小平的视野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有机大系统,经济、政治、法理、文化、公平几大基本要素都不可或缺。每一要素对系统整体的维生、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否则系统就不复存在。例如,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民主这一政治要素,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系统的维生便成为一句空话。系统要素既具有不可或缺性,自身也有动态性,相互间还有协存关联性。动态性是指系统要素的发展变化,如和谐社会子系统下的“稳定”要素,其含义并非指僵化死板的严厉控制,而是指各政治因子发展前进中的弹性平衡与和谐。协存关联性是指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依赖、彼此激发、共同影响的关系,所谓“休戚与共”、“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之谓也,如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就有协存关联性。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任一要素的存在都以其它两者的存在为条件,一变俱变。邓小平说,“讲不变,应该考虑整个政策的总体、各个方面都不变,其中一个方面变了,都要影响其他方面”[11]。因此,他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协存关联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改革促进发展。
邓小平和谐社会观在具体构想上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思想基点,但是其和谐社会观最大和最重要的价值是其中所渗透和折射的系统思维方法与辩证逻辑精神。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如果对社会建设缺乏系统思维,必然会造成政策的左右摇摆,或者单打一,只抓一点,不管其余,顾此而失彼,或者政策群产生“内耗”效应,相互冲突打架,最终导致决策失误而付出惨重代价。邓小平和谐社会观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第一,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大背景下思考。站在全球大系统发展的高度,分析中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捕捉中华崛起的历史机遇。第二,要把中国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系统工程来考察,把社会作为一个复杂有机体来认识。善于多向思维,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优势条件与劣势条件、阶段与目标等一系列复杂关系,从系统的相关性出发把握局部,从局部与局部的相关性中把握它们的整体,把局部和整体联系起来,统筹兼顾,放眼整体,总揽全局,在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把握事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人类社会已发展到了需扬弃单向性、简单性的线性思维的历史新阶段,多元多向的非线性复杂思维的出现和应用是大势所趋,思维范式的转换已成必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和谐社会观所内蕴的系统辩证思维和方法,构成了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维坐标,其意义和价值将永载史册。
〔收稿日期〕20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