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论文_刘春平

(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 贵州毕节 5517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纳入腔镜组与开腹组(n=46)。开腹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开腹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数值均高于腔镜组患者,差值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出现7例并发症,腔镜组仅出现1例并发症,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避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急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081-02

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与多发性疾病,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切口疼痛明显,切口易于感染,且肠梗阻、肠粘连发生率较高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随着现代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得到应用,具有切口小,隐蔽性较好及术后患者恢复较快等优势[2]。为了深入调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作用效果,文章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视为调查对象,结合数据调查的结果展开讨论,现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纳入腔镜组与开腹组(n=46)。腔镜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23,年龄范围为19~58岁,均数值为(36.71±3.31)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8例。开腹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22,年龄范围为19~59岁,均数值为(36.59±3.72)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8例。组间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区别,且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差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开腹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术中切除阑尾,包埋残端。手术中生路盐水冲洗腹盆腔且予以吸尽,根据腹盆腔感染程度置橡胶管一根用以引流。

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全身麻醉,脐下缘做10mm弧形切口。气腹针穿刺,建立气腹,气腹压保持在11~14mmHg之间。穿刺成功后置入腹腔镜,腔镜引导下在左侧下腹部建立10mm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方5cm位置建立1个5mm辅助操作孔。患者体位调节到头低脚高位,向左倾斜15°。常规探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病变。

在吸尽脓液也松解粘连后,沿着盲肠3条结肠带找到阑尾,左手持抓钳提起阑尾且维持一定的张力,右手用分离钳在阑尾根部分离阑尾系膜,且应用Hem-o-lok夹闭系膜后远端电凝切断系膜。距离阑尾根部0.5cm位置夹闭阑尾,远端0.3cm位置放1枚钛夹,在钛夹和Hem-o-lok位置中间切断阑尾。阑尾残端电凝钩烧灼处理,残端不需要包埋。根部穿孔难以应用Hem-0-lok夹闭,电凝钩直接切断阑尾且烧灼残端,以“8”字形缝合。

切除阑尾且置入保护套内取出,生理盐水冲洗腹盆腔。结合盆腔感染情况置橡胶管实施引流。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实施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t值计算,计数资料以χ2值计算,P作为组间差值检测工具,若低于0.05则视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开腹组与腔镜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开腹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数值均高于腔镜组患者,差值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开腹组与腔镜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3.讨论

开腹阑尾切除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经典术式,已经应该100年有余,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早期治疗中发挥着中重要意义,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死亡的患者数量[3]。随着现代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且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不断改进与灵活应用[4]。

相较于传统的开腹阑尾炎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切口较小,伤害较低以及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等优势[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够保证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中充足的视野,能够通过调节患者体位的方式,使阑尾区网膜、肠管移开,更为全面的暴露阑尾。手术后不需要逐层缝合切口,故而对于肥胖患者来讲,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得以控制[6]。腹腔镜手术中没有开腹切口造成的显著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

手术调查结果显示,开腹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数值均高于腔镜组患者,患者手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开腹组患者术后出现7例并发症,腔镜组仅出现1例并发症,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避免长时间卧床带来了不良问题,更好的达到手术治疗效果。

综合上述内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避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建议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建忠,谢仁芳.腹腔镜与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04):12-13.

[2]王怀科,朱泽卫,王浩龙,等.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09):1510-1514.

[3]阿尔帕提·买买提,吴天山,帕尔哈提·拜合提.行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N].中国医药导报,2012,9(33):38-41.

[4]潘子鹏,李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N].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08):119-122.

[5]王加伟,钱友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0):68-69.

[6]郑斐燏.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疗,2017,36(31):65-67.

论文作者:刘春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论文_刘春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