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模式转型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模式转型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沈曦[1]2004年在《高等教育模式转型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这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局部地区、部分专业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文首先从介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主要表现开始,引出高校扩招——这一可能引发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接着以探讨大学生就业难为主线,沿着高校扩招的历史足迹,结合目前具体的经济、社会状况归纳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兼有总量和结构失衡两个方面。文章同时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是客观现象,并非像社会上说得那么严重,而且中国不存在大学生大量过剩的事实。同时笔者认为,当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过分夸大和渲染与有关方面使用的“就业率”概念模糊有一定关系。 接着从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矛盾入手,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以浙江省为例,对2003、2004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后,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不同性质高校、不同学历层次上的差别;同时教育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结构上的不平衡,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宏观层面具体分析了宏观经济发展与用人制度改革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希望政府部门大力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文章最后从教育制度改革与教育产品供给改善两个方面具体就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政府部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合理调整现有的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改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做到教育“产品”适销对路。

何仕[2]2014年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文中指出当代中国,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业理论为指导,揭示就业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内在联系,立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以经济学之“药”疗治中国大学生就业之“疾”。就业是民生工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配”、改革开放初期“抽成调剂、分级安排”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由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转变。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考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并以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闽南理工学院等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进行的实证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毕业生供求形势日趋严峻:方面,高校连年大幅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等导致毕业生市场需求动力不足。二是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毕业生扎推一二线城市、国企、大企业就业,同时高校毕业生类型不同,就业率差异明显等。叁是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梦想与现实存在差距,跳槽频繁。四是“被就业”现象时有发生,就业统计掺杂水分。同时,出现了“北漂”、“蚁族”、“啃老族”以及“海待”“零薪就业”、“公务员热”等特殊就业现象。就业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突出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转型,拉动就业乏力。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增速放缓等诱发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剧就业困难。二是高等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配置跟不上跨越式发展步伐、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专业结构改革滞后等,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叁是就业体制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制度分割、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毕业生择业流动困难和就业歧视。四是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多峰迭加”,市场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影响毕业生就业。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就业难的原因,比较借鉴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大学生就业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一是稳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就业发展动力;叁是发展绿色就业,拓宽就业市场;四是着力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五是适应经济发展,深化高教改革。

张学亮[3]2017年在《“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就业教育处于高校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表面上它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的,实质上同样担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功能。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方式、就业结构、就业形势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推动大学生由就业转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成为“双创”的客观要求。由此,要求大学生就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推动大学生在契合“双创”要求的同时,树立理性的就业创业观念,实现职业稳定发展。本研究分为导论、六章和结论导论部分:回答了“双创”视阈下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是提出本论题的主要缘由。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彰显就业教育的时代价值、推动就业教育学科发展是研究的理论意义。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教育实效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其实践意义。另外,通过文献梳理,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第一章:开展“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内涵的研究。结合“双创”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双创”蕴含着“动力”“公平”“富民”“强国”的时代价值。据此提出了“双创”的内涵。同样,结合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价值、功能,通过理清就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结合“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提出“双创”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具有目标导向、理念更新、教育转型发展的价值。并据此提出“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要体现时代性、就业教育活动要体现协同性、就业教育方式要把握规律性。第二章:开展“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网络访谈等方式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目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呈现政策支持扎实推进、创业就业趋向明显、教育模式面临转型、队伍建设日趋重视的发展态势。但同时大学生就业教育也存在被弱化、教育目标模糊、队伍能力不适、教育方式简单僵化等的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认知不清、就业教育目标缺乏全面认识、就业教育队伍整体推进不力、就业教育方式创新程度不够是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叁章:开展“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与理念的研究。理念与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应该如何定位的问题。依据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依据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依据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现实状况,提出“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要树立服务更高质量就业、树立引导学生规划职业人生、树立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理念。提出应该确定“就业转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理性就业创业观念”“实现职业稳定发展”的就业教育目标。第四章:开展对大学生就业教育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目的是回答“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要采用何种教育方式。结合“双创”人才培养需求,提出要采用就业创业教育转化模式、就业专业教育渗透模式、创新创业价值引领模式。并结合新的教育模式,提出就业需求导向机制、就业创业分流机制、协同合力发挥机制,以推动就业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第五章:开展对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的研究。提出“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总体思路建设;同时,要按照有能力、有担当、有条件的具体要求加强队伍建设。第六章:为保障“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有序推进,提出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制度,以推动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管聘制度以落实就业教育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要求;建立就业跟踪服务制度,以落实就业转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建立就业教育效果评价制度,以推动就业教育沿着设定的轨道与时俱进的发展。结论部分:进一步指出了研究“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必要性,总结了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

谭菊华[4]2014年在《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乃民生之本。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毕业生专业结构、素质、观念与社会所需产生的结构性矛盾是普遍且深层次的问题,是长期影响和制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瓶颈”。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知识经济背景下,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何突破既定教育模式的局限,培养出市场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要能够满足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标杆”,能够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高等教育核心且最紧迫的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受教育的个体功能要求不断的发生改变和提升,并且倾向于个体精神需求。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并朝着多元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维持社会稳定、适应社会变化、构建社会未来的作用,就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就业视野下改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所需,办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人力资源理论、职业生涯理论、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理论为大学生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培育和提高人力资源能力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因此,人力资源能力培养必将成为推动新一轮社会财富增长的核心。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关乎大局,高校作为人力资源能力培养的主要机构和单位,担负着建设全社会人力资源能力的重任,并且这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义务和责任。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特殊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若合理开发利用,将会发挥最大的效用。审视大学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这一问题,为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源有效的利用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职业生涯理论是关于每个人的自身价值与成长。大学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二阶段,对于整个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大学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何自我评估、如何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关。中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即1999年启动的以规模扩张为主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旨在适应和满足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其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最重要的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提出大学生就业视野下进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目标和定位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问题。通过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病,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高校通过合并、扩招等方式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过分强调普通高等教育,不重视高职教育;盲目设置专业,无视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能力,求多求全,追求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脱节。当前,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现了明显的市场化倾向:一是高等教育的费用承担者由政府转变为受教育者;二是大学生就业不再是接受分配,而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变成了一种市场行为。就业市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在质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上并没有及时跟进,表现在专业设计、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精细,越来越贴近职业技能,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重视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此外,高校不注意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在实际情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当前国内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历史演变和现实改造相结合而成。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不断变化,但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高校毕业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造成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业有复杂的因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重要途径,只有立足于就业领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的放矢培养人才,针对社会所需,实现大学生与就业岗位的对应性,将能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基于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必然选择。现代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也有其外在的联系。从系统学角度看,认识和构建一个系统既要从内部视角,也要从外部视角来看,即既面向内部要素的形成,又面向系统对外功能的形成。本文从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外部出发,提出改革的策略。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发展而言,其基本发展方略主要是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需求,针对行业(职业)的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专业条件、建立有效机制,促进专业建设。基于高等院校内部要素,本文提出构建就业视野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构建模型。模型的搭建包括就业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目标、原则的重塑,以及人才培养内容的改革,其中包含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模块化课程的改革,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模块化课程的可行性。就业视野下人才培养的策略和评价机制的建设也是内部构建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新视野下的功能协调一致。搭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高等院校内部的构建,也需要外部支撑。既需要高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法制约束,建立自我监督机制,也需要社会和政府的积极配合,坚持社会本位论,落实办学自主权,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紧密市场联系,提高社会资源的作用。最后,在全部研宄的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一些初步结论、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研究既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更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对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之后,力图提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和模型。

钟秋明[5]2015年在《我国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文中认为在大众化、市场化就业制度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就业前景与人生命运,有效引导就业观对于促进就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业观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从概念、内涵、结构、属性、功能、类型等方面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基本理论,并实证调查毕业生就业观的现状、特征、影响因子以及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从而凝练毕业生就业观的形成机理,并提出引导策略。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是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根本看法和总体态度,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是个体接触、参与求职就业相关实践经验的观念化。它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内部包含就业条件观、就业价值观、就业目标观、就业伦理观等,外部又与就业行为、就业结果密切相关,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引导对象。就业观具有发展性、实践性、差异性、社会性等属性;在功能上主要表现为就业准备的预测功能、求职行为的定向功能、就业得失的评判功能;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参照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对湖南省普通高校2013届毕业生进行的抽样面访问卷调查,有效个案1030个,对2014届毕业生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6428份。统计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就业能力、外貌条件、就业心理素质较好,求职形势并不严峻,就业目的倾向于生存-社会型,希望从事能发挥才能、个人发展机会多、稳定、劳动报酬高的工作,高校推荐就业、城市就业、国有单位就业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理想选择,八成毕业生赞同诚信求职,不赞同诋毁求职竞争对手,就业自主性普遍较强。通过采用专业软件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假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显着影响其就业质量,并具有预测作用”得到证实。在就业观影响因子分析中,为避免从外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探究的繁复与冗杂,论文以毕业生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为分析的理论视角和测量维度,研究假设“高校毕业生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存量同其就业观显着相关,并具有预测作用”得到证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形成机理是就业观形成诸要素诸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律,可以将其概括为环境作用论、教育中介论、主体生成论。环境是就业观形成的外部条件,是主体就业观形成的现实基础和支撑条件,以家庭影响、朋辈示范、主流价值引领、媒体渲染为代表的社会期望是外在的方向指引,并以潜移默化或突变的方式贯穿始终。环境作用论是从客观对象的视角来观察主体就业观的形成规律,反映外部因素通过主体社会资本对其就业观产生影响与作用。学校教育是联系社会主流就业观与毕业生就业观的中介,前者主导后者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这一中介而得以实现。教育中介论侧重阐述学校教育如何通过系统灌输等渠道和手段落实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对毕业生就业观的主导与调控,把社会主流就业观转化为毕业生个体就业观。主体生成论着重描述毕业生就业观在主体自身如何从禀赋奠基到需求驱动、自愿选择,再实践生成、渐变成型。叁个机理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回答毕业生就业观是如何形成的。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存在的环境、教育对作为社会意识的毕业生就业观具有决定作用,一定的环境、教育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就业观,一定的就业观只能在相应的环境、教育作用下才能产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环境、教育又只是就业观形成的外部原因、第二位的原因,决定性地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形成的是其先天禀赋和后天就业实践等内在的条件。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宏观层面上应明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毕业生求职就业应坚持热爱并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人类的幸福、采取诚信的方式等,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愿景与社会期待、就业作为手段与作为目的、职业选择与生涯发展等相结合;中观层面上,应构建合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长效机制,坚持价值与文化引领,加强组织文化教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微观层面上,应切实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就业指导教育的活动载体,引导毕业生提高专业认可度、就业能力素质、就业自主性,理性看待就业形势和确立就业目标,辩证看待并有效开发使用社会资本,培育发展型就业价值观,实现及时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吴慧芹[6]2011年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大全局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走上转型发展之路,但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日益严峻,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一方面,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实现“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新的特点。另一方面,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问题也接踵而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和紧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环境影响、政策体制因素、事业单位改革、高校教育模式、师资力量弱化、传统就业观念等等。通过分析明确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论述了解决该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首先,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及带来的启示;其次,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契机下,大力发展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再次,针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和政策变化,提出构建高校教学结构新体系;最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勇于开拓创新,顺利实现就业。

张倩[7]2010年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不仅关系个人生计,而且关系到尊严。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课题。本文从人力资本的理论视角,以湖南S校大学生就业情况为观察样本,分析了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形成及其就业的影响,并提出了构建就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政策路径。通过湖南省S校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本文证明大学生人力资本与就业存在正相关关系,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就业具有显着影响: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不仅与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成正相关关系,而且与大学生的接收单位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专业选择对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具有“路径依赖”效应;高校教育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和教育方法,对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形成、数量质量和社会适应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就业指导对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展示和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人力资本的理论视角,本文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要建立就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体系,即高等教育发展要以劳动力市场为参照物,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确定某种类型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要扩大专业的多样性,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专一性向跨学科、多样性发展。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实行以学施教、因材施教的新的教学模式,要建立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本展示和实现能力。

曹珊[8]2014年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劳动力市场能准确预测、科学定位、灵敏适应与灵活引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培养变革有促进作用。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高等教育劳动力的就业也保持良好的态势。深刻把握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规律本质对我国高校建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力图从高等教育和劳动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对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关系进行分析、论证,归纳出二者互动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有强有力的理论作为依据。全球化理论为市场理念与“国际化”人才目标提供依据,知识经济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知识型”人才竞争优势与知识转化为资本的保证,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劳动力市场制度创新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依据,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均衡目标则以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理论为支撑。从历史的维度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高等教育精英阶段二者之间联系冷漠。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过渡阶段,二者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国际化使美国意识到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推行人才培养改革,这些改革对劳动力市场有深刻影响。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使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等教育劳动力数量增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带来了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层次结构的变更,高层次人才专业能力提高,市场适切性增强。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转型使高层次劳动者的质量得以提升。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看,经济全球化使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弹性、参与性增强,对劳动力素质结构提出新要求。高等教育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的高就业率、低失业率和高工资水准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方式的“知识化”、多样化与弹性化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变革;劳动力市场雇主录用人才的新标准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变革。为促进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美国各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建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杜克大学利用其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与基础资源建设,配合全球性议题的课程以及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世界公民”。斯坦福大学在“实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利用其与硅谷毗邻的地理优势,产学研结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实用性人才。圣保罗学院强调市场运作的理念,根据市场状况随时更改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培养应用型人才。密歇根州立大学利用其学生来源国际化的优势,重视多元文化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构“临床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共同特点是都以培养全球实用性人才为目标。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在劳动力市场的激励机制与高等教育的自我调节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劳动力市场通过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半径与资源配置机制、就业保护机制、失业保险机制与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机制激励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自身规律与市场理念的博弈下,适应与引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二者的互动颇具特征并有相交重合的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劳动力市场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的动力源泉,现代大学制度是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的制度性保障,市场激励与高等教育自主调节机制是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助推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必要的张力,这种张力促进了高等院校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应,又能保持高等院校作为知识传播、创造与应用机构的特性。结合美国经验,我国应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体系;引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层次转向:厘清激励相容问题,推动现代大学制度设计与机制创新。

王腾[9]2016年在《高校创业导向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我国高校落后的创业教育明显滞后于新的时代要求,无法适应"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新常态,无法满足国家未来创新创业人才发展需求。以创业教育为导向,推动高校整体层面上的教育改革,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因此,本文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背景,以"高校创业导向教育"为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从高校创业导向教育的现实意义、高校责任担当、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推进的具体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在现实意义上,高校创业导向教育关乎个人成长成才、关乎高校教育改革、关乎社会稳定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大学生创业导向教育工作开展上,高校无疑有重要的责任担当。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高校对自身的责任定位缺乏明确认知,在创业导向教育上担负的责任定位也经历了从缺失到逐渐明朗的演进过程。在新的历史时刻,高校应该对自身责任有更加明确的定位。在现实考察中,不难发现多重因素制约着高校创业导向教育的展开,包括陈旧观念的桎梏、主体建设的乏力、教育实践的不到位以及环境支持的不足。针对上述制约因素,从问题导向出发,高校创业导向教育的建立与完善可以采取与问题相对应的多重策略:树立高校创业导向教育先进观念、加强高校创业导向教育主体建设、确保高校创业导向教育实践到位以及优化高校创业导向教育环境等。上述措施的落实,无疑能够提高我们对高校创业导向教育切实落实的良好预期。这种良好的预期,最终的落脚点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诉求。而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宗旨所在。

王思顺[10]2011年在《中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成因和出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全球化加速发展与知识创新的时代,物力资本的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小,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则被公认为是经济长期发展的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也是社会持续进步的不竭动力。舒尔茨、贝克尔、卢卡斯、克鲁格曼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对人力资本作出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不是人才大国,更不是人才强国,因此加强人力资本的研究不仅对于分析中国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借鉴意义,而且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对策价值。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政府为了赋予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变“统招统分”的政府计划就业模式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选择就业制度,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和大学生兴趣的心理偏好的共同作用下,短期内必然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失业。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衡,即失业和职位空缺同时存在,大学生在城市中供过于求而在农村中供不应求。就业和失业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劳动力失业再就业的过程恰是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正是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魅力所在。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已经成熟完善,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是把自由选择的市场化就业和自然失业率视为给定的分析条件,这一点却并不适用于正在转型发展的中国国情。中国学者倾向于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高校扩招,或者归咎于高校学科设置和就业培训缺陷以及大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等方面,普遍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分析和政府职能方面的分析。高校扩招使一部分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还增强了他们的创业能力,因此高校扩招不仅没有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反而增加了社会就业需求。大学生同普通劳动者相比具有很强的主体发展偏好的需求,立足于长期发展而暂时选择失业是一种理性行为,并不存在道德缺失的问题。高校教育模式落后、大学生就业预期过高、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计划制度依赖下的政府职能错位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纠正大学生非合理化预期以及不断加快教育产业的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加强政府职能的良性转变和加快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模式转型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D]. 沈曦. 浙江大学. 2004

[2].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D]. 何仕.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3]. “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张学亮. 西南大学. 2017

[4].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 谭菊华. 武汉大学. 2014

[5]. 我国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D]. 钟秋明. 湖南大学. 2015

[6].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吴慧芹. 燕山大学. 2011

[7].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D]. 张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8]. 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D]. 曹珊.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9]. 高校创业导向教育研究[D]. 王腾.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10]. 中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成因和出路研究[D]. 王思顺. 济南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高等教育模式转型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