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在桩基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温嘉键

浅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在桩基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温嘉键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0500

摘要:在建筑行业,各种基坑中的桩基多用到承载基桩和功能围护基桩,所以很多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注重建筑桩基工程检测质量控制。桩基在建筑工程的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因为其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收敛快、变形量小等诸多优点。如今由于建筑施工水平的上升,相应对于桩基工程的质量也有了较高标准的要求。本文将介绍桩基检测技术中的低应变法与高应变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说明了检测技术在桩基质量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桩基;隐蔽;检测;低应变法;高应变法

一、工程概况

某铁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水定车站新建旅客站房位于既有水定车站信号运转综合楼东侧,地上一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9.2米,建筑面积895.76㎡,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础,端承桩,32根,采用C40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75mm,基础持力层为卵石土,要求持力层不小于1.5m。

二、工程场地地质情况

本文介绍了低应变法与高应变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说明了检测技术在桩基质量控制工作中的作用。《高应变法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中说明,拟建场地表层(4m以内)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4m~7m为砂质黄土,大于7m为卵石。开工后经基坑验槽确认现场实际与《地质勘查报告》相符,持力层大于2.5m。

三、设计对桩基检测的要求

水定车站站房(伊霍施房02-02)结施03/11中说明:1、施工完成后,对所有工程桩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2、桩基施工完成达到强度后,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检测数量不少于6根。

四、本工程选用基桩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桩检测分为试验桩检测和工程桩检测。试验桩检测是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工程桩检测是施工后为验收提供依据。本工程选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选用高应变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为验收提供依据。

1、低应变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在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同时,实测桩顶部的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的时域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的缺陷程度与位置。2、高应变法: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附近或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

五、桩身质量检测报告是进行下一工序的前提条件

桩基作为埋入地下的隐蔽工程,过程质量控制十分关键,特别是本工程这种人工挖孔就地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细节管理稍有疏漏,就容易出现影响桩基安全使用的多种质量问题。桩基具体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施工前质量控制(施工方案的审核确定;施工人员、材料、机具的选定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桩孔定位与成孔质量控制、垂直度和直径控制、护壁质量控制、孔底质量控制、钢筋笼制安质量控制、桩身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后桩身质量检测控制。但最终桩基实体的质量是否合格还是得拿数据说话,以检测报告结论为判定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测报告是具备法律效应的专业技术文件,首先应语句逻辑性强、用词规范、依据充分、结论准确;其次是内容完整;最后需要强调,合格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有实测原始检测数据和曲线,没有检测数据和曲线而仅有检测结果的报告是无效报告。

六、工程实际检测过程与结果

1、低应变法检测。本工程于2014年9月3日浇筑桩身混凝土,9月9日混凝土试块试压强度报告显示混凝土强度为31MPa,满足《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第3.2.5条第1款“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视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的规定。9月11日,在工程监理的监控下,试验室对所有工程桩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2、高应变法检测。9月30日混凝土试块试压强度报告显示混凝土强度为44MPa,达到了设计强度的100%。10月1日在工程监理的监控下,试验室对设计选定的6根工程桩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3、工序交接。拿到试验室出具的低应变与高应变检测报告后,经监理审核批准,本工程方进行下一工序(承台)的施工。

七、现场检测注意事项

检测技术再高,现场实际操作时也必须注意提高检测精度,从细节入手,避免操作粗放影响检测精度。

1、检测前资料的收集。在基桩检测前,首先要确认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符合规范的要求,然后再组织基桩检测工作。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资料包括过程地质勘查报告、开工报告、专项施工方案(含灌注桩的成孔工艺、成桩机具和工艺等)、开挖记录、验槽记录、桩基施工记录与监控记录、混凝土浇筑过程记录与监控记录、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报告等。2、桩头的处理。(1)低应变检测。作为灌注桩,由于是混凝土现场浇筑,桩基顶部可能会存在浮浆、松散或者破损的现象,这些都会影响检测效果,严重的会造成误判的结果。因此在低应变检测前必须检查桩头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必须采取凿除、打磨等措施,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提供良好的检测条件,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2)高应变检测。高应变检测需要用重锤冲击桩顶,桩头更需要特别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本工程32根桩基,按设计要求需要检测6根。所以在制定桩基专项施工方案时,与设计、监理、试验室充分沟通,首先确定具体的受检桩,然后对这6根受检桩的桩头30cm增加双层钢筋网,即增加保护层,最后在混凝土养护时重点关注,避免开裂现象。多种方法确保桩头平整、坚固。3、施工现场配合检测工作。准备工作必须细致,传感器由委托的试验室准备,作为施工现场主要是配合检测,需要与试验室提前沟通粘结剂的准备情况。本工程工期较紧,所以各项工作都必须提前了解、充分沟通,避免准备工作不细导致返工耽误工期。检测前一天,现场准备了常用的粘结剂包括石膏粉、橡皮泥与黄油等,应对第二天不同的现场情况(如天气情况、下雨等)选用。

八、结语

桩基作为建筑物基础构造形式的一种,埋于地下,属于隐蔽工程。准确判定桩基工程的质量对于确保建筑整体的质量、安全十分重要。桩基工程目前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桩基施工质量控制,不仅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在最终判定桩基质量好坏的基桩检测环节上也必须高度重视,重点从可能影响基桩检测的各个细节入手,目的是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做到判定结果有效,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参考文献:

[1]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2]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3]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论文作者:温嘉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在桩基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温嘉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