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政府角色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产重组论文,国有企业论文,试论论文,角色定位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 F12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 -9556(1999)03-0010-04
为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国有大企业竞争力,必须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要组建大企业集团,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方法有两种:一是向国有企业注资,二是通过国有资产重组整合,进行低成本扩张。在目前我国资金紧缺情况下,向国有企业注资难以实行。因此,通过资产重组,使国有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成为搞活国有企业的有效途径。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的国有属性,决定了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政府的参与。而政府在资产重组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一、资产重组是一种市场行为
(一)资产重组在本质上属于资本运营范畴,是一种市场行为
所谓资本运营就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通资金,从事企业兼并或资产置换,实施资本扩张。它与企业的投资行为、金融行为有联系,却又不同。企业的投资行为,是指一个企业以其自身的资本或企业内部积累进行投资;企业的金融行为是指企业资本转化为证券(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融资和流通。资本运营既包括金融行为,又包括投资行为,是企业用融通来的资金进行投资的一种行为。
资本运营从内容上说,包括相互联系的三方面,即企业重组、资产重组、产权重组。根据对资本运营涵义及内容的分析,可得出资产重组的涵义:所谓资产重组就是指企业资产的产权主体,为获得最大的资产收益,盘活存量资产,或优化资产结构,通过资本市场对资产形态及数量比例、资产的组合结构,进行重新整合的一种市场行为。所以,资产重组作为资本运营的核心内容,属于资本运营范畴,是一种完全的市场行为。
(二)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主体确定
在资产重组中,资产的各有关产权主体,必然相应地成为资产重组中的主体。根据产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产权的内容可分为权能和利益,产权权能是产权主体的行为,产权利益是主体之间关系的目的或本质所在,它依靠这种行为来驱动实现。产权作为一组权利,包括四方面内容;狭义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而且根据产权的可分解性,决定了产权主体的不唯一性。资产的狭义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特点之一。企业资产的形成,有两种形式:所有者投资和企业负债,分别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因而企业财产的产权主体,至少包括三方: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相应地,企业资产重组的主体必然有三者。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主体,至少包括三方:所有者(各级政府)、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企业自身。
1.国家——国有企业资产的所有者。我国国有企业大部分由国家各级政府直接投资形成,各级政府是国有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从而在资产重组中理所当然地成为主体之一。
2.银行——国有企业的主要债权人。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很大部分是由负债形成的。据统计,全国国有资产9.6万亿元中,有负债5.8万亿元。而这些负债的主要债权人是银行。因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特别在80年代实行“拨改贷”后,银行贷款成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因而,银行必须成为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主体之一。
3.企业——国有企业资产的经营者。各级政府将资金投向企业,形成企业财产后,企业就全权代表国家进行经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企业拥有包括国家财产在内的全部财产的经营权。因而,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必然关系到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它必须成为资产重组的主体之一。
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政府通常扮演的角色
我国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时,政府通常扮演的角色是:政府作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第一主体,完全控制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这种政府角色定位,占绝大多数。
(一)这种政府角色定位的形成原因
1.观念上。我国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主宰一切的观念,没有彻底转变,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应受政府控制,认识不到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作用,不能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
2.体制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仍很明显,政企难以真正分离,从而造成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直接干预。在政治体制上,政府行政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不完全分离,政府在发挥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时,难免介入政府的行政干预。
3.目的上。各级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帮助”企业甩掉债务包袱,而进行资产重组。十五大确定的“组建大企业集团”的战略方针,以及后来提出冲击世界500强的目标, 使一些地方政府为组建大企业集团而进行资产重组。这就往往使这些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债务剥离,成为一些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手段。
4.产权关系的影响。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狭义)属于各级政府,根据所有权(狭义)决定其它产权权能的理论,国家或政府必然对国有企业资产拥有决定性的产权。因而国家各级政府充当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第一主体,是难免的。
总之,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政府所扮演的这种角色,在当前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目前这种政府角色定位的优点
1.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政府充当资产重组第一主体,利用行政手段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可冲破由于涉及企业经营者利益而妨碍资产重组的阻力。而且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善,即使在市场上进行资产重组也环节较多,产权流通不畅,限制了企业的重组活动;涉及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困难就更多。因而,利用行政手段一定程度上能加速资产重组的进程。
2.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重组成本。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市场交易都有代价,即交易成本。资产重组作为一种市场交易活动,必然有成本,但政府进行行政式重组时,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各环节费用,从而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重组成本。
3.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全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的保全,已成为我国国有资产重组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政府将资产重组完全推向市场,企业在资产评估时,可能会低估国有资产的价值;一些资产重组参与者,往往为自己利益而廉价出售国有资产。但通过行政重组,政府参与其中,可以对国有资产进行“适当”估价,从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全,减少国有资产在重组中的流失。
实际上,政府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能从整体上进行规范,有利于国家和地方的整体长远发展,并且有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
(三)目前这种政府角色定位的缺点
1.容易导致行政性的“拉郎配”。政府进行行政性重组时,往往不能准确把握企业经营特点,硬将其拉在一块。特别是在“强弱联合”中,由于政府的行政性作用,强势企业不得不接受弱势企业,这样可能导致弱势企业没搞好,强势企业也被拖跨。
2.容易导致“归大堆”。特别是在我国提出冲击世界500强后, 有些地方政府往往将一些相关或不相关的企业合并在一起“归大堆”,并美其名曰“多角化经营”。“多角化经营”作为一种企业经营思想,目的在于防范经营风险,当一个行业不景气时,可通过其他行业的利润弥补。但如果盲目归大堆,必然是“合而后分”。如“吉林化工”先兼并了大量企业,但兼并后,又不得不分开。从而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使资产重组走了样。
3.加大了跨地区重组的难度。由于地方行政的主导作用,企业跨地区进行资产重组时,必然受到地方利益干扰。这样,真正跨地区的企业集团难以建立起来。
4.限制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政府充当第一主体,企业被动接受政府的安排,使企业资产重组成为“要我重组”而不是“我要重组”。这样,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不能发挥,企业难以真正搞活。
5.使企业资产重组流于形式,企业难以真正转制。许多企业在实行资产重组后,“穿新鞋,走老路”。
(四)评价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这种政府角色,弊大于利。因为其有利方面,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资本市场渐趋发达后,可以在市场上取得。如国有资产的保全问题,在评估业发达、投资银行业成熟后,便可形成一种市场制衡机制,限制企业资产的低估和低价出售。而且当企业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实体后,也会为保全国有资产而努力。但是其中的弊端,则受政治体制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如地方政府政绩评价方法中的弊端,导致地方政府在资产重组中“拉郎配”、“归大堆”等,难以彻底改变。而且我国各级政府行政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不完全分离,使政府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难免带行政色彩。
三、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如前所述,政府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不可充当第一主体,但政府是否将全部权利下放给企业,或者说,政府在企业重组中是否无所作为?当然不是。关键是政府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适当的方式介入。在政府行政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离的情况下,由企业充当国企资产重组的第一主体,政府充当第二主体,政府不应唱主角,而应是推动、引导、监督,并为企业资产重组,提供宏观环境和相应保障。
(一)政府充当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第二主体的优点
政府充当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第二主体,具有以下积极作用:
1.有利于政企的真正分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之一是政企分开。长期以来,政企不分的根源在于政府对企业的经营管得过多过死。让企业充当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第一主体,有利于摆脱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同时,由于政府充当第二主体,可对企业起监督约束作用,从而企业在改组后,在政企分离的情况下,政府仍可通过间接手段对其约束和监督。
2.有利于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企业在资产重组中处于第一主体的地位,涉及自身利益较多,企业为自身利益而成为“我要重组”的法人实体。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既有利于促成企业重组,又有利于减轻政府负担。而且改组后企业有了完全的经营权,转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充分发挥。
3.有利于组建真正的“航空母舰”。在政府充当第一主体的行政干预下,由于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利益驱使,使他们片面“拉郎配”、“归大堆”,结果形式上组成了“航空母舰”,却发挥不出任何作用。如果企业充当资产重组的第一主体,他们在重组中就会从投资者利益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在是否兼并、兼并谁、何时兼并、如何兼并等问题上,进行理性选择,从而使国有企业资产实现优化重组,形成真正的“航空母舰”。
4.有利于企业的转制。企业充当第一主体,排除政府的强力控制,才可能在重组过程中及重组完成后,真正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有根本性转变。否则,难免政企不分。
5.有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资产重组本身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依靠市场机制。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市场经济已取得长足发展。只有让企业充当资产重组的第一主体,即让企业成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有人认为,企业充当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第一主体,政府充当第二主体,起监督、引导作用。但必要时,政府还可采用直接控制企业活动的方式,解决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一系列问题。这样既解决了政府充当第一主体的缺陷,又避免了政府无所作为的不足。笔者认为,这种政府角色定位,已不适应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形势。
首先,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长足发展。这为企业充当资产重组第一主体,提供了市场条件。其次,资本市场初步建立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已有7年的发展历史,证券市场的建立, 使单一的贷款筹资方式走向多样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企业公司制改革的进行。据统计,截止1998年底,已有700多家公司在沪、深上市; 并且利用发行人民币B股的方式吸收国外资金。这就为企业进行资产重组, 提供了资金来源。再次,资产评估业和投资银行业,有了一定发展。在政府作为资产重组第二主体的监督、引导下,资产评估机构和投资银行作业市场主体,对国有资产可进行合理估价,并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最后,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目前,政府的行政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正在逐步分离。
(二)政府必须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提供宏观环境和相应保障
政府作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第二主体定位,是从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来说的。但政府还兼有社会管理职能,也就是说,政府必须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伴随着人力资本的重组,会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失业。政府必须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就业问题,否则,会造成社会混乱。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还有退休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国有企业特别是老国有企业,有的退休职工比在职职工还多,企业负担沉重,缺乏活力。如果企业在资产重组中不能放下这些包袱,必然陷入危机。这就要求政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社会问题社会化解决。
2.制定稳定的政策和法律。目前,我国的政策基本适应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政策环境比较宽松,并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也正稳步推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证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但也应看到,我国的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例如,《证券法》尚未出台,要为国有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接筹资场所,《证券法》要及时出台。另外,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也需要有法可依。这都要求政府为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
3.政府应利用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对投资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大对战略性产业、政策性银行的扶持力度。通过财税、金融制度及产权交易市场的完善,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资产重组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资本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我国原有产业结构,存在一系列不合理问题,政府可利用资产重组,优化产业结构,为下一轮经济增长,奠定良好的产业结构基础。
4.资产重组过程中,还需一定的增量投入。聚集资本的途径,方法很多,政府可利用金融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从而使银行地位上升,通过改善银行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服务,影响增量资金供给。同时政府可利用其财政政策,有效聚集和使用增量资金。如用税收政策影响企业的投资方向,利用国家信用募集资金,使政府逐步退出盈利性企业,从而支持需扶持的行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5.政府应充当国企资产剥离的社会职能承担者。我国国有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加重了企业负担,企业为盘活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重组过程中,就可能将一些负有社会职能的单位剥离出去,如医院、学校等,而这些正是社会要承担的。因而,政府应承担这些责任,解决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等问题,减轻企业负担。
总之,笔者认为,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政府不应成为第一主体,而应让企业充当第一主体,政府充当第二主体,起推动、引导、监督作用,并为企业资产重组提供宏观环境和相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