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新加坡高边坡高校人才培养共同点比较研究_大学论文

香港与新加坡高边坡高校人才培养共同点比较研究_大学论文

香港与新加坡高坡高校人才培养共同点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坡论文,新加坡论文,香港论文,共同点论文,人才培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60年代以来,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这两地都缺乏自然资源,而人力资源却相对丰富,因此,人才的培养是香港与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事实已充分证明,它们经济的起飞得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高等教育事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香港和新加坡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有三个共同点,具体表现在:

一、香港和新加坡高校都重视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国际化城市,其经济与商业社会息息相关,因而高等学校普遍设有应用型的工商管理院系。财经院系,电脑、信息和社会工作院系,理工学院和大学的工科各系。也编重电子和生产技术管理、轻工加工、建筑等应用性学科。这些情况表明,新加坡和香港高校十分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他们银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课程,一切按社会实际要求而定。

香港与新加坡企业的许多技术和设备是从海外引进的,如果不培养出大批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不断消化,开发新的应用技术和改善企业管理,它们的经济就不可能迅速发展。香港和新加坡高等教育正是根据这一特点,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据统计资料,至1986年底,香港两所大学(即中文大学与香港大学)和理工学院所设的130多个全日制本科学系专业中,属应用性的专业近百个。其中两所大学的应用性专业约占该校所设本科专业的65%,两所理工学院(即香港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所设的学系、专业,则基本上都属于应用性的。此外,在树仁学院,浸会学院和岭南学院三所学院的近40个专业中,应用性专业也占绝大部分,近10年来,两所大学、两所理工学院及上述三所学院,共培养了全日制大专毕业生6万多人,其中应用专业毕业生占70%以上。此外,还培养了20多万通过部分时间制和兼读制毕业或结业的应用专业人才。新加坡高校也很强调应用性,强调面向本国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而向工业发展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1970年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新加坡高等学校便相应地加强了土木工程、电机,机械等应用性专业。1979年以来,工业的升级增加了对较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又增设了南洋理工学院,以培养更多的应用技术人才。在国立大学还建立了包括三个计算机系统的计算中心,系统工程系以及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目前,新加坡除了国立大学一所综合性大学外,其他全部是专科高校,而专科学校设置的专业全都是应用学科。

香港与新加坡高等学校重视应用型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主动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事实也已证明。香港与新加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一批又一批地进入工业界,大大加强了各行各业的技术力量,加速了香港和新加坡工业的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其更具有适应世界市场变化的能力。

新加坡和香港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表现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而且也反映在教学方面。他们的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都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新加坡工科院校在课程计划的安排上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深人实践、一般来说,攻读技术文凭的工科学生在校期间,的有40%的时间在工厂车间实习,或者从事其它实践性工作。另外,学校在假期还要组织学生到生产企业,在技术人员与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实际生产或工程技术工作,提高利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关资料显示,新加坡工科院校开设的课程都紧密联系实际工作的需要,大学的一些理论课也增加了社会实践的内容。为了保证教学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南洋理工学院招聘的讲师至少要有二年在实际工业部门。工作的经验,并了解新加坡技术发展的现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有6个月以上的实际工作训练。国立大学工程学院的学生读到三年级就要参加研究工作和工程设计,毕业前还有9个月的实习。建筑与财产管理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也必须在假期参加9个月的实习。香港的高等学校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合工商企业界和社会各部门的应用型人才,也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例如,香港理工学院机械与轮机工程系的学生在学期间,有“校内工厂实习”、“见习工程师实习”、“毕业前的综合训练”和“校内外结合的专业工程师培训”四种实践训练。

总之,重视实践教学是新加坡和香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共同措施,也是他们高等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

二、香港与新加坡高校都重视外向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香港和新加坡经济发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济国际化。几十年来,新加坡生产的高、精、尖工业品不断地涌进国际市场,并且处于相当优越的竞争地位。据统计,目前就加坡的工业品已行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的2/3输往美国、日本、欧盟和中东国家。畅销产品小至照相机、电子产品,大至万吨轮和钻油台等。今天的新加坡已从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单一经济结构逐步发展成为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多元化经济”结构,从一个“贸易加驻军”的社会变成“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现在,新加坡是世界第二大海港,第三大炼油中心、第四金融中心,也是苏伊士运河以东,日本以西的最大修造船中心。对于香港来说,目前,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香港设有领事馆和商务专员公署,有50多中国家的大公司在香港设立了1547家分公司,外资银行占香港银行总数的70%以上。香港是一国际性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它的进出口贸易、海洋运输及货柜码头,轻纺工业产品,银行业及黄金买卖 、股系交易等,在世界上也都占有重要地位。

香港和新加坡高校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高度重视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培养。有关人士认为,新加坡和香港经济之所以能在国际竞争中迅速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的高等学校面向世界。重视造就外向型人才,尤其重视培养大批国际化经济迫切需要的熟悉国际金融,贸易、法律等知识的外向型经济人才。香港的综合性大学,除设有文学、教育、法学、理学、医学和社会科学等学院外,还设有直接为外向型经济服务的工商管理学院。此外,各工科院校也积极承担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培养任务。为使高校毕业生能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话动,香港各高等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训练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各校均积极与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办学。例如,树仁学院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合办社会工作硕士课程,与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州立东北大学合办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与英国戚尔士理工学院合办法律荣誉学土学位课程等。这种联合办学的方式,一方面弥补了本校师资队伍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接触国际科技、经济动态,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

与香港的高校一样,新加坡的综合性大学和工科院校也十分重视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培养,为配合工商界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设置了多种多样的国际经济课程。因此,在新加坡,由于跨国公司的不断建立,企业的国际业务不断发展,国际环境变成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企业管理毕业生不仅要懂得企业管理,而且要具有国际眼光和懂得国际经济管理,成为外向型的经 济管理人才。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实习。此外,新加坡和香港还在大学内采用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培训各级经济管理人才。他们针对各级在职管理人员的特点,在大学内举办多种专题训练项目,提高他们的领导和决策能力,同时为他们补习各种现代管理知识,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能力。

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培养,为香港和新加坡经济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经济头脑和战略眼光、熟悉国际市场,具有应变能力、能审时度势地发展生产企业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加坡和香港的优势,利用国际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不断改善经营管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经济不断发展。

三、香港和新加坡的高校都重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香港各高等院校除了开展全日制正规教育外。还开展各类非正规教育,设有夜间制,日间部分制、日夜交替制。日校短期制、厂校交替制和廉读制。函授教学制等教学班次。为社会和工厂企业的在职人员提供教育。高等院校具有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强的优势,是开展人才培训的良好场所。香港高校的业余成人教育,主要是为社会部门和工厂企业的在职人员提供教育。接受这种业余成人教育的人数要比全日制教育的数量高出二至三倍。著名的香港大学1973—1974 年度成人教育招生人数6268人,1984—1985年度增至28416人。1986—1987年度,香港理工学院共开出了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内的200多项不同层次的课程:有本科学士学位课程12项,有相当于学士学位、供学生应考专业等课程10项,专出文凭课程18项,有训练高级技术员及技术员的高级文凭课程31项、文凭课程13项,有为在职雇员提供受训或再度受训机会的高级证书课程71项,其它课程49项。这些课程的授课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许多是厂校交替制的,这一办学方式很有利于工厂在职人员提高文化。技术水平。这些面向在职人员的成人教育,从教材编写到培训形式,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般是先对需要培训的单位和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明确该部门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和要求,再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据此编写有针对性的实用教材。

与香港高校一样,新加坡各高等院校也积极开展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新加坡大学很早就设立了校外进修系,专门负责为社会开设各种短期课程,学生修毕可以得到听讲证书。该系开设经济、教育、教育、法律、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经济管理等多种课程。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后,校外进修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83—1984年度共有10000多人次选修472门短期课程。新加坡工艺学院也为在职人员提供了学习机令,这些人利用业余时间修完必要的课程,成绩合格,同样取得毕业资格。新加坡高等学校通过向社会提供教育机会的方法,为人们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职业教育系统中,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设有职业训练中心,推行工业训练计划;全国职工总会、劳工部、教育部等也设立了职业基本教育课程,开展再教育和训练。在这些职业、教育训练机构中,高等学校的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为这些职业教育机构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80年代,新加坡曾实施一项全国性的群众训练计划,鼓励各社会团体、各公司、企业举办各种训练中心和厂内学习班,以便使职工重新获得学习的机会,为进一步提高技能打好基础。据报道,有数以百计的公司、企业参与了训练计划,接受再训练的人数每年超过几万名。而高等学校为训练中心和学习班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加坡和香港高等院校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大多是按社会和工业部门的实际需要而设计安排的,具有形式灵活、种类繁多的特点,可以适应工厂企业和社会部门的各种不同要求,对于提高工人、厂长、经理、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技师、教师等在职人员的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有关人士认为,新加坡和香港的外贸、制造业、金融业、旅游业等之所以迅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各高等院校及各种训练机构大力开展成人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各行业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标签:;  ;  ;  ;  ;  

香港与新加坡高边坡高校人才培养共同点比较研究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