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_农产品论文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农产品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30(2007)04-0050-04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和国际农产品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入世使农业受到一定影响。但能否趋利避害,取决于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农产品的竞争力。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如何?比较优势何在?这是中国农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中国经济正在不断地走向国际化,并在国际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许多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如粮食、糖料、蔬菜、水果、畜禽蛋等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1](P112-113),中国农业贸易也列身于这种成长演变之中,并且已经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保持一致,2000年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如表1所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从2000年的269.5亿美元到2005年的562.9亿美元;农产品进口总值从2000年的112.5亿美元,到2005年的287.1亿美元;农产品进出口总值从2000年的269.5亿美元,到2005年的562.9亿美元[2]。

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出现贸易逆差,在2003年农产品进口增长大幅度超过出口增长的基础上,2004年农产品进口增长继续大幅度超过出口增长,最终导致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出现46.4亿美元逆差,如表1所示。这不仅是自198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首次出现逆差[3],也是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农产品进出口大逆差。2005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6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农产品出口额27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9%;农产品进口额28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11.4亿美元。

表1 农产品进出口年度总值表

注:本文农产品统计范围指WTO统计口径+水产品;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商务部网站统计数据汇总计算。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发展,但总体而言,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呈下降趋势[4]。如表2和表3所示,农产品出口总值在全国商品出口总值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0.9%下降为2005年的7.4%,农产品进口总值在全国商品进口总值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4.9%下降为2005年的4.3%。

表2农产品出口总值在全国商品出口总值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商务部网站统计数据汇总计算。

表3 农产品进口总值占全国商品进口总值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商务部网站统计数据汇总计算。

中国农产品顺差额在总商品贸易顺差中的比重也在不断降低,农产品贸易顺差占全国商品贸易顺差的比重由2000年的18.4%,下降到2005年的-1.1%。20世纪90年代初,农产品贸易顺差额约占总商品贸易顺差的1/3[5];2004年和2005年,农产品贸易逐渐由顺差变为逆差。从上述的贸易额和创汇量的变动可以得出一个判断:农产品贸易已经不是中国获取外汇的主要途径。虽然以贸易额和创汇量来衡量的中国农业贸易相对地位在不断下降,但农业贸易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通过进口大量的植物油、大豆、咖啡、可可、水果等产品来弥补国内供给不足或丰富消费品种结构。农产品出口对缓解国内农产品剩余压力和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农业贸易中的原料进口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原木、纸浆、天然橡胶等原料性产品消费量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进口的,其中天然橡胶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高达63.9%。因此,当农产品贸易不再起主要的创汇作用时,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意义和作用就演变为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农民收入和提供资源短缺性原料。

表4 农产品贸易顺差占全国商品贸易顺差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商务部网站统计数据汇总计算。

二、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一)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测量方法

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常用方法有计算比较成本优势的国内资源成本法、衡量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地位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法、计算成本最小化的空间均衡模型以及衡量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整体竞争力变化趋势和出口增长源泉的等市场份额模型等。

国内很多学者分别从国家(地区)、产业、产品的角度对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评价。其中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成果主要有孙文博、王兆阳用资源成本方法(DRC)进行评价,黄季焜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分析,蔡昉从粮食供求与人口增长的角度研究,李崇光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要素的角度评价,帅传敏、程国强运用等市场份额方法对我国农产品竞争力进行了估计和评价等。本文将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方法对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估计。

(二)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1.显示性比较优势方法(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方法由巴伦斯于1965年提出的,是现在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核心观点为:国家i在j类产品贸易上的比较优势,用i国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来确定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指标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该产品的相对优势。

2.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的数据,我们对1997~2004年中国和世界8年间的农产品出口额进行了比较研究,计算出中国各年份不同类型农产品的RCA值(见表5)。需要说明的是,WTO和FAO的农产品贸易数据中不含水产品。研究表明,虽然中国农产品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呈下滑趋势,但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是不同的。

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水果蔬菜、禽肉、茶叶等的国际竞争力较为突出。茶叶的RCA指数大于2,2003年和2004年的RCA指数分别达到2.29、2.21,说明我国茶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水果蔬菜的RCA指数自2001年来也大于1,说明我国水果蔬菜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肉类中禽肉的RCA指数大于1,也表现出了较好的国际竞争力,而牛肉、猪肉的RCA指数始终小于1,说明不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绝大多数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已经丧失国际竞争力,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中除大米外,小麦、大豆、棉花、油菜籽、烟叶等竞争力逐年降低,目前已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小麦的RCA几乎为0),大米的RCA近几年虽略有下降,但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RCA保持在1.30以上)。

表5 我国主要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动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Statistical Databases中数据计算整理所得。

三、政策建议

要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比较优势,应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首先,要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产品出口品种、增强品牌意识、拓宽出口渠道;其次,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具有出口优势和进口替代作用的农产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再次,要加快出口农产品的行业组织建设,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新形势,选择水海、禽肉、蔬菜、水果等重点出口产品建立健全行业组织和商品协会,推动企业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行业协会,规范农产品出口秩序,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纠纷;最后,要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形成面向目标市场的生产、加工、储运、营销产业链,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保障制度,有效地规范企业之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交易关系,形成利益分配比较公平、运行效率比较高的产业链条。

收稿日期:2007-03-21

标签:;  ;  ;  ;  ;  ;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_农产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